田肩(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应用研究综述①
田肩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对近10年国内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应用理论模型进行了综述,包括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方面;主要选取了“三个代表”理论及典型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的不足,及今后研究的趋势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
青少年 体育参与行为 因素 理论 模型
1.1个体隐性因素
体育参与行为最核心的影响因素是体育价值观,决定着青少年有无体育动机和行为[1]。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更能表现出较强的坚持性,愿意克服困难,情绪更加乐观;美国心理学家拉扎若斯实验验证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比智力更重要。初中生对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与学生体育参与动机有关,而满意度与学生主观认知相关,未来在学生认知方面应加大研究力度[2]。
1.2家庭因素
1.2.1家庭内部因素
父母对孩子有楷模的引导作用,Yang等人发现,父母体育参与持续性越高,子女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父母可通过对孩子参与活动能力表现和参与活动项目的价值高低进行评价,影响孩子对体育参与行为信念。Brustad发现,父母对孩子给予鼓励态度,孩子参与性越高,更容易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我们应深度研究以及结合可调节因素来影响青少年的体育参与认知,达到体育参与行为目的。
1.2.2家庭外部环境因素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周边社区环境等都是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Aamio等人指出16岁孩子的体育参与主要由环境因素决定,Johmson&Estabrooks还发现,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与距离周围体育设施远近显著相关,父母经常带孩子到体育活动场所,与孩子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经常步行或骑自行车提高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改革涉及整个社会成员,而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学校内部人员的革新,需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合力[3]。
1.3学校因素
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力度重视逐渐加深;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与方法、类型健全的体育课程,丰富多彩的内容为青少年的体育参与提供便利参与平台;教学方法与评价:如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育教师:组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联系社会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育教师不仅应具备体育学科专业知识,更要具备教育的能力,创造良好校园体育环境[4];校内组织管理:文件实施情况,经费支持力度,赛事组织管理情况,学生体质测量等,都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
1.4社会因素
经济水平制约体育发展所需物质基础和资金条件,我国乡镇的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很少涉足体育运动。科技水平的发展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从而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观。[4]传统文化“重静轻动”的观念,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对体育有片面的认识。通过观看大型体育赛事,如,北京奥运做了大量宣传活动,它传载着体育文化和精神,引导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5]。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6](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美国学者Ryan和Deci提出,将动机分为内部、外部和无动机。SDT提出自主、能力、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概念;期望以价值理论,成功期望是自己判断在某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感知在该活动中获得成功几率较高,参与该活动可能性越大;分为成就价值、内在价值、实用价值和代价,它是某体育活动项目满足个体需求的程度,愈能满足个体需求,价值就越高,个体参与的可能也就越大;布朗芬布伦[7]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被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即D=f(PE),D(Development)(people)(Environment),如,“蝴蝶效应”一般,因此,在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研究,要从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等因素进行系统综合思考,同时从宏观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考虑,切实找到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和机制;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以“健康第一”为导向,教学评价趋向多元化,注重过程与目标的质性评价,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生动,激励学生参与、探究、发现体育运动的价值,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益处,逐步养成健康习惯[8]。张凤玲[10]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家庭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理论模型,在体育价值观指导下,家长与孩子形成经验解释、经验提供、策略和角色楷模3种形式的家庭主体互动,家庭体育观向家庭主体互动转化,再次转化过程中,家庭因素起调节作用,从而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信念行为,达到体育参与行为目的。
综上所述,关于青少年体育行为影响因素和行为理论模型的研究多为社会客观层面的研究,对身心机制研究较少不够深入,从社会宏观考虑还不到位,实践应用研究也比较少。这种受多因素影响的问题来说,从多因素结合进行研究比从单因素进行研究更为恰当,系统理论的研究成为我们今后应努力的方向所在。借鉴国外研究理论方法的同时注重文化差异,制定中国特色理论模型,并在实证方面多加研究。尽管缺少解说青少年参与体育行为相关的系统理论,但体育参与行为对身体、心理的益处已是无容置疑的事实。今后,应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利,用心理学提供的资料及其他学科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使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人群都能对日常发生的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帮助青少年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1]任海.南京青奥会与我国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重塑[J].体育与科学,2011(4):1-3,16.
[2]沈春英.浅析学校体育设施与初中学生体育动机的关系[J].体育科技,2004(1):87-90.
[3]胡庆山.新课改背景下家长及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89-92.
[4]王桂华,肖焕禹.影响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形成因素的分析[J].体育科研,2004(2):62-64.
[5]董青.“媒体奇观”对竞技体育之影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28-31,45.
[6]项明强.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幸福的路径: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模型构建[J].体育科学,2013(8):21-28.
[7]韩会君.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6):16-20.
[8]郭玉江.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积极情绪扩建理论模型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5):72-76.
[9]甄志平.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221-223.
[10]张凤玲,张兴泉.家庭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理论模型构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50-54.
G803
A
2095-2813(2016)08(a)-015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2.158
田肩(1989—),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