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启(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金华 322200)
浅谈教学反思对体育课堂的影响①
张兴启
(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金华 322200)
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由此证明教学反思对一个教师的重要性。体育课程往往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往往当出现不可预见的状况后,教师才得出其内在原因,因此教学反思就变得尤其重要。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但能够善于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而且他们的教学反思也一定是深入的。
体育课堂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在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学反思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育老师的教学工作亦如此,一味注重教学成果而不在乎过程,不及时反思,对一个体育老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通过经常性地教学反思,其体育工作才会不断完善,课堂实效才会不断提高。
教学反思即教师在课外课后时间里,通过对自己所进行过的教学活动进行思考,对这些教学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做出客观理性的审视和分析,最后再把这些思考和分析以及教师的自我感觉做成笔录的一个过程。只有不断地进行课堂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分析这些课堂上自己表现的优缺点,细心冷静地加以总结,然后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某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乃至某一个思想争执进行思考。在反思中,教师将不断地积累这些经验,在下一次课堂中完善自己,最后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了提升。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改进自己,提升体育课堂的实效。
教学反思的特点如下。
教学反思的出发点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的重复性很强,旨在能够“更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反思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追求合理性,对教学形成新的理解和欣赏;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强调两个“学会”,即学生学会学习,老师学会教学,这样不仅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的实践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是一个在教学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反思从教师的道德感出发,使教师对学生工作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上获得成功,这样教师觉得是自己的教学表现使得学生获得成功,从而在学生面前树立“追求知识”的榜样。倡导反思,可以有效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可以进行如下方法。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到什么程度?关键在于这个目标不会因为太抽象而令学生无法理解,也不会因为过于具体而令学生产生繁琐的心理而不想学。一个可行的教学目标应该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身体素质、生理状况等因素,以能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体育运动为基本标准,不能过高以至于学生过度运动超过了身体承受能力,也不能过低以至于学生毫无压力甚至一节体育课结束了连汗都没有排出。教学目标中一定不能出现抽象、面面俱到、不切实际的状况,防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师盲目性和学生的随意性,避免课堂教学过于花哨而没有重点,教学走过场的现象。一节体育课中学生若是出现接受能力低且兴致不高的情况,那么教师应及时反应到问题所在,迅速寻找解决方法,改动教学目标,在接下来其他平行班的体育教学中做出有侧重点的合理的调整。
体育新课标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了更广的空间。教材的难度大小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则要考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成效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如性别、兴趣、课程安排、天气等。每个班级的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完成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同样难度的教材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教师在备课时,如果不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问题,就很难确定自己所定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在体育课程中,竞技运动项目仍是主要的内容和形式,但不是为了竞技而竞技,更不是为了其的最终目标——更快、更高、更强,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一直是体育教学主要的内容,不仅能锻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快、静、齐” 的状态,而且还具有特殊的教育性质。对于这一有特点和优势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取消,更应继续发展下去,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不断锻炼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教学方法还应避免简单化、抽象化,针对一些与体育运动目的性背离的活动方式,譬如重新组装活动器材等,不仅没能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切实的锻炼,更是背离了体育这门课程的宗旨以及体育教学的本质。
若要在一节体育课完成之前设计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方法和过程的设计必须合理。很多潜在因素都会影响教学的全部环节,如课程安排、班级队形的变动、教学辅助手段的安排、学生学习方式的安排等,一堂课结束之后,教师应对那些出现非正常状况的环节进行调整。每个平行班的学生情况都不一样,他们的兴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都不一样,因此在一堂课结束之后,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尽量让学生在一节课内最大程度地完成教学内容。例如,很多辅助课堂的手段不一定在每个班级都一样地实施,以及每一个教学内容练习的次数也不一定在所有班级里都一样。每一节体育课学生都应该承受一定量的运动负荷,这不仅是体育教学目标中应有的内容,更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如果运动负荷达不到一定的量度,那么学生就得不到锻炼,身体素质就不能发展,体育教学也失去了其目的和性质。运动负荷的安排既要体现教学目标,也要将教学的设计、时间的掌握体现出来。体育教学是在保证学生运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到锻炼,因此,运动负荷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身体承受能力。同时,不同的阶段应安排不同的运动负荷,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与掌握运动技能,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而不至于因为运动负荷太小或过大而使学生难以体验运动的乐趣。为了使学生能尽快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必须合理安排课堂的运动负荷,在临近课堂结束时重视整理环节。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能令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有督促作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能够对体育产生重视并积极参与,取决于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以及参与体育运动之后的感受。学生的生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体育这门课程的需要。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而诱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等同为评价。在体育运动中和结束后,若没有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语送给学生,那么学生就很难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很快他就会对体育丧失了信心,兴致低落,处于黯然状态,失去一切体育锻炼的动力,如此恶性循环。但有时候一个相同的评价办法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每个班级中,学生各有各的特点和特长,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此外,过度表扬和赏识也是一种评价形式,若是长此以往,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不科学的自我认识,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不利。
总之,体育教学过程不能缺少教学反思,这是提高教师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动新课改不断前进的有效措施。作为合格的体育教师,应时常反思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在反思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1]谭仕清.浅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J].新疆教育,2012(1):51-52.
G807
A
2095-2813(2016)03(b)-006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068
张兴启(1977,5—),男,汉,浙江浦江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