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中户外运动训练的探究①

2016-11-28 14:12:55薛可可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晋中0308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训练课户外运动体育

薛可可(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晋中 030800)

大学体育教学中户外运动训练的探究①

薛可可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晋中 030800)

户外运动本身属于一种能够亲近大自然,更好地融入到自然中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大学抑郁教育来说,能否有效地开展户外运动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该文简要分析了在大学体育教育课中户外运动的开展情况,并且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户外运动教学实践,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学生 户外运动 身体素质 实施探讨

在高校开展体育户外运动训练课的时候,其主要的引导方式是体能活动,主要是通过这种训练方式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户外运动训练课已经逐渐成为了当前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户外运动不但实将体育课长期以来的封闭教育形式及时打破了,同时,还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逐渐拓展和融入到了大自然当中,使得体育课程的时间以及空间都得到了很好的拓展与发展,进而更好地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以及价值,这对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来说,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推动作用。

1 户外运动训练的主要课程内容的相关分析

所谓的户外运动训练课程,其主要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主要包括:拓展体验课程、挑战自我课程、团队建设课程以及回归自然课程等等。而户外运动的主要训练形式也是多样的,主要包括:水上户外训练、野外训练以及场地训练3部分。(1)水上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游泳、划艇、跳水以及扎筏等等。(2)野外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远足露宿、野外定向、户外生存技能以及登山攀岩等等。(3)场地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能够在专门的训练场上,有效利用各种训练设施,例如高架绳网等等,从而能够将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加以开展,如攀岩以及跳跃等等。而对于参与者来说,可以通过参加户外运动的方式,更好地亲近大自然,实现自我的挑战,除此之外,还能有效地帮助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以及户外生存能力的作用。

近些年以来,由于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自我生存能力逐渐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在全社会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而高校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也逐渐开始重视户外运动这一项目了,高校期望通过设计这项课程,促进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并且通过参加集体教学活动的方式,使得大学生对于大自然的认识以及自身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

当前,由于在各个高校实际开展户外运动课程的时候,缺乏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使得户外运动课程的实际开展遇到了很多的阻碍和限制因素,例如师资力量十分薄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教学器材十分匮乏以及学生参与度不够高等等。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1)学校对开展户外运动这一项目不够重视;(2)学校担心学生在实际参与户外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和伤害事故;(3)学生就户外运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重要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正是因为以上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户外运动课程的实际开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与制约[1]。

2 高校开设体育户外运动训练课的实际意义探讨

2.1 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实际发展需求变化

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显着特点就是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而实现教育人性化以及教育个性化,逐步实施素质教育。对于户外运动训练课而言,其主要的引导方式就是体能活动,并且通过设计出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趣味性的体验式课程,来有效地利用各种典型的场景以及活动方式,从而能够让大学生体验到不同的运动方式,另外,还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应对挑战的毅力和合作意识。户外运动的教学活动并不是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实现的,而是要实现向内灌输的目的,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之所以要实现这样的教育方式,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将学生学习的潜能更好地挖掘出来,促进大学生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2.2 符合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由于传统的高效体育课程内容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内容相对比较局限,仅仅是体能训练,而不够重视和关注学生精神层面的训练,另外,也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已经改革和创新了一些运动项目,但是仍然没有改变体育课程资源过于在学校集中的问题,使得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很难得以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而户外运动训练作为一项融社会与大自然为一体的运动项目,不但将体育课程长期以来的封闭现状打破了,同时,还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与现代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

2.3 符合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不知不觉之中,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不但具有一些共同价值观,如强身健体、促进智力发展等等,同时大学生更加喜欢新兴时尚并且具有激情的运动项目,还十分重视自身社交能力以及竞争意识的培养。而户外运动训练项目恰恰能够满足以上要求,不但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实用,而且其形式也是十分灵活和多样的,使得现代体育课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这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来说十分有效和重要[2]。

3 高校应该如何更好地开设体育户外运动训练课

3.1 不断加强和完善户外运动训练课的师资建设

对于户外运动训练课的有效实现来说,其最根本的保障就是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应该具备一定的户外运动训练课的设计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实施教学能力,从而能够做到身体力行。由于当前绝代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师本身缺乏户外运动训练的经历,不够了解户外运动训练,所以,在户外运动训练课实际开设之前,需要培训师资力量。而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应该对户外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足够掌握,同时还要及时学习相关资料,对户外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以及内涵有充分地认识和了解。

3.2 不断健全和完善户外运动训练课的项目内容设计

在实际开设户外运动训练课以前,应该对户外运动训练课程的教学机构以及硬件配置等内容有充分地认识,从而使得开设后的户外运动训练课不再被动。高校在设计户外运动训练项目的时候,应该从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其专业环境,使得户外运动训练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专业更好地结合。

3.3 不断健全和完善户外运动训练课的组织管理形式

(1)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机构。要从户外运动训练课的课程特点出发,逐步设置相应的训练管理机构,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管理体制,使户外运动训练课得以更好地运行。(2)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在不影响学校户外运动训练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上,高校应该适当加大经费投入,使得训练器材和场地得以完善,从而能够使户外运动训练项目更好地与社会相融合。(3)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安全保护器材的购置,要对虑危险因素加以充分的认识与考虑。要对训练场地的安全情况进行仔细地检查,对训练过程加以严格的监督与管理[3]。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当前高校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来说开展户外运动训练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使得高校体育课的内容大大丰富了,同时还有利于体育课时间与空间的拓展与深化,对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十分关键。所以,高校应该重视户外运动训练课程的设计与开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素质水平的提升,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1]马广卫,余曦.户外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30-132.

[2]王晶.大学体育教学中户外运动训练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9):60-61.

[3]孟凡钧.户外运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2011 (1下旬):131-132.

G807.4

A

2095-2813(2016)03(b)-001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016

薛可可(1986,7—),男,汉,河南商丘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素质拓展训练。

猜你喜欢
训练课户外运动体育
冬季户外运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被偷听的训练课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
金色年华(2016年10期)2016-02-28 01:41:41
中美篮球训练课比较分析
训练课RPE在短距离自行车训练负荷监控中的应用
体育科研(2014年5期)2014-04-16 0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