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及其实现途径

2016-11-28 13:09亮上海大学体育学院上海200444
武术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通识武术传统

申 亮上海大学体育学院, 上海 200444



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及其实现途径

申亮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 上海200444

摘要:通识教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即强调对人本身的关注,培养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而根植于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有的良好的健身价值,而且蕴含丰富的艺术价值、人文精神和伦理教育价值。本文结合上海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系列)建设的实践认为,实现高校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设传统体育类通识课;重视古代体育经典文献的研读;通过传统体育伦理和礼仪的学习,对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艺的过程中尊德重礼;通过践行传统体育中的“天人合一”法则,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共生观;持守传统文化为本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对自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定位。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融合伦理道德跨文化传播

1 前言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同样引起中国教育界和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则是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因为受全球化和我国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影响,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正在遭受青少年的冷遇。2014 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和教材。《纲要》还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1]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目前来看,高校在加强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方面缺少良好的经验和模式。本文旨在结合上海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的实践,探究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2 中国现实语境下的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可以译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它的内涵首先是指“面向全体的教育”。一般认为,西方的通识教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教育”(liberal education for free men)。而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发端于美国,是由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于1989年首次提出。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美国,通识教育是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产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受实用主义盛行所致,对物质文明盲目崇拜,导致了美国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与此同时,在大学教育理念上,由于偏重科学教育、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与知识的追求在高校则被沦为实用教育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哈佛大学率先关注通识教育,呼吁和强调大学要培养完整的人,提出在教育计划中增设文史哲为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基础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美国,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学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把握和课程形态都赋予了不同的解释和选择,但教育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以“培养完整的人(也称全人)为目标,而不仅仅是培养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2]。

中国的大学制度和通识教育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从国外移植的[3],其总体服务于国家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中国高校效仿苏联进的院系调整,建立了相应的专才教育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以行业化办学、高度专业化培养作为办学的基本形式,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相适应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人才,满足了国家工业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但由于学术上更重视学以致用,导致整个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已不再是对少数传统精英的培养,而是逐演变成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的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而且长期施行这种专才教育模式也导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文精神的缺失,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倾向,很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发育和生长;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成为了训练有素的“考试机器”,泯灭了探索的兴趣。鉴于此,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一些高校在教育部(原国家教委)的指导下,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逐步将通识教育列入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计划。一些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呼吁,中国推行通识教育根本就在于使大学教育“回归教育本然的价值追求”[4],要培养“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5]。

但我国推行通识教育受自身教育传统和国情所限,“横截面移植国外理论或经验者,远多于纵面继承自己教育传统并创新”。[6]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缘于“我国文化教育传统中,缺少自由教育的根基”[7],另一方面,是与我们传统文化断代有关。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经过“五四”、“建设新中国”、“文革”这些特定历史阶段的洗礼,已经被多次解构和重组。特别是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分界点,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发生了重大变迁。价值观变迁表现在基本价值取向上,就是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从神圣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转变。[8]其结果则是,国民综合素质,特别是作为健全的人所应具备的智力、身心和品格和情感素养的普遍下滑,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担忧。而无论是上世纪90年底中期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还是本世纪提倡的通识教育,其根本的目的都不仅是让学生学有专长,而是促进其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9]。

3 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总是以某种方式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0]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而完成中央提出的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如何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11],这不仅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复兴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形式。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大量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文化传统和伦理价值,其发展、创新、传播都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能深刻的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价值观。

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射艺和龙狮运动,不仅具有丰富的娱乐和健身功能,而且几乎所有项目都围绕如何提高人体身心健康水平为基准具有良好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刻体现了以“求善”、“践仁”、“和而不同”价值取向,蕴含着的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和身心和谐的教育理念。这种伦理思想、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同样在传统体育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表达。在高校开设优秀的传统体育课程和组织大学生参与相关的传统体育实践活动,对大学通识教育培养“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完整人”的目标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无论是为了实现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梦想,还是从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增强文化安全意识的战略需要来看,实现两者的融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 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

4.1开设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或核心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哈佛大学 Ruth Walker教授认为,大学教育包含三个有机层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选修教育。[1教育类型和目标不同,其课程修读方式也不同。一般而言,通识教育课程是指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以上海大学为例,学校的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自 2010 年正式启动。上海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秉承前任校长钱伟长的教育思想,即“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具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未来的专门家。”经过几年的通识改革实践,上海大学已初步建成以三大类五个模块(“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和“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的通识课程体系,并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课程。其中,面向大学一年级开设的通识课有近200门,绝大多数课程实现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经典精读为内容的课程形式。

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是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径之一。上海大学的体育类通识课程主要包含在“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板块中,“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课程就是这一个课程模块中的一个内容。但在申请开课之前,我们对在普通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是存有顾虑的。因为,选修的同学可能大都没有接触过任何传统体育的项目,如何打消他们的固有观念“传统体育已经过时”,“现代社会不需要传统体育”,这也是课程开设首先要克服的困难之一。为进一步了解目前高校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开课前我们对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的近500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方式研究”的问卷调查。在回答“你在上大学前是否有学习过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武术、舞龙舞狮)”问题时,仅有15%的被调查学生回答“接触过”和“学习过”。而实际上,传统体育在中小学开展情况也并不同乐观。以武术为例,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08年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调查,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而且学生了解武术渠道的单一、武术师资的匮乏、教材内容陈旧,有些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削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13]此外,学生们虽然对武术的认识模糊,但普遍对武术感兴趣;虽然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但多数学生认为,武术课能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14]

为进一步挖掘课程的内涵和突出其人文精神,我们对开设的通识课“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课程进行了设计。该课程旨在通过介绍若干个代表性的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龙狮运动、射礼、蹴鞠和摔跤,使大学生们认识和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运动。而为避免单纯的介绍使大学生对传统体育产生的空洞感和距离感,课程将着重从文化学、历史学、哲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阐述和挖掘传统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激发当代大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此外,课程还适当的增加体验环节,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防身、修身养性的功效,从而能更直观的了解传统体育,感受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

4.2重视古代体育文献经典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其良好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力

通识教育的目标指向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但无论是培养“完整的人”,还是“人的精神”层面的塑造都必然涉及价值判断,而这些都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实际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世价值体系的都是在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而传统文化的学习就是培养人的价值观、进行精神层面塑造的最好的方式,因为“民族文化特征最终表现为价值判断”[15]。在这一点上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共通性的,即使是在西方,“本国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格教育也历来是西方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16]。高校开展包括传统体育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类的课程,不能离开经典文献阅读。这一点也可以从国外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其开设的经典阅读的目的就是为巩固学生对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认同,和对本民族传统的尊重。

我国历史上留下的古代体育经典文献资料可谓卷帙浩繁,按其内容来分又大体可分四类:一是综合型文献中有关体育的篇章,包括大型类书、丛书,如《吴越春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说郛》、《古今图书集成》等;二是有关某项体育运动的文献,如、马射谱、蹴鞠谱、棋经、棋谱等;三是专门的体育典籍,包括论及体育发展史的,如《角力记》、《少林棍法阐宗》、《学射录》、《手臂录》;专门论述某个项目及比赛情形的,如《丸经》等;四是各类史书、笔记及文学文献中保存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材料,包括“二十四史”、诗词、歌赋、笔记、戏曲、小说及其他文体中的有关体育娱乐的记载与描写。[17]

通过对经典文献的阅读和研习能使学生深入的理解传统体育的起源、发展脉络及其历史背景。冯友兰先生在1935年曾提出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学习的“信古、疑古、释古”之说。学习传统体育文化同样必须借助经典文献对古代体育进行阐释和理解。以武术的经典著作《纪效新书》的研读为例。该书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武术家戚继光所于1560年所著。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有“明成清盛”一说。亦即中国武术成形于明朝,而发展鼎盛于清朝之意。明朝以前,中国武术以军阵冲杀格斗技术的内容为主体,训练则以兵器实用技法为主导,拳术所占比例很少。[18]戚继光集十六家拳术精华于一身的《拳经》是古代拳术史上一次重要的理论总结,构建了完整的徒手攻防体系,其中的技术要领与现代搏击理论有很多契合之处。[19]

开展武学经典《纪效新书》的研读学习对普通大学生来说,首先就是通过认识戚继光作为民族抗倭将领那种救国家于危亡的忠义精魂之魄。戚继光十六岁时,就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该诗表达志存高远,心系祖国海疆安全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通过研读该文献,还要让学生感受戚继光这位传统武学的集大成者的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在该书中,戚继光根据实战需要,博采众长,“择其善者三十二式”首创性地把拳术理论《拳经捷要篇》(以下简称《拳经》)写入这部军事理论之中。戚继光十分重视拳术的实战功能。他说,“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言下之意就是强调,武艺学习一定要勇于实战检验,切不可因为一时的胜败而气馁或骄傲,习武必须勤于思考,精益求精。通过诵读武学经典《拳经·捷要篇》和体会戚继光这些朴实无华的治理名言,对培育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

4.3学习传统体育伦理和礼仪,对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艺的过程中尊德重礼

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来都是以道德为导向,以伦理为本位,人的言行受到伦理道德价值的严格制约和牵制。西周时期,为适应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换确立了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周礼”,这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范式。[20]孔子则在总结以往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了以礼、仁、中庸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并成功地对中国社会的生活秩序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的提升,也为传统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发展确定了主基调。射礼就是我国古代礼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特别欣赏西周的“射礼”,要求将礼制教育贯穿于射箭的全过程中。孔子认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21]。他主张在射礼中以所谓的“君子之争”来培养贵族子弟尊卑有序、谦让有礼的观念与风范。应该说,射礼是统治阶级进行礼治教化的一种手段,体现了鲜明的等级制观念。高校开设射艺课程或将传统射艺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内容,可以侧重“礼”对大学生的行为调控和教化作用。因为在传统的礼制文化中,“礼”的精神贵在调节人的外在行为,使之能够中规中矩,不致于作出违反常情的怪异行径。[22]学生通过学习围绕射箭比赛的一整套严格的礼仪制度,掌握有关礼仪知识与规范,可以达到强化遵守礼数规范要求的目的。

此外,传统伦理规范学习也可以在武术的礼仪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体验和践行。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谦让”同样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美德和规范。“让”和“礼”一直伴随着中国武术的理论与实践过程。拳礼就表示谦虚礼让, 是武术中礼仪性的招式,在打拳、对练或舞器械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的礼节。武术礼节包括,抱拳礼、鞠躬礼和持械礼。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曰“鞠祭”:将祭品(猪、牛、羊等)整体弯蜷成圆的鞠形,放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现在不少地方逢年过节,祭拜祖宗天地时,总把整鸡整鸭蜷成圆形,或把猪头猪尾放在一起,表示其头其尾相接。这就是由鞠祭演变而来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援引这种形式表示对地位崇高者,长辈等的崇敬,于是,弯一弯腰,象征性地表示愿把自己作为鞠祭的一个牺牲品而奉献给对方。这种礼节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如《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躬的含义包括尊重、礼貌、友谊、谦虚、感谢和道歉,它是内心思想的一种外在表达方式。令人遗憾的是,鞠躬礼在文革之后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甚至在武术礼仪中,鞠躬礼也被作为“四旧”被抱拳礼所取代。反观跆拳道、空手道这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韩武技,则将“礼仪”学习塑造为其基本精神的体现。恢复鞠躬礼在中国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作用,让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武术的礼仪文化,不仅对挖掘中国武术的人文精神内涵是有意义的,同时也是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4.4践行传统体育中的“天人合一”法则,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共生观

根植于伦理政治型文化的中国古代体育,将“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尊德重礼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重视通过仪式性的活动实践对人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和行为进行约束。《周易》的出现为中国的伦理道德构建了基本框架:“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善恶报应的信念等。[23]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的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的,即常赋予天地以伦理道德的性质。

我国的传统体育运动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身心和谐”、“道法自然”的法则。这一点在中国武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比如象形拳中的虎拳、鹰拳、蛇拳、猴拳都是模仿动物的形态和攻防动作而创立的拳种,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中国人善于亲近自然,向自然学习的一种价值观;太极拳,讲究松静柔和、呼吸自然,同样体现了中国文化含蓄内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追求身心合一的境界;心意六合拳讲究的“六合”,即“手与足合,腰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其运动过程中的“身法”体现了躯干与四肢之间的协调、一致,表达了周身和谐的境界。相比之下,西方体育包括搏击运动,其核心和灵魂就是竞争,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体现的是对胜利者的崇敬和讴歌。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体育在培养现代人所应具备的竞争、进取精神和公平意识方面的作用。我们希望的是,通过对传统体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个体自身内外的和谐共生的意识,并能将这种理念发展到个人与外在环境中他人、组织、团体和谐共生,相互促进,最终培养其如何做人的道理。而这种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理念,即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也是通识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核心理念的体现。

4.5持守传统文化为本的同时,还要使学生能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

自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实际上已经卷入到一个“跨文化历史语境”中,在这种“跨文化历史语境”中,作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你”,遇到了西方文化的“他者”。[24]而王国维在敏锐地洞察到19世纪以后的中国文化所处的这种新的历史语境后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既不能完全遵从西方的话语逻辑,也不能遵从本土文化固化的模式,而是要与异文化“他者”建立一种新的逻辑关系,发展独立的、不做种族、国家、宗教之工具的自由学术。[25]他在1906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今即不论西洋哲学自己之价值,而欲完全知此土之哲学,势不可不研究彼土之哲学。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可决也。”[26]

今天的中国文化发展除了仍处在这样一个跨文化的语境以外,其参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全球化的不只是一个单向度的运动,实际上包含着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文化力量的对峙与互动。[27]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必须坚持与“他者”文化的“共存互补”与“和而不同”,才能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时代,最大可能的消弭文化冲突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与通识教育的融合,不仅需要解决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还需要培养其通过全球化视野来反思和审视传统体育文化的能力。除了开设通识课以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以传统体育相关的系列讲座或论坛,帮助大学生在全球化时代加深对作为主体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你”在与西方文化的“他者”在融合和碰撞中的自身定位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作为我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上海大学自2014年开设了“武术与传统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该活动旨在将学生活动和学校的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实现钱伟长校长提出的“打破四堵墙”,把教育思想的深化和延伸,把优秀的社会资源引进学校,促进学校的武术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传承。该活动计划每学期举办2-3次,讲座嘉宾涉及与武术教学、研究和文化推广活动相关的中外人士。比如,第四期和第六期分别邀请了来自希腊和以色列太极拳教练和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对中国武术(太极拳)在希腊和以色列的发展进行介绍和文化解读。两位讲座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到: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之所以能西方时至今日仍长盛不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仅是一个武技,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她蕴含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的和平中正,刚柔并济,谦和大气的思想;许多西方人练太极并不单纯为了养生,而是将之上升到一种精神追求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他者”文化范畴的讲诉人所表述一种对“你的”文化的真挚的热爱之情,能是大学生更好地从跨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有利于同学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传统体育(如武术)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进行客观的把握。正如前文化部长孙家正所言,“文化,因为差异才需要交流沟通;文化,也因为有其统一性才决定了它是可以沟通的。”[28]高校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不仅重视文化的自我解读,还要善于运用跨文化的传播理论和方法,重视从他者文化的视角理解自身文化的定位,还要勇于从“他者”文化中汲取长处来促进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加强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其根本还在于大学生能对传统体育所弘扬的价值观产生认同和对文化传播的方式的接受。固守传统的元素而不注重创造新的“活历史”,只会固步自封;而脱离时代发展,只会让传统永远驻留在“传统”记忆中。因此,推动高校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除了要提供大学生易于接受和喜欢的传统体育课程和活动形式外,还必须重视文化传播的理论和方法的选用,创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形式,不断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4-2.

[2]王晓阳,曹盛盛.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挑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6):17-25.

[3]朱苏力.通识教育不是培养“小资”[J].开放时代,2005(1):14-15.

[4]王生洪 .通识教育:追求大学本然价值[J].教育,2007(32):37-39.

[5]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03):64-68.

[6]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7]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5(2):35,37.

[8]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双重后果[J].科学社会主义,2013(1).

[9]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2009(7):99-111.

[10]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

[11]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1210/c40531-19842062.html.

[12]Ruth Walker.Preliminary suggestions on general education offered[EB/OL.(2006-10-12).http://www.news.harvard.edu/gazette/2006/10.12/05-gened.html.

[13][14]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5]许嘉璐.民族文化特征最终表现为价值判[N].北京日报,2015-03-23.

[16]陈智军.中国古代体育文献述略[J].图书与情报,2006( 5 ):137-141.

[17]马明达,习云太,等.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18]曹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证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30.

[19][20]张立军.《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对明清拳术的影响[J].兰台钩沉,2013(26):158-159.

[21](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M中华书局,1990:47.

[22]龚正伟,张子沙.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及现代转型[J].体育科学,2000(5):12-14.

[23]于铭松.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5):92-97.

[24][25]牛宏宝.“跨文化历史语境”与中国文化言说者的基本立场[J].文化研究,2005(04):96-102.

[26]王国维文集[M].第三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71.

[27]车英,欧阳云玲.冲突与融合: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主旋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570-576.

[28]谭震,宏磊.“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梦想”——访文化部部长孙家正[J].对外大传播,2005(11):10-15.

On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 Culture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and Its Realization Way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en Liang
(P.E.School of 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Abstract:General education and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have intrinsic consistency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whic emphasize the attention to person itself,cultivate sound personality,full of people.Chinesetraditional sport culture,rooted in th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ot only has good fitness value,and it contains rich artistic value,humanisti spirit and ethical education value.According to the Shanghai university(series)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 curriculum practice that for gene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fusion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education can be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traditional sports general courses;stressing the study of ancient sports classi literature,through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sports ethics and etiquette,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to guide colleg students to learn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honor,heavy ceremony;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way of "nature an humanity",cultivating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the modern college students;hold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t the sam time,also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global perspective to look at to locate their own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General educationColleg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Integrationethnic morality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

作者简介:申亮(1978~),男,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3—0020—06

猜你喜欢
通识武术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