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创新研究

2016-11-28 11:53:37欧岳山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理论内容

欧岳山

(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创新研究

欧岳山

(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随着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已不再受某一单因素影响,而是受多元因素影响。因此,当今的高等教育教学需要契合时代发展的脉搏,进行教学创新是很有必要的。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引入激励理论,将从学生的内部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提高其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相吻合,也满足学生自我全面发展的需求。激励理论属于管理心理学范畴,从内容型激励理论探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也就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来指导和改进教学,因此以内容型激励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研究的一种尝试,有助于丰富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研究理论,有助于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指导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 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概述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开端。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是按照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的顺序排列。他的这种理论主要思想就是激励,就是了解人们目前所处的需求层次,然后去满足该层次以及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整个激励理论的基石,该理论简单、直观,因此得到了广泛认可。内容型激励理论是着重研究人们需要的内容、结构性及其动态作用的理论。其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需要会引起激励”,它说明了激发、引导、维持和阻止人的行为的因素,并了解人们的各种需要。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分为需要层次论、ERG论、成就激励论和双因素论4种。在一般管理学文献中,通常将激励定义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过程”,这种定义很简单,却直接指出了激励的本质,即激励的核心就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平时人们提及的激励理论更多的就是内容型激励理论,通过对内容型激励理论的研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和谐社会进程中所需要的人才。

如何将内容型激励理论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才能找到方法来激励学生,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要想找到学生的需求是什么,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来发现,只有这样才能将激励理论融入到体育专业教学中,从而达到本次研究的目的。

2 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内容型激励理论应用分析

体育是以身体参与为主,以实践操作为主要学习形式的一门课程。由于体育课程的教学环境相对较为宽广,因此在管理学生上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同时,随着知识、信息获取途径的便捷程度提高,广大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参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激发与提高。

现在的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单一的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过于僵化的教学模式以及空洞的讲解和乏味的教学语言产生了不满,对于自身专业课的学习没有足够的积极性,这就造成学生成绩不能提高甚至是下滑。因此,通过运用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原则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有效提高,这是内容型激励理论融入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目的所在。笔者通过以下调查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论证。

(1)笔者首先通过网络查阅以及检索期刊索引的方式来收集激励理论、管理学、运动训练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的相关专著及论文资料,以便了解本课题领域的现状和前沿动态。以“Motivation theories”“ Physical education ”等为关键词在剑桥期刊回溯库查询,查询结果显示将激励理论运用体育教学及体育教学管理的研究很少。据中国期刊网查阅资料显示,国内应用激励理论做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校教职工管理等比较宏观的领域,且研究成果较多;将激励理论运用于体育教学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将内容型激励理论运用于体育教学管理的研究文献只有1篇;将内容型激励理论运用于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管理中研究尚未找到。

(2)以访问为主要方式对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专家进行了请教或咨询。通过访谈,他们都表示激励理论应用在体育专业教学中确实能产生积极作用,并且有很多老教师举出了他们带过的学生通过激励教育取得好成绩的例子。但也有问题,就是单纯的理论激励存在局限性,它并不能对所有的学生产生作用,如果激励方式不对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绝大多数的专家和教师对这一理论持支持态度,认为这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通过研究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

(3)通过问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随机抽取的体育专业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解。通过调查发现,高年级学生的需求比较复杂,主要关注的是即将面临的毕业工作问题,低年级学生的需求则比较单一,主要是要求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成绩。根据学生的问卷显示,学生想要的激励主要有以下3种∶①日常训练与成绩挂钩,不因一次成绩而否定之前的训练;②必要时可有物质奖励,如发放奖学金等;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根据个人特点因材施教等。由此可知,要想将内容型激励理论带入日常教学中是可行的,当然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此次研究的难点有∶学生在教学中的需求及分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激励因素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保健因素,还有学生学习成就动机的高低不同。根据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笔者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环境改善、教学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进行等多方面结合内容型激励理论,将其与体育专业教学相结合,并随机选取了体育专业1个班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进行设置,不再统一标准,避免给有的学生设立较高的目标。然后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述体育偶像的事迹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增加了师生互动和对抗训练,使学生在互相竞争的同时互相促进。同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训练的同时健康保障可以满足。在日常的体育专业教学中,将内容型激励理论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后发现,学生成绩得到普遍提高,这就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融入体育专业教学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 内容型激励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思考

高校体育教学中若唤起了学生的内部需要,可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动机,因为激励机制对社会行为起到导向的作用,激励的内容和程度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在应用激励理论教学前需要正确认识激励的意义,认真分析激励后可能产生的结果,从而选择与教育目的相一致的方法来实施激励。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对学生内部需要的唤起力度不够,教学未充分关注学生需求的满足。

体育教师在运用激励方式时,一定要适宜学生的心理、生理需要,从而使激励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是因为∶(1)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拥有独特个性的心理特点,对激励接受的方式、习惯和感受程度是不同的。(2)不同的学生在实战、训练和日常生活中的所受到的激励效果,会因不同的内容、需要的倾向而再次发生变化。(3)每个学生的心理、生理需要都会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因此教师只有摸准学生的需要,才能把激励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从而获得理想的激励效果。

体育教师在应用内容型激励理论时应注意激励的时机。因为通过研究发现,只有在合适的时机运用内容型激励理论教学,才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和激励效果。由此可见选择激励的时机是极为关键的,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激励教育,这是每个高校体育专业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内容型激励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内容型激励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要保持连续性,不能简单地单次激励。只有坚持连续地激励学生,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持续地发挥。如何处理好激励的微观控制,是高校体育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更要注重激励的宏观调控,从而使内容型激励理论在学生个人、小组以及教学班中达到平衡。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只有通过主动激励、连续激励,才能使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持续、有效地发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激励理论能激发人的内在需求,从人的内部需要出发,可以产生持久有效的动机,这是激励理论的核心所在。在教学中运用内容型激励理论进行指导教学,可从学生的内部需要出发,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产生持久有效的学习动机,由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最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人才质量。

4 结 论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需求具有总体的一致性和个体的特殊性,教学中应对此作出相应的举措,并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为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 双因素激励理论中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原理同样适用于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管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注重动作技能的学习,因此这一特性决定了激励学生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将内容型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时要结合学生动作技能学习这一特性。运用内容型激励理论,应采用多种层次、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激励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动机、行动及目标,在学生中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自身的运动潜力以及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将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学习激励理论的原则和方法,研讨其内在的规律,从而能将内容型激励理论运用到教学工作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正因为如此,应加强对如何激励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研究,除内容型激励理论以外的激励理论也可进行研究并运用于其中。内容型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学生出生年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不能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它,后续研究还是很有意义的。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激励模式将具有更大的运用价值与意义。

[ 1 ]郭德俊,李燕平.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2 ]罗宾斯.管理学原理[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3 ]吴映曈,夏晓文.基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大学生激励机制研究[ J ].新学术,2007(5).

[ 4 ]徐栋.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探讨[ J ].教学与管理,2013(5).

G807

A

1674-151X(2016)10-066-03

2016-08-03

湖南省教改项目∶内容型激励理论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

欧岳山(1975~),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理论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4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24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4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