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民初新式体育教育制度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制度改革的启示

2016-11-28 11:37孙新广
运动精品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制新式学堂

孙新广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论清末民初新式体育教育制度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制度改革的启示

孙新广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清末民初新式体育制度的演变与特点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三大学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式体育制度的演变历程呈明显的阶段化特征;(2)新式体育制度下的学校体育设计主要体现了以“兵操体育”为具体内容。启示:(1)学校体育制度的改革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2)学校教育机构组织充分发挥作用;(3)学校体育制度的体育设计要与时俱进;(4)学校制度的制定需要具有权威性,执行力度是关键;(5)发挥学校体育领域领军人物的关键作用。

新式体育制度;我国学校体育制度;改革;启示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与新式体育的导入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新式体育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清末民初的新式体育制度的演进与特点,对我国学校体育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我国学校体育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本文对我国新式体育制度的演变进行分析,揭示我国新式体育制度的发展规律、模式及特点,旨在为我国学校体育制度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概念界定

1.1 新式体育

1.2 新式体育教育制度

新式体育传入中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人对于新式体育的认识经历了实践层面、思想层面之后,逐渐走向了制度层面。三大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表现,其本质是教育制度的具体化。

制度,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主要指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程、准则,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3]壬寅学制”制定的主体为官学大臣张百熙,其拟定的一系列系统文件统称为《钦定学堂章程》,因为该年是壬寅年,故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属于人为订制的权力结构,体系相对规范,所以此学制可谓是一种制度。1903年,由教育部公布,张百熙、张之洞和容庆依据日本学制,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1912年至1913年的学制,史称《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参照美国现行学制颁布了《壬戌学制》,简称“六三三学制”。其法令、章程都是客观结构的主观存在,通过特定程序与明确方式规定,借助政府力量这一强力措施加以维护,符合广义制度的概念。因此,将三大学制称之为“新式体育教育制度。”

1.3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体制

对于我国当前的体育制度时间段界定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举国体制伴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而诞生。“举国体制”,即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运动员场地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等资源都由国家集中掌控,主要以政府指令为主的计划形式完成资源的配置。[4]政府掌控着体育制度的绝对控制权,同样,在我国的学校体育制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学校的体育体制依旧是举国体制的延续。

2 新式体育制度的演化

2.1 新式体育制度的社会背景

清末,八国联军侵华签定《辛丑和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变法迫在眉睫。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满清政府进行改革,颁布清末新政。为适应新政中“废科举、兴学堂”的变革内容,《壬寅·癸卯学制》应运而生。其中《癸卯学制》首次将体育课纳入到学校教育当中,是近代学校教育开设体育课程的先例,在中国体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壬寅·癸卯学制》是新式体育制度的奠基。

民国初期,学校教育依旧延用了清末学制,但清末学制的规定与内容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求,所以修订学制势在必行。作为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模仿日本语德国的教育体制,构建适合我国的学制。1912年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国民学制系统的框架,并且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这一新学制较为全面的提出了对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体育课程的要求,是新式体育制度的进一步改进。

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8年),新文化开始于1915年,北洋政府于1917年1月成立了国语研究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暂定章程》标志着国语运动正式开始。1920年4月,教育部发出通告,规定截止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写的教科书,一律废止。[5]虽然新文化的发起与北洋政府相悖,但是北洋政府的此举,积极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进程。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和发展,现行教育的弊端日益显露,革新除弊成为当务之急。当下,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的教育以及体育深受其影响。在192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参照美国现行学制,颁布了《壬戌学制》,简称“六三三”制。使得中国近代新式体育与时代相接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适应、融合之趋势。

2.2 新式体育制度的阶段性

三大学制颁布和实施的时间不同,但是其共同特点是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模糊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书面语和口语中,我们都能发现模糊语言的存在。模糊限制语(Hedges)是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分支,众多语言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拉可夫(George Lakoff)(1972:195)对模糊限制语给出了定义,它是指“一些有意把事物弄得更加模糊或更不模糊的词语(Wordswhosejob it ismakethingsfuzzier or lessfuzzier)”。

萌芽阶段:伴随着资产阶级萌芽、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清末新政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诞生了。《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该章程构建起了学校体育系统的基本框架。从立法角度来说,是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从实践角度来说,政府用文件的形式确立了体操成为学校体育的正式课程,结束了中国学校教育没有体育课的历史局面。

奠基阶段:《癸卯学制》亦称《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体育系统的基本框架,在订立学校管理法,教授法以及学校设置等基础上,采用纵横交错的方式对学校体育进行设计。学制颁布以后,各地有章可循,促进了各地新式学堂的发展。按照清末设有1700个州、道、府、县计算,1908年平均每一州、道、府、县约有28所学堂,许多偏远地区都建立了学堂,学堂的迅速发展和兴旺景象是相当乐观的。[6]湘省学堂教育机构组织式灵活高效,各组织机构间协调配合,使得湘省学堂在全国享有盛名。由于初次接触学校教育改革,严重缺乏经验,直接了当的拿来主义体育课程并不适合我国的体育教育发展,这一阶段的总体特征为盲目模仿。

改进阶段:1912年元旦,民国政府成立,新时代到来,旧时代湮灭。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冲击着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蔡元培发表的《对教育方针之意见》,较全面的论述了他的体育主张,将体育视为军国民教育,与政治教育相捆绑。注重体育运动会和竞技体育运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蔡元培作为一代名家,中国高等教育的著名人物,注重体育和运动倡导体育活动对当时体育的普及与发起所起的作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7]《壬子·癸丑学制》的制定,较之《壬寅·癸卯学制》逐渐的完善,但是其制定的内容脱离不了时代的局限性。

融合阶段:新文化运动前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传播,为中国的新式体育制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914年4月30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受中国相关学者和教育团体的邀请,抵达上海,开始了其在华讲学的生活。[8]在了解中国教育后,直呈时弊,犀利的批评:“中国教育直接模仿日本教育,间接模仿德国教育,而不懂得要确定一国教育的宗旨和制度须根据国家的需要,考察国民的需要,精心定之”。胡适、陶行知等教育家深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于是《壬戌学制》的颁布,完全模仿了美国学制。虽然我国的新式体育制度不断的在改进完善,但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社会背景、政治时局是新式体育制度进步的最大牵绊。

2.3 新式体育制度学校体育设计

《壬寅·癸卯学制》将整个教育设计为三阶段七级,教学纲领提出“兵之所以精、则以通国皆兵”,之所以将兵式体操作为学校体育的内容,其原因与清政府鼓吹“尚武”,大批赴日留学生归国成为清末学堂中教职员队伍的骨干,学校聘任退伍军官担任体育教师相关。学校体育设计以兵操体育为核心,体操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及体操场建置为重要辅助内容。

《壬子·癸丑学制》在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上,其内容依旧以兵操体育为主,体操课得到了普及,但军国民教育思想和封建思想的泛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

3 我国学校体育制度的弊端

3.1 教育组织机构僵化

一般认为,教育组织是一个韦伯式的理性科层组织,整个组织以效率为原则,围绕着组织目标进行设计,以便高效地达到组织的目标。没有效率的组织在制度化的保护下没有任何的生存价值。我国的学校体育组织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组织成员之间交流沟通较少,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因此,组织僵化是学校体育不容忽视的弊端,学校体育组织机构效率低下是学校体育制度的严重诟病。

3.2 体育认知的局限性

在举国体制这样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学校体育制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会稳定发展,但是,在一段时期,人类形成的认知体系是固定的,往往进入到思维僵化的模式,所以就要不断学习以突破认识当前状态,达到新的认识水平实现新的高度。

3.3 学校体育督导制度缺乏针对性

学校体育督导制度涉及到的内容杂乱繁多,增大了学校体育的工作量,同时也超出了学校工作范围。目前,学校体育最需要解决的是让如何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督导指标要与增强学生体质息息相关,突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9]在军国民主义的影响下,清末民初的新式体育制度,督导工作无需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其督导目标明确,为培养的人才灌输“爱国尚武”的思想,这是新式体育制度下学校体育的本质目的。

4 启示

4.1 清末民初,新式体育制度在其演化过程中,应社会之所需,适时地进行制度内容的改进,与时代背景相适应。我国学校体育制度应借鉴其经验,具有一定的改革意识,坚决摒除固步自封的思想。

4.2 癸卯学制推动了新式体育的发展,促进了各地学堂的发展。其中教育机构组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前学校的体育机构组织应改变消极的状态,有所作为,突破僵化的组织机构模式。

4.3《壬寅·癸卯学制》在学校体育设计上,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方法为拿来主义,照搬的日本模式与我国不相适应。在我国学校体育制度改革中,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学校体育设计,坚决避免重复发生这样的错误。

4.4 学校制度的制定需要具有权威性,执行力度是关键。

4.5 在固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打破现有的认知水平,需要汲取丰富的知识,该领域的著名学者或者权威人士,是打破僵局的关键。因此,当前我国的学校体育制度需要拥有清末民初那样像蔡元培、胡适等的思想领军人物。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266.

[2] 李慧洁.浅析中国近代第一部学制--壬寅、癸卯学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3] 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8.

[4] 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 陈洪.我国体育制度变迁的阻力与突破[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3).

[6] 谷银波,郑师渠.北洋政府于新文化运动[J].中州学刊,2006(3).

[7]黄勇前.《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出台背景、实施情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5).

[8] 张小林,戴狄夫.我国体育制度变迁与创新的新制度经济学考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

[9] 刘捷.我国学校体育督导制度的回顾与审思[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5:35.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New PE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Minguo Dynasty to the Current Reform of School PE System in China

SUN Xinguang
(PE college of 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15000,Jiangsu,China)

孙新广(1993-),江苏苏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史与奥林匹克方向。

猜你喜欢
学制新式学堂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新式茶饮”,你爱了吗
大学生新式“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应用
五行真经
学理与法理:中小学学制变革的依据
学制不缩短,那要怎么改?
森林学堂
传统盛宴礼仪×新式古典设计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