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洋(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延昌小学,浙江 宁波 315731)
构建精讲多练体育课堂的对策与思考
张远洋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延昌小学,浙江宁波315731)
体育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目标,精讲多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40min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精讲,对教材进行高精度的提炼,留出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和发展其智能。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也提出了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精要讲解和科学的组织,只有精讲多练密切配合,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
1.1精讲
精讲顾名思义就是讲精华,是对教材的升华。精华既有教学内容方面的,即知识的精华,也有教学方法方面的精华,即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精讲不等于简而不精,单而不丰,要深入解读教材,抓住教材本质,掌握重点,突出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用精练的语言,把知识点讲准、讲透。教师的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是一种唤醒是一种对话,需要“醍醐灌顶”的高明。
1.2多练
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充分有效地训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练习的方法很多,如集体练习、分组循环练习、分组不循环练习等。在训练中要注意的是:要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讲练并举,把训练学生能力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讲是教学的主导,练是讲的深化和运用,同时要探求问题的质,教师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经过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提出一些与学生智力与知识水平发展相适应、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精讲多练在教学内容方面就是依据现代教学论,一改传统教学论的“主知论”为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主知论”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强调的是知识的量与机械的记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现代教学论则更多的是强调知识的质.即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智能。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贯穿着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对教学内容提炼精华、化繁为简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高精度的提炼、讲清体育教材中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联系的结合点主题,构筑于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之中。
精讲多练绝不可简单化地看成是教师讲课占去多少时间,是否突出了重点,关键是要看是教师的讲解能否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注意,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唤起学生积极思考,以教学内容的整体知识结构作为打开学生技能练习的钥匙,是否能使学生有机地、整体地认识体育技能的要点,挖掘出它们内在联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运动技能基本原理,提高学习、分析、应用、创造、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2.1体现“精”的艺术
2.1.1抓住课堂教学要点教师紧扣主题,抓要点讲,抓主题讲,在讲解时抓住动作的关键,要求做到言简意明、详略得当,概括出动作的要领和学生的学练方法,尽量把课讲得浅显一些,简单一些,精练一些。不说与练习无关的内容。同时,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去体会。
2.1.2精准掌控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一堂课40min,教师要制订周详的计划:准备工作,教师的讲解示范时间控制,学生练习的顺序,练习与练习之间的衔接,组织形式以及队伍的调动以及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让课从开始到结束都能有序地进行。
2.1.3教师语言精练意赅“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要用心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简洁有效,充满艺术性,避免拖沓、重复和喋喋不休地“填鸭式”讲解,一来使教师疲惫不堪,二来近似于思维催眠,如在教篮球“胸前传接球”时,传球时用蹬(腿)、伸(臂)、翻(腕)、拨(指)、这几个字来概括篮球传球的动作要领;在接球时用“迎(球)、引(球)、护(球)”这几个字来概括篮球接球的动作要领,做到言简意赅,重点难点突出。
2.2展现“讲”的艺术
2.2.1讲重点,讲难点教师要钻研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动作的关键,懂得如何区分主次,抓住关键,掌握中心,从而能更好地掌握和练习。
2.2.2讲规律,讲方法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长期教学下有意识的思考、整理、比较和积累的一个过程。教师要把知识规律揭示给学生,让他清楚地知道面对这项新技能,我们首先要解决什么,其次要注意什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而这些规律和方法需要靠平时的积累。
2.2.3讲容易出现的错误课堂是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然而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教师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在讲解时要着重讲解常见的错误,让学会少走弯路,如在低段学生站立式起跑教学中,一部分小朋友由于分不清哪只是左手(脚),哪只是右手(脚),课堂上会经常出现同手同脚的不协调姿势。
2.3多练
在精讲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特点、课的预设、学生的掌握情况等进行组织落实,通过多样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变为实际的动作技能,学习、练习、巩固的过程。多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
2.3.1仿与练相结合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技能学习的开端,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形成直观的技术动作概念,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的基本框架。利用孩子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安排模仿练习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3.2说与练相结合在模仿练习好动作之后,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动作来说一说动作的要领,可以两人小组对说,一个人边说边做,另外一个人做出即时评价。在对说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练习动作,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2.3.3思与练相结合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提出问题,学生在老师不断地启发、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探索,使他们有一个“思”和“练”的结合过程。如原地正面投掷沙包时为什么要屈肘?为什么不是直臂投掷?利用不同动作的对比,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优化教学效能。
2.3.4评与练相结合学习新的动作技能学生很容易忘记,需要巩固。安排学生5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结合“仿练”“说练”“思练”过程,一个人做动作,其他人认真观察,并作出评价,评一评其动作的优点和不足,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2.3.5展与练相结合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是收获的成果是丰硕的。给学生有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既巩固了练习,又能让学生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总之,“精讲”和“多练”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但是“精讲”是首要条件,只有在保证“精讲”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学生的“多练”。“精讲多练”既是体育教学的原则,又可视为一种很高的教学境界。教师心中要有把“尺”,丈量讲与练的尺度,在教学中谨记教师仅仅是主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做到少讲、精讲、活讲,让学生多练、巧练、熟练,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以“精讲多练”构建体育课堂。
精讲多练是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要上好体育课,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由潜在状态而转入活动状态,使他们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其次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精讲,讲体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揭示其技能教学内在联系,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精讲,留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总结和发现规律,运用原理,并有所创造。讲练要同步,讲是教学的主导,在课堂上,教师生动而有条理的讲授,促使学生大脑呈现积极状态;设问置疑,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探索目标、让学生去灾践。练是巩固并深化知识、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练要讲究质,要指导学生练最能体现重点难点、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练习服务,通过技能练习达到举一反三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孙斌.有效落实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09(3).
[3]吕宏.论体育专业运动技术教学中的“活”[J].体育文化导刊,2003(1).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060-02
收稿日期:2016-04-16
作者简介:张远洋(1976~),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