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①

2016-11-28 06:58聂永刚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宜昌442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体育

聂永刚(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宜昌 442000)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①

聂永刚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宜昌 442000)

文化知识是一个工具,它可以增强人对于社会的了解,激发人内心深处对于某一个感兴趣问题的好奇。最重要的就是让人科学地进行活动。现代体育的发展,不单单对于运动员体质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处理饮食上是否科学,进行训练的时间是否合理等等都对体育人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跟不上这样的要求,自然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创新 培养 模式

中国体育蓬勃发展之势的主要动力就是体育竞技的带动,我国高校尽管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可是这不能阻挡国民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而且随着高校注重体育教育专业的开展,大家发现并没有像一些专家所担心那样,影响到青年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下面笔者就分析一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方面面。

1 认识体育创新型人才

1.1体育创新型人才团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不管是在体育人才来源还是年龄或者知识水平等各个方面,体育创新型人才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体育创造型人才可以是国家专门培训的职业队员,但也可以是社会上从事其他工作的热爱体育人士。大家在历届奥运会中可以看到,许多非国家队员也能在某些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中国有些大学体育专业的选修课中增添了太极柔力球,而他的创始人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学老师。他们不可否认被视为体育创新型人才,这就说明体育创新型人才不是体育职业者的专利,而是接纳社会各界人士,这可能与社会风气和个人爱好有关,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相信对于体育的创新观念会越来越深入到更多人的意识中。

从另一方面讲,之所以说体育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主要是指体育活动方式上。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成功的体育教育者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不仅仅依靠一味地锻炼来对学员进行体力上的磨练,他们更重视采取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把体育教育与基本知识、心理培训、课外项目统统融合在课程中,进而促进体育创新型人才的诞生。事实上,从生理哲学上讲,人的肢体活动有一定相通性,特别是在美国的一些球星身上,大家看到他们不但篮球打得好,橄榄球足球等其他体育活动也成就斐然,这就是体育本身蕴含的哲理,不是苦行僧式的训练,而是开放的培养机制。

1.2体育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综合的素质系统

个性与共性的综合。球王贝利曾经说过“任何一个顶尖的球员绝对不敢夸海口说自己为球队得了分,每一次进球都是别的队友在合适时机把球传给了自己”所以对于一个体育人才绝对不是在在个人的拼搏中展现个性,他身上带着的团结精神,其实就是一个体育团队的共性。纵然一个创新型体育人才开创了一个新的体育项目,或者把体育运用扩展到了新的领域,人们仍旧可以看到这项创新上面的普遍性,看出它是从哪个基础得来。因此创新型体育人才作为体育人士,本身他具有一些共性,但是又在共性中脱颖而出,展现了自己的个性,既是共性的完美发展,也是把共性融合到个性中完美地创新,体现了很好的认知、自治以及实践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认知上的基本要求。

文化知识与体育的综合。文化知识是一个工具,它可以增强人对于社会的了解,激发人内心深处对于某一个感兴趣问题的好奇。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让人科学地开展活动。现代体育的发展,不单单对于运动员体质上有了较高的要求,在处理饮食上是否科学,进行训练的时间是否合理等等都对体育人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跟不上这样的要求,自然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本来就有传播文化知识的良好环境,所以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很好的土壤。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体育提倡的是经济体育与文明体育并重,这样文化知识就能培养出体育人才的纪律意识和文明风貌,展现出超出体育本身的一面,所以文化知识与体育的结合已经成为现在体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

独立与交流的综合。前面已经说过体育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和外界进行交流,但那是在外在表现上,其实体育人才对内心素质的培养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中国一些经济体育中,队员普遍面临着比赛次数不多,临场经验不足导致的心理紧张问题。这就需要队员发挥自己的心理作用,创新型体育人才利用自己独立的判断可以衡量与人竞争时的形势,在情况不明时,又要及时与外界进行交流做到知彼知己,战术和战略上都要求创新型人才具备独立与交流的良好组合。

2 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一方面在体育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体育领域,而许多用人单位也对高技能高水平人才特别青睐。这是社会就业的需求。另一面社会大众随着经济富裕,逐渐开始关注身心健康,希望借助日常锻炼达到健身和长寿的目的,这样就拓宽了体育生的就业面,乐观来讲,在全民健身上,社会也面临对专业体育生引导的需求。

然而传统体育专业训练内容进入运动员的领域很容易,可是进入健身领域却非常艰难,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这就需要在原来所学的体育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其变得可以为健身服务,这样才能找到更多的机会。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体育专业也有个性化的需求。高校体育专业生在毕业后和别人一样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现在体育生不在少数,因此在择业就业工作时都有抱有创新精神,这便促使其转化为一种体育创新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汹涌澎湃的社会潮流中为体育专业找到一个生存的定位。

2.2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未来专家型体育教师的培养需要有创新型人才培育目标,当高校体育生进入社会,他们可以成为健身教练,也可以成为社会体育活动家。改变了以往的培育目标,那些把职业停留在传统教师的思维必须改变,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毕业就业上也不会像以前或者其他专业那样窘迫。当体育毕业生走进社会,他们可以利用新理论和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技能需求和意识发展,利用网络教程和数字化经营,更好地进行体育商业化的创造。

第一,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实行导师制。我国体育教育的现状就是放羊式教学,没有重视到体育未来的发展前景,老师对于学生体育训练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导师制建立起来后,就强化了老师的教课意识,督促其尽到教育学生的责任,通过体育训练,组建更好的教学团队。使得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提高学生实际操控能力。

第二,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优化课程体系。将现代的庞大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整合为学校体育与健康学;将传统的运动技能课程和新兴的运动技能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保留传统的,广大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取缔中学生不易开展的技术性、力量性强的项目;推广与开展新兴的运动项目,如:定向越野、网球、桌球等。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加大实践环节,保障知识的宽泛,做到学以致用,用在实处才能收到明显效果。

[1]赵蔚.山东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田象迎.对山东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

[3]王乔君,董莹娟,周奕君.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平台+模块”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69-71,122.

[4]谭黔.浅谈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10):80-81.

[5]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

G807.4

A

2095-2813(2016)08(c)-000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4.004

聂永刚(1977—),男,汉,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体育
人才云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时代国际化航天人才创新型培养路径研究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我们的“体育梦”
毛遂自荐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