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钰渤
(辽宁财贸学院 辽宁兴城 125105)
浅析蛙泳换气技术①
祁钰渤
(辽宁财贸学院 辽宁兴城 125105)
呼吸是蛙泳初学者的一大障碍,在学习初期会出现诸多问题,例如:换气期间失去平衡而身体下沉;吸气末端出现呛水情况等等。初学者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应如何掌握呼吸技术,使蛙泳效率提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着眼于蛙泳动作,就蛙泳呼吸的改进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技巧。
蛙泳 换气技术 初学者 蛙泳呼吸
手部动作是蛙泳换气的关键。相较于自由泳,蛙泳技术动作简单易学。蹬腿动作大部分初学者都知道如何进行,但蹬腿期间的露出水面吸气对他们而言却是难题;部分初学者换气期间身体失衡下沉;部分出现吸气不够、吐气未尽的问题;还有一些前进距离非常短就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
2.1水中闷气
头没入水中练习闷气,保持一段时间后站立,注刚开始练习时需安排陪练。一般闷气越久越佳。如果练习期间赶头部不适,需立即终止练习。水压是导致胸闷的原因。读秒,在陆上学员一但受不了后“啪”一声,用口吸气调呼吸,以学员的秒数打折在水中用。下水后请学员睁开眼睛,不要用力憋气。
2.2水中吐气
在陪练协同下将头没入水中,慢慢通过口/鼻吐气,保持一段时间后站立。水中吐气保持时间越久效果越佳,且需注意吐气,否则易呛到。大部分人更适合以口吸气。
2.3韵律呼吸
有节奏、有韵律地呼吸。技巧与水中吐气相仿:在水中通过口/鼻吐气,出水面时嘴角“啪”一声后,用口吸气。不仅要关注节奏,还需协以双手压水动作。幼儿可能无法触碰池底,因此,韵律呼吸指导极其关键。教练应将呼吸作为换气的首要教学内容。
3.1蛙式呼吸技术常见错误
3.1.1蛙式呼吸不足
虽然在游水过程中云溪将头部露出水面,但有不少的学员没有学会在水中吐气,且吸气不足;还有一些学员在太初水面之后,吸气、呼气同时进行,导致呼吸节奏不正常,不能够顺利进行呼吸。
3.1.2身体动作和呼吸的协调性欠佳
游水期间呼吸与手臂及腿部动作并不同步、闭眼抬头,为明确方向及水位高低中止游动;虽然部分人身体动作比较协调,但未掌握换气技巧,换水期间出现低头闭气、头潜水过低等情况,无法露出水面进行换气。
3.2纠正
在蛙泳完整配合练习期间,两支手臂在实施动作之前,对初学者而言,人体(特别是头部)的位置是极其关键的。在滑行过程中,若身体保持在较高区域,水面和口部相隔近,学员完成呼吸过程中,他的口部易高出水面,因此,在水面上停留时间较长,由此实现吸气。由此能有效稳定初学者心理,吸气更加顺利。与此相反,如果身体所处的位置较低,学员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将其口部露出水面,若此时停留时间短,初学者心理压力加大,吸气动作也无法得以顺利完成。
蛙泳完整配合教学初期,“低频、低速游动,小划臂、滑行滑下动作明显”是此过程特别强调的。所以,滑行期间闭气能够为身体上浮提供帮助,呼气则会导致身体下沉,对吸气动作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1.4.1 气泡量 出舱后 10、20、30、40、60、90 min 时行超声检查,观察流经右心室的气泡量1 min 并计数。根据 Eftedal-Brubakk 评分方法[7]对气泡量评分:未观测到气泡记 0 分;偶尔出现气泡记 1 分;每 4 个心动周期至少出现 1 个气泡记2 分;每个心动周期至少出现 1 个气泡记 3 分;视野中气泡个数为 1/cm2 记 4 分;满屏气泡,无法辨认单个气泡记 5 分。
游泳教学实践表明,蛙泳初学者因为不熟悉水性,难以在水中呼吸,易出现紧张情绪,因此,导致技术动作、肌肉僵硬,对教学、训练的开展造成阻碍。为防止此问题发生,初学者应该先熟悉水性,于岸上掌握呼吸技巧,不适宜在水中学习臀部与腿部的配合动作。在陆上学习蛙泳呼吸动作时,身体需要保持稍微的琐斜,低头,摆平两支手臂的曲轴,埋头抬头反复进行,当抬头时通过嘴巴吸气,当低头闭气之后,使用鼻子、嘴巴缓缓吐气。
4.1有关早吸气
当两支手臂开始划水时,练习者的头、口露出水面,在此期间吐尽所有的气,且迅速深吸气,然后随着伸长的手臂低头闭气。如果两支手臂出现下滑,则慢慢开始呼气。
4.2有关练习方法
在下滑过程中头部抬起,在划水期间进行吸气,当两只手臂伸出时进行呼气,手臂往后收的过程中低头闭气,组织进行陆上蛙式呼吸和肢体协调的配合练习。具体实施过程为:在吸气过程中左下颌露出水面,两支肩部慢慢升起;腿部缓缓地收腿、翻腿,臀部循序渐进地往前伸直,并开始划水、收手、两只手臂往前伸。
掌握水性,个人、小组、集体以拉链的形式以侧向走、走交叉步、后退走、旋转走等的形式行走于肚脐以下的水位,甚至可以是往各方向的跑、跳、转体、跃起、下沉,使身体对水亲密接触,适应水。
上看,国奥队的表现不如上两场比赛,除了上半场常飞亚凭借个人的能力打进一球外,国奥队并没有一些出色的表现,特别是在下半场,国奥队的传球失误率奇高,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还是显得很急躁,在战术上沿用还是长传冲吊的打法。国奥队失去了中场的耐心捣脚与配合,此后就再也没有组织出有效的进攻和反击。最终以2∶3憾负于对手。
3.1国奥队存在的问题
(1)控球。国奥队3场比赛在控球率为中国VS卡塔尔49∶51、中国VS叙利亚46∶54、中国VS伊朗48∶52,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上看,上半场国奥队控球率却是领先对手的,这是因为国奥队在上半场传接球的处理上都显得很流畅,但是到了下半场由于体能的下降和对手逼抢加强,国奥队传接球开始失误连连,很难有效地进行组织进攻和反击,这也导致在对阵卡塔尔和叙利亚比赛中国奥队先胜一球而后却输掉了比赛。纵观3场比赛国奥队中场永远是个薄弱环节,在进攻上国奥队在中场停留的时间短,特别是在局面不利情况下,国国奥队就只会一味死守,抢断后采用的也是一脚长传到前场,失去了中场的利用。在防守上,国奥队在中场逼夹围抢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对手总是能容易的通过中场实施有威胁的进攻。
(2)射门的次数。在3场比赛中的双方的射门次数为中国VS卡塔尔8∶11、中国VS叙利亚9∶18、中国VS伊朗5∶17,国奥队在的打门次数上是远低于对手,在足球获胜公式一书中指出一支球队在射门次数在10次以上是很难输掉比赛的,而对手平均是国奥队的2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奥队的组织进攻能力是非常差的,国奥队在比赛中技战术沿用的还是面对东南亚小个阵容打法,利用身高和力量来获取优势,而一旦面临身强体壮的西亚球队时国奥队的优势全无,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灵活。
3.2建议
(1)教练员在比赛前应力求收集多方面的情报,包括竞赛对手当前阶段的技战术特点以及优劣势、训练状况以及各个位置运动员特点,比赛环境,裁判员执法特征等,制定出最佳的备战方案。
(2)在备战过程中应加强对国奥队员们心理和智能训练,提高国奥队们在比赛中把握情绪的控制能力,同时在技战术的应用上应该从实战出发,注重体能的分配,找出一条适合自身打法的一套技战术。
[1](英)查理·休斯.足球获胜公式[M].杨一民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47-274.
[2]曹志佩,李双喜.对国奥队在第25届奥运会亚洲区足球决赛中射门及传接球技术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2(4):7-10.
[3]邵化谦.国足出战亚洲杯历史回顾[J].体育博览,2007(9):29.
[4]周继明.中国队十年内没戏?[N].中国体育报,2016-01-26(5).
G861.13
A
2095-2813(2016)04(a)-015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0.158
①祁钰渤(1987,6—),男,汉,辽宁省阜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