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化与大数据制定医改方案
■ 公立医院三大核心指标应为质量、效率和公益性,并以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数据的重要应用领域是监管和评估,评估关键在于明确评估对象的工作目标,并将目标转化为可测量指标。”
公立医院改革到今天,最缺位的还是政府。政府一开始缺位,主要是在资源上,现在最缺位的是管理理念、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近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八届“健康中国西湖论坛”上,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对合理使用大数据支持医改作出详细解读。
医疗数据爆发。以上海市为例,上海数年前开始建设健康信息网工程,现由一个政务外网下的卫生信息网,市中心、医联、17个区中心构成了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数据库。截至2016年1月,市级平台共采集约8亿份门急诊诊疗病历,约625万份住院病历,各类明细数据累计超过200亿条,数据总量达10T级,增幅1600万/天、1T/年。另外,截至2015年11月,全国有1238家三级医院建立了信息库进行诊疗信息和费用查询。但各方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应用仍不见章法。
医疗大数据如何塑造医改路径。许速认为,行政决策必须建立在经过严格检验的数据基础上。具体来说,要用大数据建立分析标准、评价体系、管理机制,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决策和公立医院运行模式。公立医院的产出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应以卫生信息化为基础,建立以公益性和效率为核心的机制。公立医院的产出应主要是病种,并通过大数据研究病种和寄主的关系,病种和资源的关系,资源和医务人员的效率、符合的关系,建立标准是上海医改的核心。
大数据医改的首次全国试验。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用统一量表,从9个维度、52个指标,对医院、医患双方的工作效果进行了评估。在挂号方面,65.7%的患者为窗口挂号,20.1%为网络预约,“后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前者”。患者最希望的门诊改善是缩短候诊时间,而住院最需要改善的是伙食。据此该团队认为,公立医院三大核心指标应为质量、效率和公益性,并以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成为国内高校教育教学的必备内容,而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在这方面,山东省日前出台相关意见,正式启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山东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加快推进学分制改革。到2020年前,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和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