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宁
经典重读:《左传》表达的古代智慧(一)
◎吴先宁
这个题目是由三个关键词“《左传》”、“表达”、“古代智慧”所组成,那么,我们谈论这个题目所示的话题就是谈论这三个关键词。
1,于是,首先要问《左传》是一部什么书?回答这个问题可以非常简单,也可以特别复杂。也许,这就是一部名著之所以成为一部名著、特别是一部古代名著的特有的现象,不复杂就不是名著了。而且,智慧往往蕴藏在可简可繁、能简能繁这样的特性之中。
最简单地说,《左传》是我国最早一部史学著作,记载了东周前期上起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迄公元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共254年中春秋各国的历史,作者是左丘明,他与孔子差不多同时代。
稍微复杂一点说,《左传》是一部以《春秋》为纲的编年史。相传孔子作了《春秋》,《春秋》是按年编排的鲁国的国史,非常简略,具有大纲性质。左丘明依照《春秋》的编年在内容上加以丰富,所涉史实,除了鲁国以外,还包括了春秋时期其他各国,除了政治以外,还包括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由此成为研究我国先秦历史极有价值的文献。当代学者李学勤先生甚至说,“《左传》是我们建立古史系统的一个主要依据。”
更复杂地说,《左传》是一部“传”《春秋》“经”的儒家著述。汉代的儒生认为,《春秋》是孔子所做,所以是“经”,对“经”的解释是“传”。所以《左传》又叫《春秋左氏传》,是着重从史实方面对经书《春秋》所做的解释,另外还有两部书着重从义理方面对《春秋》做了解释,分别叫《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三部书合起来统称“春秋三传”。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左传》是对《春秋》的解释,那为什么《左传》所记的时间比《春秋》多出13年,难道《左传》真的是“传”《春秋》的儒家著述吗?而且《左传》作者是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吗?那《左传》怎么能记载“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历史呢?孔子卒于公元前479年,三家分晋的史实发生在公元前403年,距孔子去世已经77年,田氏代齐发生在公元前386年,距孔子去世94年。左丘明真的与孔子同时代,他去世的时间跟孔子也应该差不太多,怎么可能记载近百年以后后代的历史,难道他能预见到身后发生的事吗?而且,按照这个思路追问,《春秋》还记载了孔子的卒年,那就更奇怪了,如果《春秋》是孔子所作,难道他还能预见到自己去世的日子,预先写到书里去吗?……不能再追问了,越追越复杂,越追疑点越多,还是留给专家去研究吧,好在越是有专家作专门的研究,书就越是名著。我们只要了解,《左传》是中国最早的编年史,它与相传为孔子所编撰的《春秋》有经与传的关系,也可以了。
2,现在说到“表达”这个词。这真是一个特别常见特别普通,但细究又特别复杂的词。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表达,但要说到对“表达”本身有多少了解,能不能表达好,就很难说了。要说简单,比如老师问,一加一等于几?你表达得清楚点!小学生回答说:“等于二”。这个表达是准确清楚的,没有问题。但如果问一个正自以为在陈述一个事实的人:你说的事实,是客观事实、心理事实、还是制度事实,表达得清楚点!要回答这个问题,要表达清楚,就很困难了,涉及到对“客观事实”等概念的理解,不理解这些概念,就会茫无所知,不知如何继续表达。这是涉及具体内容的,包含着具体的知识问题,还不是纯粹的表达问题。但如果问:“奔跑的马踢死了一条路边的狗”,“路边一条狗被奔跑的马踢死了”,两种表达有何不同,各说明了什么情况?这就涉及纯粹的表达问题了。马、狗、马踢死了狗,事实的要素就这些,但不同的表达,含义和重点都不同。“奔跑的马踢死了一条路边的狗”,表达者的重点在马,马怎么样?它奔跑中踢死了一条狗。“路边一条狗被奔跑的马踢死了”,表达者的重点在狗,狗怎么样?它死了,是被一匹奔跑的马踢死的。这个关于表达的例子,是北宋大文学家、大历史学家欧阳修在写作《新五代史》的时候讨论的,认为区别清楚这些不同的表达,是写好历史的重要问题。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做着各种表达,似乎也没有问题,但一当涉及较为复杂的知识和较为微妙的事情,如何表达就很重要了。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和尚叫刘勰,他写了一部叫《文心雕龙》的著名的书,他在书里甚至提出,表达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方式,日月星辰是天的表达,山川流水是地的表达,斑纹色彩是虎豹龙蛇的表达,没有表达就没有天地万物。他的主张听起来玄乎,但确是很深刻的。
人的各种表情姿势都是表达,但最重要的表达是语言,好的语言能把复杂的事情表达得曲折入微,清晰准确,而且还具体生动;不好的语言就是简单的事情也表达不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是好的语言不是很容易产生的,特别是那种划时代的作品,它是一种天才的创造,一种巨大的贡献,对历史文化、人的思维,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左传》的表达,就是做出了这样的贡献、产生了这样的影响的一个伟大实例。
我们可以从小的例子说起。
比如“东道主”这个说法。我们常听人说,希望多来走走,我一定做好东道主。又看到餐馆里两个人抢着埋单,其中一人说,今天是我做东,你就不要争了,这是“东道主”的简略说法。而“东道主”这个词就首先出现在《左传》。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当时秦国攻打郑国,郑国快要支撑不住了。郑国的大臣烛之武晚上翻过城墙去见秦国的国君,劝他退兵,说了这番话。意思是你舍弃郑国不去灭它,郑国在秦国东面,以后你路过郑国,郑国殷勤接待你,做好你东边道上的主人,不比灭了它强吗。秦君听从了劝说就退了兵。而“东道主”这个说法就由此千年流传,给无数代中国人提供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委婉谦逊的表达。
再比如“一问三不知”。现在也经常听到有人在责备孩子:你一问三不知!但如果追问,不知道三个什么?恐怕他也答不上。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当时晋国攻打郑国,齐国派了陈成子率部救援。陈成子的部队纪律严整,上下一心,晋国的将领就怕了,通过齐国内部的人名叫中行文子,去见陈成子,故意夸张晋国的兵力,希望陈成子退兵,被陈成子所怒斥。中行文子非常羞愧,说了上面这番话。意思是他自己根本不懂得陈成子带兵救郑的初衷(始)、过程(衷)、最终的决心(终),就贸然去当说客,不是很傻吗?所以,“三不知”的原意,指的是事情的开始、过程,以及将产生的结果。不知道这三个要素就贸然去做一件事,失败不是必然的吗?
上面所举是最简单的例子,但也可稍微感觉到一点《左传》在表达上的开创性成就和贡献。用学术一点的话来说,《左传》作为我国最早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是一部以修辞见长的史学著作。所谓“以修辞见长”,就是它在“表达”上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体现在史料的剪裁、事件的叙述、人物的描写、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它“以修辞见长”,也就是说它的表达十分精彩,以至于有人说它是“情韵并美,文采耀世”,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它叙述了我国春秋时期共254年各国的历史,其中集中表达了这个时代的智慧,同时这个表达本身,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
3,这就要具体说到题目上“智慧”两字。到底什么是智慧?如果我们试着百度一下,跳出来的是:“智慧:它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这真是“你不说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了”的节奏。
或许,最简单的办法,是把“智慧”与“聪明”联系起来、放在一起来看。也许可以这样说,智慧是关于“是什么不是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等根本性的问题的判断能力,而聪明是关于“如何做”的浅层次上的操作能力。所以,智慧往往跟“大”联在一起,我们常说“大智慧”;而聪明往往跟“小”联在一起,我们常说“小聪明”。这样理解“智慧”,看来最为简明。
《左传》表达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时期,大量关于宇宙、人类、人生、社会、历史;政治、战争、道德等方面的古代智慧,值得我们在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时时回头去看,去吸取教训和营养,作为我们中华文明继续前进的借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回顾历史、瞻望未来的具体涵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