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颖
(长安大学文传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4)
当代大学生孤独困境的心理机制探索
——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李潇颖
(长安大学文传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4)
我国不断扩大招生数量,首先使得大学生群体逐渐壮大,校园事件频发;其次大学生由于身处全新的环境与状态下,孤独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弗洛姆作为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全面分析了现代人的异化的心理机制或性格结构,本文试图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分析大学生目前产生孤独的哲学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帮助大学生们走向积极孤独,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
弗洛姆;逃避自由;孤独;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即出生在1990年以后的学生群体。由于在“90后”所生活与成长的20年中,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给“90后”大学生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地球村的形成,使得大学生们在个体化进程中不断的迷失了自我,使他们在获得自由的同时感到无比的孤独与彷徨。毋庸置疑,在整个弗洛姆的思想体系中,有一对核心概念即“自由”与“孤独”,本文以弗洛姆的自由与孤独理论,分析当代大学生孤独背后的根源以及走向积极孤独的有效图途径,帮助大学生群体建立健全的心理机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资源。
《逃避自由》是弗洛姆的代表作之一,他同马尔库塞一样,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相结合,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书中,他分析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从人的生存的内在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矛盾关联入手,把对人的存在的人本学思考同对人的内在的心理机制或精神结构的分析结合起来。[11]
弗洛姆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展开人的生存的基本矛盾。他认为,一方面,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统一性,但是,另一方面,人的生存的展开过程又是不断超越自然的过程,这表现为人的个体化进程。[1]从弗洛姆的观点来看,他认为自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自由的不断获得促进了单个个体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增强;另一方面,自由使人摆脱了与社会和自然的原始纽带,使个体饱尝空前的孤独、彷徨和不知所措,弗洛称之为“自由的负重”。
1.1 个体化及其双重后果
人的个体化进程是人类不断进化、走向进步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决定的。所谓个体化进程,就是指人类超越自然的进程。弗洛姆将个体化进程分为:个体意义上的个体化进程与群体意义上的个体化进程,但无论是在个体意义上还是在群体意义上,虽然人们都在不断的获得自由,摆脱了自然对人的束缚以及原始社会对人的固有等级的控制;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在不断获得自由的个体化进程中也承受着自由所带来的后果——无尽的孤独,丧失了人与自然的天然纽带,以及社会给人类提供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这就导致了自由与孤独并存的双重性后果,即人类生存的内在冲突和矛盾。
具体来说,首先,人类最开始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物我不分、万物无异的自在世界。后来由于人们开始产生意识,开始思考,慢慢形成了自我的思想和文化,从而与自然开始走向分离,但是这种分离仍然没有促进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后来经过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才使得这种与自然分离的过程,也就是“个人化”的过程达到了顶峰。其次,在个体意义上,每个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即由儿童成长为独立的青年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个体化进程。在他们还是幼儿的时候,完全依赖于父母和家庭的照顾与呵护才能够生存,虽然没有任何的自由可言,但是也不会有孤独感产生,无论是父母、家人还是小伙伴们都给了他们足够的安全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年龄在不断的增长,到了大学的时候,一方面由于他们接受了长时间、高水平的教育,体验了充分的自由和独立,个体化效果最为明显;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人群是“90后”,他们的父母由于大都响应国家1979年出台的独生子女政策,所以大多数“90后”,即当代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全家人的生活重心,独自享受父母的爱,使其从小就自我意识鲜明,个性突出,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给孤独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因素。在群体意义上,“90后”离开家人或旧朋友去新的城市上大学时,会获得之前从未有过的自由。一方面,父母家人不在身边,无人直接管理其生活起居,个人的时间安排全凭自觉;另一方面,大学的教学风格不是一对多的以老师为主的强制性学习模式,课程安排松散随意,课程选择更加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意愿,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主创性,而且还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课余时间,这使他们更加自由,但也导致他们丧失了原先班级生活鲜明的整体安全感与个人归属感,对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能力要求高。骤然变化教学模式,使大部分学生得花较长的时间进行调整与适应,在这期间会使他们的孤独感倍增,从而表现出对现实自由的不满与逃避。
因此,弗洛姆断言“我们看到,人类日渐获得自由的过程,与个人生长的过程,有着相似的辩证性质。一方面,这是日益增长力量与统一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日益个人化的过程,却意味着日渐的孤独和不安全。”[12]
1.2 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生成
弗洛姆认为,人们没有办法只获得自由而摆脱孤独,没有办法改变个体化进程的顺时性,它是不可逆的,是我们必须所要面对的,这也是个体化进程的双重后果即“自由”与“孤独”不可避免的原因之一。正如弗洛姆自己所言,人的命运“是悲剧性的: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要超越自然”[2],也就是说人类每向前推进发展一步,就会多一份孤独感,每多获得一份自由,就会丧失一部分安全感,并且由于历史的不可逆性与个体化进程的顺时性,这种情况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正是因为要面对这样的困境,人们普遍选择了逃避自由的行为,慢慢地就会发展成逃避自由的心理趋向,从一种无意识、被动的心理转变为一种有意识、主动的甚至是自觉自发的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这不仅会消解弱化人的主体性,还会给集权统治,强权专职提供生存的基础。
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主要分析了三种典型的逃避自由的表现形式,其中,前两种(受虐狂和虐待狂、破坏性和攻击性)都属于极端的、极具破坏性的逃避方式,而最后一种(舍己的自动适应)顺势与随俗则是温和的逃避自由方式。相比较而言,在当代的大学生中,存在有两种典型的逃避自由的表现形式。
2.1 御宅族群体
弗洛姆提及的顺势与随俗现象,当代大学生中御宅族群体的出现与之相对应,所谓御宅族,就是宅男宅女群体的统称,一般大众对于作形容词或动词的“宅”通常理解为足不出户,进而所说的“宅男宅女”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所指范围广泛,较为普遍的判断标准仅为长期足不出户,与人面对面交往较少、看似生活圈狭小,或没有工作在家待业,亦或有工作但在工作之余很少外出,以及一些居家就业者。[3]当代大学生的自由和孤独是成正相关关系,同时增加。
宅男宅女现象在当代大学生当中非常普遍,并且呈现上升的趋势。首先,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网络技术教育,有良好的网络操作实践能力,乐于从事网络活动。其次,他们所生活的年代,传媒业发达,不断出现新兴的网络共享技术及实时上网工具。
近几年来,Wi-Fi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校园乃至家庭,使他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链接Wi-Fi以获取网络资源与信息,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且在短时间内与现实世界不断分化,在不知不觉中消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使其在获得网络自由的同时丧失部分社交能力,呈现出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其次,他们能够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工具来替代正常情况下的面对面社交需要。根据百度指数统计,在类KIK应用软件使用人群当中,……其中以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为主流,大专及高中学历人群次之。[4]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中,虽然能够摆脱他人以及社会的控制,获得充分的自由,但是这也充分表现出他们排解自身孤独的需要,一旦掌握不好度,就会形成网瘾、网络暴力等孤独作祟的心理疾病。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们在享受物质世界给自身带来的快感,其实是一种新枷锁的束缚,“原始的束缚还能给他一种安全感”,而这种逃避自由到网络中,不但不能使他们“复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仅能帮助他忘记他是独立的个体,他牺牲了他人个的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因为他人受不了孤独的滋味,他宁愿失去自我”[5],再度投入到一种网络世界的新枷锁中。
2.2 校园暴力事件
与弗洛姆所提及的极权主义心理机制表现形式相对应的是:大学中频发的校园暴力现象。对于校园暴力还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的概念,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发生在校园及其附近的以学校教师或学生为施暴对象的恃强凌弱的暴力行为”。[6]校园暴力事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学生们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不良的社会氛围,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近些年来此类事件频发,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小觑的重要问题之一。
2012年,在北京医院南校区教学楼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崔某被利器砍死,起因仅是之前与一名男生追求同一女生。[7]同年,在位于上海某职业技术学校的男生宿舍4楼,行凶的犯罪嫌疑人杨某与死者韩某,二人性格内向,平日交往密切,同属一院系同住一宿舍,但因为日常琐事就大打出手,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此类事件层出不穷、比比皆是,分析上述两个案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还不成熟,对于感情事件的处理缺乏经验,尤其面对拒绝与挫败时,由于从小备受家人的呵护,不善于独自处理困难,面对心理落差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再加之所处青春期,进一步促使他们采取极端的处理方式。(2)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当代大学生在获得充分自由的同时,承受着强烈的压力,在生活、就业、择偶等方面,要面对来自社会与家庭更高的要求,因此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排斥与他人面对面地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过多的依靠电子设备进行沟通,不断压抑自己的孤独,形成自闭与抑郁等心理问题,当孤独感增加到一定的程度而没有得到恰当的排解时,就容易产生校园暴力。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发现,如何面对孤独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弗洛姆认为,虽然个体化进程不可避免地给人的存在带来自由与孤独并存的生存境遇,但是,人并不是命定的要走逃避自由的道路,人面前总存在着选择的空间”,[8]他提出了“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
3.1 爱
在论述“积极的自由状态”时,他首先强调的就是爱。他指出,“爱不是把自己融化在另外一个人之中,也不是占有他人,而是在保留自己的个性和肯定他人的独立性的前提下‘把自己和他人合为一体’”。[9]
唯有爱,才能保证在人类不断获得自由与个性的同时,不会陷入无尽的孤独与不安中。因此,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孤独时,不应该选择盲目的孤独,或者逃避自由以陷入新的孤独感中,而应该充分发挥弗洛姆所提及的“爱”的作用。弗洛姆给爱进行了这样的界定:“爱是指热烈地肯定他人的本质,积极地建立与他人的联系,是指在双方保持独立和完整性的基础上的相互结合”。[10]
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们,一方面要保有爱心,充分肯定自我的创造性与个性,激发自我潜能,促进个体捍卫自我的存在。另一方面要有积极地心态和强烈的意愿,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告诫大学生们不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不应该把自身的精力过多地投入在物欲的满足上,避免上述御宅族的出现,培养积极乐观、热情豁达、具有团队精神的充满爱的性格。
在《爱的评价》一书中,弗洛姆将爱分成了五种,分别是胞爱、母爱、性爱、自爱与对上帝的爱。在当代大学生面对孤独时,要强调的就是自爱与胞爱的结合。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自爱并不是自私,它与自私相对立,与爱他人相统一,因为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自爱的能力,才能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拥有良好的心态、提升自我的个人修养、形成个人魅力、健全人格。
3.2 积极孤独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当中,孤独大多是在负面的、消极的意义上使用,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观念的转变,孤独的积极层面不断的被人们所意识到。在调查大学生对孤独态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大部分的孤独主体认为,孤独是一种正常现象,他们不但不会排斥孤独,而且还认为这种孤独感会使他们摆脱狭隘的人际关系,从而勇敢面对、支配,甚至坚守自己的生活学习状态。我们将这种状态可以称之为“积极孤独”。
在这里,“积极孤独”强调的是孤独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认同的诉求,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从这句话我们就能看出孤独是每一个成功人士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在大学校园的这个氛围内,需要大学生们能够悦纳自身的孤独,并且不断升华孤独,充分发挥自我的创造性,不但可以在心理上健全人格和矫正认知,而且能够产生群体影响效果,有效遏制当下的学术抄袭、考试作弊、沉溺于物质享乐等现象,捍卫校园的“象牙塔”精神。
用弗洛姆所说的“爱”与本文所提出的“积极孤独”,在目前这个市场化、世俗化、物质化的社会中,不仅能够保证大学生们获得自由,而且还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接受孤独、升华孤独,从而以群体的力量促进全社会的和谐统一,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结语
当代大学生的孤独程度一直居高不下,孤独的消极影响甚是广泛。本文以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为出发点,通过对其“自由”与“孤独”理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等的分析,阐述当代大学生孤独现状的哲学根源,并根据弗洛姆所论述的三种逃避自由的表现形式,阐明当代大学生孤独的主要表现,最后提出积极孤独的方法,强调孤独在对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塑造方面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要面对现实,尊重孤独、完成孤独、以至于升华孤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为整个社会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富有创造的良好氛围。
[1] [11]衣俊卿等.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8):278
[2] E 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10
[3] 百度百科.宅男[EB/OL]百度中文网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9giFZGWi1X96zEc1HF2Zc VnqEJZAPCifCYNxNyw0HUvm8ip2THqKxoy5zDqCJWDjn1cFT87r5EBzBx SmATZreI13RKCptkQOLpwrdbEkRR3
[4] 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2012:163(5)
[5] E 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85
[6] 姚建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青少年研究.2008(4)
[7] 案例分析:大学校园里的暴力[EB/OL]寻医问药网http://3g.xywy.com/xl/djzf/201205/22-727980.html
[8] [9]衣俊卿等.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8):288
[10] 弗洛姆.爱的艺术[M].孙依依.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
[12] 衣俊卿等.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8):280
李潇颖(1991.11-),汉族,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研究。
G444
A
1672-5832(2016)09-00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