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调查表明,企业不仅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更在乎员工是否具备职业基本素质。职业基本素质的养成,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目前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现状,需从课程设置、日常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育人等方面入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可持续发展;养成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3-0068-04
职业基本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高职学生能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胜,还直接决定了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否取得成就,能否获得社会的认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职业基本素质,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为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基本素质的内涵
职业基本素质源于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含 4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前3项是职业素质的根基,谓之职业基本素质,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1]。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他人相处时的沟通技巧、人际交往能力,对待工作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团队中与他人的团结协作,遇到困难时的意志品质等,都属于职业基本素质。这对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二、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现状
笔者对吉林省部分高职在校生及企业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职业基本素质有待提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决心大,行动少,做事缺乏毅力,缺少吃苦耐劳精神;部分高职毕业生自控能力弱,组织纪律意识不强;习惯做安排好的工作,做事主动性不强,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愿意展现个性,缺少团队协作意识;遇事容易从自我出发,缺少大局观;步入工作岗位后无法尽快适应企业环境,与其他员工不能有效沟通,很难融入团队中,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弱等。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社会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
三、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养成路径
(一)在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
1.完善课程体系,增设与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直接相关的课程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企业需求,往往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非专业素质即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关于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较少。很多学校把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思政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当中,缺乏与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直接相关的课程。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完善课程体系,增设与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直接相关的课程,如《职业观与职业基本素养》《沟通与演讲》《职业道德训导》《人际关系学》等。同时,还可以开设有关责任意识、面试技巧、个人形象设计、人生规划等方面的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互动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基本素质。
2.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职业基本素质养成中的主阵地作用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课程性质、学科特点,不仅在将学生塑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职业人的打造方面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讲授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使学生充分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只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吃苦耐劳,注重团队协作,有大局意识和大局观,才能得到用人单位及同事的认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其次,改革和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中,增加课堂新闻播报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课堂新闻播报中,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以一周新闻热点为内容,自编自导自演,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课外实践环节中,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给定的主题,进行采访或调研,制作成微电影、广告设计宣传板、手抄报等作品。这两个环节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准备和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获取和筛选信息,如何与他人协调和沟通,如何与同组成员团结协作,同时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最后,在课程考核方面,注重学生职业基本素质方面的考核,对于积极参加讨论、发言的学生及在新闻播报和课外实践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加分鼓励,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我。
3.将职业基本素质养成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
目前,在高职教育中还存在思想误区,认为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是人文类课程的任务,专业课教学只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整个专业课的教学中,没有很好地渗透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的内容,使技能与基本素质相分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传授技能,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不道德的。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要把是否养成行业所要求的职业基本素质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技能与素养并重。如在化工专业或消防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安全操作、安全生产,使之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同时,还应渗透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从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职业基本素质。如会计专业要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教育学生讲究诚信,不做假账。在专业课的实习和实训中,教师应该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和方法对学生严格管理,包括出勤、服装、操作程序等方面,让学生注重细节,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另外,专业课教师还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如采用项目化教学、分组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讨论、设计、管理,有利于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养成。
4.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学生职业基本素质
良好的课堂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养成。如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服装、语言、行为不得体时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告知学生如何把握好分寸,使其明白一个成熟的职业人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应该有适当的表现,不可任性而为,进而唤醒学生的角色意识。高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勤检查、勤督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校企文化融合,打造有效拓展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校园文化
1.创建具有职业特点的物质文化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普通高等院校是不同的,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突显自身的特色,体现出职业性。在校园硬件设施的设计和布置上,要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从而营造良好的职业人文氛围。如在教学楼、实训楼的走廊墙壁上悬挂优秀企业名人照片及相关介绍,张贴优秀企业的发展理念;在班级教室的布置中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展现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就业方向及适合岗位;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在实训基地内展示企业的管理理念、用人标准等;各教学楼、实训楼以优秀企业家或校友的名字命名;实训室模拟车间建成敞开式,张贴安全标语、注意事项、操作规范,设置记分栏、曝光版等,营造逼真的生产环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按照企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建立与企业管理制度接轨的制度文化
校企文化融合中,制度文化的融合是保障。在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将企业制度文化引进来,实现与企业制度文化的接轨。一是在日常管理中借鉴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做到“严”字当头。如在出勤考核方面,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学习企业的做法,进行“打卡”、“按指纹”,出勤情况与学习成绩和操行分密切挂钩,要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在请假手续方面,参照企业批准流程严格执行,并且假条不允许任意涂改,若有笔误必须有相关责任人签字盖章;宿舍管理方面严禁使用违章电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二是在实习和实训中实行“准企业管理”。实习实训期间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佩戴工卡,不准迟到、早退、旷工、玩手机、打闹、溜号,对违纪者进行严惩。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感受到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学生养成诚信、守时、遵纪的良好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
3.打造与企业精神相融合的精神文化
精神层面的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核心。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与企业优秀的精神文化相融合,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将其有机融入到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当中,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第一,邀请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到学校开展讲座,介绍企业的用人标准及行业、职业的发展趋势,宣传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加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实践,同时使学生明确就业形势,从而能够正确进行自我定位。还可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进行经验交流,让他们谈一谈真实的企业生活及工作中的切身体会,给在校生提出一些建议。第二,认真消化吸收企业的优秀价值理念。企业提倡安全第一、爱岗敬业,推崇凝心聚力、团结协作,注重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等,高职院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要认真消化和吸收这些价值理念,把企业这些优秀的价值理念有机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使企业精神和校园精神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坚持实践育人,促进职业基本素质的养成
1.在顶岗实习中加强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
顶岗实习工作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次职前锻炼,起承接作用,也是国家教育部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要求,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载体,对促进学生就业有积极作用[3]。同时,顶岗实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机会。因此,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一定要加强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学校要配备相关指导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学生最初步入顶岗实习的岗位时会有很多不适应,感觉工作很辛苦,倒班的时间差调整不过来,企业管理严苛约束较多等。该时期指导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在顶岗实习中要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到社会上去实践,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会给定不同的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会逐渐学会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或难题,积极进行协调与沟通,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志愿服务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形式。在志愿服务中,学生不仅提高了之前提到的诸多能力和素质,更强化了学生的爱心、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应如何做人和做事。
3.开展与职业基本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类社团活动和竞赛
社团活动和各类竞赛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应精心组织策划与职业基本素质养成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竞赛,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重要载体。如带有公益性质的环保社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青年志愿者社团,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互联网+社团,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音乐社团,通过组织大合唱等文艺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心理协会,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篮球赛、小品大赛等,不仅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心理素质,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勇于拼搏。总之,社团活动和各类竞赛使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落实全员育人理念,形成培养合力
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需要全员的努力。上到校级领导,下到普通工作人员都应担当培养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大任。全校教职员工要以身作则,让学生直接、真切地从教职员工的行为表现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职业基本素质,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基本素质。学校各级领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敬业精神;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优秀的教学能力,与同事、学生的和谐相处;机关、后勤保障部门、图书馆等工作人员的热情态度和周到服务;全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较高的办事效率等。都可以使学生耳濡目染,都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在这样的大环境熏陶下,学生也会自觉养成职业基本素质。当然,除了学校方面的全员努力外,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在以身作则的同时,也需要转变观念,不能只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素质、诚信意识等职业基本素质,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和班主任教师沟通,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也应加强自我修养意识。高职学生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学生是学校的主体,高职院校应充分尊重学生,坚持教育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提高职业素质,让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化为一个主动的自我教育者[4]。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养成研究”,编号:13KY16,主持人:解静)
参 考 文 献
[1]陈杰,彭淑贞.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养成教育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72-75.
[2]赵后起.高职思政课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探析[J].学理论,2013(24):313-314.
[3]薛骞,刘宗盛,赵建红.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方式[J].甘肃科技纵横,2014(1):76-77.
[4]方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J].现代教育管理,2013(9):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