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何平,高志英,韩剑,谭哲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综合业务接入区微格化应用
林何平,高志英,韩剑,谭哲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针对综合业务接入区出现的新需求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微格化的规划方法,为传送网建设、维护和管理提供新的措施和思路。
综合业务接入区;微格化;场景划分;规划方法
某运营商已经全面推行全业务的运营,截至目前已形成三大主要用户群体:个人移动用户、家庭用户和政企用户。这3种用户有着不同的业务需求,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用户及业务需求
为传送这些业务,传送网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面对各种业务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综合承载,如无线的宏站、室分、WLAN等,有线宽带的小区、楼宇等;二是在同一物理地点实现融合承载,如同时承载语音、视频等。
为解决上述两大问题,某运营商以“一张光缆网、多种接入网”进行有线接入网建设,即依托综合业务接入区,采用不同的接入技术PTN、PON等实现对多种业务的承载。
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划分主要依据行政区域、自然区划、路网结构和客户分布,以路网、水流等障碍物将城区、郊区县、发达乡镇等业务密集区划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完成区域内所有业务的汇聚和收敛功能,实现对业务高效、低成本的融合承载。
早期的集团客户及家宽接入业务量较少,资源管理简单,通过简单的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即可满足业务接入需求,但随着全业务的迅猛发展,家宽、中小政企客户接入数量急剧增加,对有线接入网的建设、维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基础资源建设要具有前瞻性:能根据市场部门未来的发展需求,提前规划和建设基础资源,快速响应市场,尽快产生投资效益。
(2)资源管理趋于精细化:现网资源清楚、明晰,区域内各种业务的基础资源需求能做出准确测算,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3)业务归属明确化:区域内的所有用户都应该有明确的一、二级光交、汇聚(接入)服务区归属,方便后续用户业务的快速接入和维护管理。
(4)资源优化和评估:为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需求,需建立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可及时查询基础资源情况,并根据需求对基础资源进行优化和支撑能力评估。
目前的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方法没有考虑到用户类型和用户分布密度,对于基础资源的规划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有先天不足,综合业务接入区面积相对较大,存在业务归属模糊的现象,基础资源统计上也存在困难。
为适应快速业务发展需求,积极响应市场拓展,提升基础资源维护和管理能力,亟需按目标客户细化综合业务接入区,并统筹考虑基站池、宽带池、集客接入池的接入需求,实现基础资源与市场发展相协同,充分利用一张光缆网的基础资源,提升承载网络效益。
为更好适应业务发展,在已规划建设的综合业务接入区基础上,继续根据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光交箱、基站、集团客户、家庭宽带等业务分布情况,将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为更小的网格管理单元,即为“微格”,其覆盖半径一般为100~300 m。微格是全业务基础网络规划的最小区块单元,也是用户业务需求的来源,是网络基础资源需求测算的依据。微格在规划区域内无缝覆盖,实现各种业务的接入,包含无线、集客、家客等多种业务形态 ,一般每一个业态类型区域划分为一个微格。
3.1 场景划分
根据某运营商业务开展情况和实际需求,一般将微格场景划分为7大场景,如图1所示。
(1)住宅小区:封闭小区,可以结合小区周边道路、街道,按照小区用户规模定义成一个或多个微格;没有围墙的开放小区可按管道路由、光缆交接箱的覆盖范围划分为一个微格(一般400户以下、覆盖半径200~500 m以内);住宅小区的沿街客户可纳入住宅小区用户内进行统一规划。
(2) 重点乡镇:一般情况下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微格的划分,以山川、道路为边界;对较发达行政村包含有多个自然村的区域,可结合地形分布适当划分多个微格。
图1 微格化示意图
(3)大专院校:原则上每个大专院校为一个独立的微格。对于特大型大专院校,也可适当按照功能区块划分为若干个微格。
(4)商务楼宇:高层商务楼宇一般单独为一个微格,对一些混合在住宅小区的多层商务楼宇可划分到小区微格内。
(5)政企用户:有独立界限或界限比较明显的单个独门独户政企用户划为一个微格,对一些设在楼宇内部的政企用户可纳入楼宇微格。
(6)聚类市场:以每个聚类市场为一个独立的微格;对特大型的聚类市场,可结合周边道路、街道,按照市场用户规模定义为多个微格。
(7)待建空地:暂时以道路河流为边界划分为一个微格,今后可视区域建设情况进行分拆或合并。
3.2 微格化规划流程
在对综合业务接入区进行微格化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各微格内家庭宽带、集团客户、宏站、室分、WLAN等业务的需求及接入模式,按照“从下向上、先点后线”的顺序,逐步完成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微格化规划,微格化规划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微格化规划流程示意图
(1)从下往上,是指网络层次由低到高逐级推进,形成成片无缝覆盖的网格结构。
(2)先点后线,是指先规划各级分纤点,再规划光缆联络各个光分纤点,以点带面。
3.2.1 微格划分
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划分各微格单元,精细化末端接入需求。按综合业务接入区逐一进行住宅小区、集团客户和基站业务梳理,同时考虑后期C-RAN纤芯需求,统筹各种业务发展,建立“宽带池、集客池、室分池”,做好“池化”工作与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方案的对接,实现基础资源建设与市场发展的协同。
3.2.2 分纤点规划
分纤点(室外光交接箱/室内ODF架)的部署直接影响整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光缆网的结构、容量和调度等,原则上一级分纤点一次部署到位,二级分纤点按需部署的原则进行建设。
根据不同微格的业务特征,综合考虑家庭宽带业务、集客专线业务、无线接入业务合理配置接入层纤芯资源,根据不同业务收敛比合理选择上联光缆纤芯,确定二级分纤点位置及容量。二级分纤点可收敛多个微格区业务,每个微格归属于固定的二级分纤点、一级分纤点、综合业务接入点、汇聚节点。缩短目标客户接入距离,快速接入业务点,密集城区控制在150 m以内,并应尽可能将一级分纤点设置在业务接入点的街道同侧,郊区及其它区域控制在300 m以内。
3.2.3 纤芯容量测算
3.2.3.1 引入光缆
引入光缆入楼时,需综合考虑各种业务需求,预留相应纤芯,一次建设到位。按微格场景,根据用户的情况进行测算。
对于多用户(包括住宅小区、沿街商铺、农居点、聚类市场、出租型商务楼宇)一般采用FTTH方式的微格场景,引入光缆纤芯数量=用户数×补偿系数×终期渗透率。其中高密集出租型农居点、分散未改造农村自建房需要考虑补偿系数,一般为3~10之间,终期渗透率在30%以上。
对于单一用户(包括大专院校、自用型商务楼宇、大客户)一般采用FTTB或裸纤接入的微格场景,引入光缆纤芯数量=宽带纤芯需求+专线需求+无线需求冗余,表2为单一用户引入光缆纤芯需求。
表2 单一用户引入光缆纤芯需求
3.2.3.2 配线光缆
明确每个二级分纤点的覆盖网格,每个二级分纤点可接入4~6个微格,配线光缆纤芯数量根据引入光缆纤芯数进行测算。配线光缆芯数=Σ(引入光缆纤芯数量/收敛比)+冗余纤芯。对于FTTB或FTTH收敛比根据分光比和实装率考虑,裸纤收敛比一般为1,冗余纤芯主要考虑无线接入需求等。
3.2.3.3 主干接入光缆
综合业务接入区可规划建设2~4个主干接入光缆环,优先选择沿主干、次干道路铺设,应选择业务接入点较为密集的一侧,相邻分纤点之间应采用直达光缆连接;每个主干接入光缆环上的分纤点数量以4~6个为宜,对于用户稀疏区域,可暂按2~4个分纤点考虑,后期根据业务需求逐步增加分纤点。
图3 主干接入光缆纤芯成端类型示意图
主干接入光缆建设应面向5年以上需求,注意规划和建设的前瞻性,适当提高主干接入光缆纤芯数量,图3为主干接入光缆纤芯成端类型示意图。
城区、郊区县及发达乡镇原则上应一次性布放96~144芯光缆,业务密集区或FTTH模式区域可适当放大至288芯;以独享纤芯+共享纤芯+预留纤芯的方式进行纤芯分配。
独享纤芯是主干分纤点直达汇聚节点的纤芯,在其他主干分纤点不成端,一般用于PON网络;共享纤芯是在每个主干分纤点均成端的纤芯,适宜环网系统使用。预留芯所经过的分纤点均不成端,当今后共享或独享纤芯不满足需求时,根据需要成端,为电路开通提供灵活性。
结合分纤点数量,主干接入光缆纤芯配置可参考表3所示。
表3 主干接入光缆纤芯配置参考表
3.3 微格化建设流程
建设时,应从综合业务接入区整体布局出发,确保网络架构基本稳定,按照“从上往下,逐级部署” 的顺序分步实施,确保整体网络架构的稳固以及后续扩容的平滑性,避免后期大规模的调整和优化,图4为微格化建设流程示意图。
(1)从上往下是指按网络层次从高到低建设,先搭建综合业务接入区框架,即完成汇聚机房、主干接入光缆和一级分纤点的部署;再根据微格化要求,部署配线光缆、二级分纤点和引入光缆等末端接入资源。
(2)光缆建设应与分纤点建设相匹配,先建主干接入光缆、配线光缆再建设引入光缆。
图4 微格化建设流程示意图
在进行微格单元划分时,应能够满足市场、建设、运维等部门的资源共享和管理需求,微格单元划分出现差异时,应进行沟通协商,遵循就多、就细原则。微格单元间应无缝融合,共同覆盖整个区域。微格单元间应不存在交集,确保微格内资源的归属唯一性。在进行微格化规划时,需要收集全网用户信息分类统计,并根据现有的光交、管道等基础资源,兼顾未来发展需求。
微格化是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的进一步细化,能够更为精细化的面向客户提供接入能力需求。微格化后,将采用分层次网格化的组网思路,明确每个微格归属的二级分纤点,整合微格内的业务需求,无线有线统筹接入,实现业务的有序、便捷的接入,从而最大发挥综合业务接入区的优势。
[1] YD5209-2014光传送网(OTN)工程设计暂行规定[S].
[2] 王大鹏. 综合业务接入区业务承载方案[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4(9).
中国移动设计院荣获中国住博会BIM设计和综合应用奖
近日,住建部第十五届中国住博会·2016年中国BIM技术交流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召开,大会同时组织了2016年度中国BIM优秀案例作品展示会。上百家参赛单位共计900多个作品参与了BIM设计应用及BIM综合应用等奖项的评选。
中国移动设计院设计完成的“中国移动陕西数据中心园区项目”在设计中采用BIM技术,实现了效率、设计质量最优,一举获得BIM设计应用优秀奖以及BIM综合应用二等奖两个奖项,作品得到了各位评审专家的认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Appliation of microgrid for integrated service access area
LIU He-ping, GAO Zhi-ying, HAN Jian, TAN Zhe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80, China)
Doing discussion analysis for the new demands of integrated service access area, and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icro,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asures for transport network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integrated service accessarea; microgrid; scene division; planning method News
TN915
A
1008-5599(2016)11-0045-05
201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