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6-11-26 21:07黄雪珍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心理健康青少年

黄雪珍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黄雪珍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因特网已经普及了千家万户,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日益增多,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对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结合网络运用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应对措施。

网络;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应对措施

1 引言

自从中国1994年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以后,网民数量逐年增加,网络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几乎实现了“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各具特色的网络信息资源给人们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等积极影响。但同时,网络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仍然处在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剧烈变化期的青少年而言,该群体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资源的影响,从而导致网络成瘾等问题的出现。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阐述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继而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家庭、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

2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1 积极方面。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其优势是覆盖范围广、承载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网络系统的便捷性、共享性等特点也迅速地被青少年学生接受和掌握,现如今,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娱乐生活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来说,网络是学习文化知识、交流学习经验、开阔眼界、开拓思路的重要平台。

2.1.1 网络信息的共享性拓宽了青少年的信息渠道。网络信息来源广,信息量大,通过网络几乎可以无限制的、迅速的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包括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等等,他们可以从网上获取信息,宣传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网络信息量之大、信息面之广,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使他们的生活更精彩。网络海量的资源不仅可以丰富青少年学习和生活,而且有助于他们不断提高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增强他们效率观念等现代观念。

2.1.2 网络可以扩大青少年社交范围。青少年可以独立地参与网上的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网站,主动了解各种信息,经过自身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可能会遇到现实世界中没有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自己独立解决。这种情况无疑将促进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成长为能够胜任多种角色的社会新成员。而且,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多样化,青少年可以通过各种社交网络认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人,并且在交流时通过网络传递的资源(如:视频、图片、声音等资源)来认识和了解各地的风俗文化,扩展社交范围,更加形象的增长见识。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普遍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生活充满幻想,崇尚个性独立与自由,网络信息的获得与网上交流的方式正好与青少年的心里发展需求一致。

2.1.3 网络信息没有空间限制,拓宽教育空间。青少年通过网络寻找学习资料、观看网络教学视频,讨论学习心得、向老师提问等。网络学习使青少年更直观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学习起来更轻松。此外,青少年还可以依个人的兴趣爱好在网上搜素相关资讯,获得相关的发展信息,甚至还可以为自身的发展寻找到资源、动力和机会。

2.2 消极方面。青少年是非辨别能力不强,而且由于受到网络上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所以容易形成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由于网络游戏带来的刺激和娱乐以及青少年自身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原因,使得许多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其后果则是:轻者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重者形成网络与现实的双重人格。

2.2.1 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青少年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辨别是非能力弱,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而网络上大量存在的虚假信息、粗言恶语、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再者,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中且极具叛逆性,易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一味追求西方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进而“崇洋媚外”,这不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凝聚力。

2.2.2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许多青少年极度沉迷于网络世界,常常趁父母不在家,无节制的上网,甚至熬夜不归家,导致视力急剧下降,据笔者调查发现:现如今打游戏已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时尚潮流,放学后学生成群结队邀着去网吧打游戏,导致很多学生才上初一就近视大约650度。游戏本身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由于青少年的自制力比较差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更容易沉溺于游戏中。[1]而且网络游戏的操作一般都是高速,单一以及重复,所以玩家都要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腰部、肩部等多处肌肉损伤。如果青少年长时间高度紧张的玩游戏,会造成大脑疲劳,免疫力下降,甚至猝死。

同时,网络游戏也对青少年心理有极度的消极影响。他们容易混淆游戏角色和现实角色,把游戏中的暴力带到现实角色,如同网上报道的一样,很多青少年在学校时常因为小事就使用游戏中的暴力手段,最后引发犯罪行为。而且长期玩游戏极易使青少年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心理,过度沉溺于游戏,大大减少和身边同学,朋友,家人交往的时间和兴趣,最后造成青少年感到孤独、惊慌、智力下降等后果。网络游戏也会诱发青少年的人格障碍,由于他们缺乏正常的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慢慢的会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形成网络双重人格。

2.2.3 不良网络信息泛滥,青少年无法分辨,导致自我迷失。网络时代,各种信息接踵而来,尤其是网络上的一些色情网站和有害信息不断增多,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高,好奇心又不断加大,自我防范意识和对不良信息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而且对网络渲染的各种信息,不加分辨,盲目吸收,甚至盲目崇拜,导致他们在现实社会中不能客观地把握自己,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而最终沉迷于网络世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出现人格发展上的障碍。因此,网络上不良信息可能成为青少年培养健全人格的祸根。

3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应对措施

3.1 创建和谐的家庭网络环境,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导致很多家长没有精力和时间监督孩子,最终造成很多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无节制的上网。所以在预防网络不良信息侵蚀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家长的监督地位不容小觑。家长要学习最基本的网络知识,讲究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教育孩子树立遵纪守法观念,自觉抵制有害信息。

家长还应多陪伴和了解孩子,多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多重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经常和孩子交流,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健康有益的网页,经常给孩子提供对他们身心发展有益的网址和信息,安装有效的过滤软件,配合学校做好适当的监督工作,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选择有益的信息,这样有利于让孩子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成长成才。

3.2 利用校园网及教师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督和引导。随着社会及网络的发展,全国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把已过滤的健康的网络资源介绍给学生,一方面可以严加把关网络不良信息,保证学生不受网络污秽信息的侵蚀,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作为教师的辅助工具,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及兴趣。

再者,研究表明,学校的网络教育一定要结合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来进行。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应是广大青少年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应是他们心灵的守望者、观念的引导者和时尚的指导者。为缓解网络的消极影响,学校施教者要重视其人格魅力和情感渗透力,加强协作学习的人际交流活动,多开展青少年户外活动。针对网络引发的不良心理倾向要正确分析,找出对策,强化心理辅导工作,使广大青少年以健康心态迎接网络时代。[2]

3.3 通过社会干预,为青少年创建健康的上网环境。加强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立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的组织保障体系。[3]我国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还不健全,许多网站有名无实,没有起到真正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所以各级各界应共同努力创建健康的上网环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成才。

为了保障网络的“纯洁性”,还应利用先进技术,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对涉及不法内容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有消极影响的信息进行自动过滤。加大对各地网吧的监管,禁止未成年人入内,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全方位地为青少年网上健康之行护航,为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4 结语

网络平台就像一条大河,裹挟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智慧又制造落后与蒙昧。就其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交流平台作为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比较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凡事有利有弊,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为他们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环境,有效地扬长避短,将网络积极的积极作用发挥得更加极致。

[1] 陈丽娟、汪锋.2013.计算机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科技视界(26):292-293.

[2] 姬文芳、仪建红.2013.虚拟社区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70-173.

[3] 郎瑞冰、吴吉惠.2015.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报(08):74-75.

[4] 刘光翠.2013.浅析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家教世界(08):281-282

[5] 徐虹.2004.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其教育策略[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5):76-85.

注释:

① 林崇德.2009.发展心理学——第八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 宋德如. 2000.信息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其教育干预[J].青年研究(11):11

③ 王丽梅.2012.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交际(01): 186

黄雪珍,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B844

A

1672-5832(2016)06-0279-02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心理健康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青少年走进人大来“尝鲜”
浅谈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