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莉
(宁波大学 浙江 宁波 315000)
“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语用分析
陈明莉
(宁波大学 浙江 宁波 315000)
“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本文探讨了这句流行语的来源,以及流行的原因。
“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语用
近来,一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广泛地流行开来,大有铺天盖地之势。翻开杂志,打开电视,连上网络,看到的是一群群“惊呆了”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比如“地铁乞丐月收入过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山寨电影,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名人和大众发表感言或发布微博时,无论老少,都充满童趣地声称“我的小伙伴”。很快,歌手王麟有同名歌曲 《我和我的小伙伴惊呆了》面世,有众明星参与的电影《我和我的小伙伴》在新疆开机。“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凉呆了”是不折不扣的2014年流行语。
首先我们从这句话的来源说起。
2011年11月14日,新浪网友“苏隐衡”在其新浪微博发了一则截图微博,所截之图是一篇小学生作文,摘录如下:
传说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传说抗战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了抢到延安省,开始了狼烟四起的大战。国民党为了抢到延安省不惜一切,狠心残杀自己的战友。我军跟敌军大战了十天十夜,我军和敌军都只剩下一个人了,屈原是部长,他看到这一场景,哭诉的拿起还有最后一颗子弹的枪,打死敌军最后一名高级指挥官,然后就喊了最(此处漏落一字“后”)一声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就跳河自寻短路了。听了这个以后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文中多处标点为笔者所加)看完此文,我不得不说确实“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随后 “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句话在一个热门节目中被主持人连续多次引用,并且该小学生作文截图成为百度贴吧里一个热帖的“镇楼图”。由此“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作为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其实这句话非常普通,“表示对某件事情不可思议之凉讶”,用小学生的口吻表达也比较恰当,无可厚非,大不了就是一笑而过的事情,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笔者通过大量查阅资料,认为“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在使用时反应了社会现实,可以达到吸引人眼球、满足了人卖萌心理的目的。
“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是用来形容某种情况、事件“不可思议、荒诞不经,让人无法接受”。这句流行语更多的是包含了一种戏谑、调侃的感情色彩,这种色彩远远超出了“惊呆”的本义。当说话者说出“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时候, 他其实是用这句话来标识自己的新潮,带上了调侃、逗乐的色彩,“惊呆” 已经退居次要位置了,这样可以让听众更关注他说话的内容。
例如:购启辰送北斗导航,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易车网)
购车送导航系统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这则标题与其说是表达“惊呆”之情,不如说是商家运用新潮的网络流行语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来讲,语言的某个变化有时候就是一种时尚。流行语作为一种时尚信息之所以能传播,还是因为社会有需求,有接受它的环境。“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之所以能传播,还是因为社会有让小火伴惊呆的东西。比如,从人民网上找到的几则关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惊呆了”的相关新闻:“问题食品” “山寨电影” “专家说楼价还没涨够”“休假达人将探亲假加入中秋国庆休假中拼出55天超级长假”等, 怎能不让人们惊呆?所以,有人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本身并不让人“惊呆”, 让人“惊呆”的是现实生活及大家“突发”的热情高涨的模仿。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出自的“淘宝体”“有木有”“肿么啦”“童鞋”“有爱”等铺天盖地的网络用语, 都是对童趣的模仿。这些语言现象的心理根源, 可用一个流行语概括——“卖萌”。
现代社会节奏太快,几乎每个人都被裹挟在这灰色的车轮中, 太多的责任、太多的义务让我们无法逃避虽然我们没法当永远无忧无虑的“彼得潘”,但是我们可以借着卖萌让天性小小释放一下,在生活的重压下喘口气。所以,卖萌是我们逃脱现实、减轻压力的一个出口。于是“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应运而生。
总之,“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反应了社会生活现实,可以达到吸引人眼球、满足人的卖萌心理的目的,因而这些流行语的盛行也是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
[1] 杨文全.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新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25.
[2]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陈明莉(1988-),女,硕士,宁波大学,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H136
A
1672-5832(2016)11-02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