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看声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2016-11-26 11:08:24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符号学声乐符号

余 多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四川 成都 610101)

从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看声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余 多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四川 成都 610101)

就声乐艺术而言,它是指声乐作品、创作以及表演和教学的一个系统。因为形成为一个学科体系。基于这个角度来说,纵观整个学术领域中研究发展来看,我们便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声乐艺术,如符号学角度、美学角度、哲学甚至心理学更深刻的角度就诠释每一个作品,形成一定的作品结构的研究方案。从符号文本角度而言,大多数的声乐作品的创作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美学观念上,甚至更多的视角来进行不同的区分每一个作品的深度以及对声乐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观念的模式和教学方法。本文,单就符号学角度修辞四体演进角度来针对其声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相关述评。

声乐艺术;四体演进;符号学

1 声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综述

就声乐艺术而言,其声乐艺术诠释的是由作品、创作和表演以及教学形成的一个体系,那么相对来说,纵观我们对声乐艺术的研究中去探讨发现出,我们极少数的研究方向是从更多多维度的视角的去进行合理化,结构化的进行研究声乐艺术,例如符号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深度解析和阐释。大量的研究基于对作品的本身,这是就本体论而言的一种研究方法,同样地也有对其音乐本身和歌词文学,就这个角度来说,歌词文学的相关文本是对于一定作品层次的相关特点来提出的一种研究的对象。更何况是声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比如从戏曲艺术、到民族歌剧艺术、以及音乐剧风格的作品特点。无不展示出每一种音乐文化本体的相关的内涵以及对其特点内部形成的一定层次的结构特征。对此,笔者进行相关的研究之后发现,目前中国的声乐学科相关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其对于在一个大语境的声乐特点的内部结构特点下进行研究的如曲式、和声结构、旋律特点、音高结构等相关的处理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那么基于换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如对声乐这种具有一定本质功能的艺术学科而进行的符号学研究的相关论述相对而言较少。特别是涉及到心理美学,符号叙述更为是一种诠释出的全新的视角来进行认知和看待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就符号学而言,是我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它收到西学的影响,因此符号学往往与心理学、叙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在中国历史背景下我们看到的中国声乐、民族声乐、戏曲声乐中的符号修辞四体演进,再如我们通过声乐作品传递出的文本信息诠释出的声乐内部结构的叙述本真。因此,这样的一种区别式的扩大化的声乐艺术就越来越显得多元化。我们的音乐文化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出了相关重要实际问题。

2 符号修辞四体演进

符号学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四川大学赵毅衡教授曾给符号的定义为:“符号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说,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可见,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当我们对声乐演唱看成一种符号,音乐是一个大环境的学科背景,声乐就是音乐之中的一个符号,声乐可以传达人类的情绪情感,用音乐深化情感对其演唱的作品内部本身构成声乐演唱本体的机能特点。至此,笔者以歌剧《运河谣》为其举例。以《运河谣》来进行举例分析,这个作品在旋律上为整部歌剧中多次出现,形成了整部歌剧的主题,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江南音乐风格的韵味,歌词上极具文学性,画面感给人一种清新的鲜美的淳朴的运河风情。从符号学来讲,《运河谣》从音乐上和文学上它的存在就是具有意义的传达和情感的传达。因为针对声乐演唱这个角度来说,当我们在演唱一个作品和欣赏一件作品的时候,其声乐本身的意义、系统、象征、文化、艺术、美和意识形态形成了一种系统,每一个支点的符号给我们形成的表达都形成一定层次的意义,也没有不表达符号。因此,笔者认为,当我们在一个作品的时候除了可以关照其本身的音乐特点,还能从演唱作品中去体现。顺道而言,我们再来进行探讨相关对于《运河谣》唱段中,从演唱上来讲,这个作品音域横跨只有一个半八度,高音也只到g2,对于女高音演唱来说,演唱技巧方面没有太大难度。但是从曲目上本体来讲,韵味悠长,长音较多,同时也能充分表达出其中的韵味。当然演唱时气息也得要保持一贯的平稳、流畅,在长音的演唱上气息上的控制也要注意到一定的保持,长音的拍子要充分保持。要多用头腔共鸣,唱出清凉、轻巧的声乐特色来进行表现优美的意境。从而更为将作品中的情绪以及水红莲可爱、俏皮的形象得到展现出来。当然,就咬字来说,这也是一种符号中的相似,例如A段是ANG韵母的结尾进行押韵。B段是Ou的韵母结尾的押韵,在演唱中,对于语言的控制其韵母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演唱技能中应该重点把握的。

显然,我们回到符号修辞来进行来说,修辞学(Rhetoric)本身弹性就很大,从语言角度来说,是“加强言辞或文句说服能力或艺术效果的手法”。例如韦恩曾经说过:“修辞艺术一直繁荣,修辞学却停滞不前。”这就形成了一种修辞文化特定语境的下的特点。我们再来看四体演进观念,这种观念在东西方历史上都涉及到,就西方的研究来说,可以追溯到18世纪可以溯源到 18 世纪启蒙时代意大利思想家维柯,维柯在《新科学》中,将人类发展历史分为四期,“神祗时期”、“英雄时期”、“人的时期”、“颓废时期”;而中国宋代也有邵雍《皇极经世》。维柯的观点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作奇谈怪论,而邵雍的看法也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同样地,声乐艺术也是这样的一个原理人们通过演唱和文本体验中演唱出的艺术本体形成的了声乐艺术符号学,历代学者对艺术的定义,可以归为四类:功能论,表现论,形式论,体制—历史论,第一种功能论是最明白的,比如我们在演唱一个作品的时候得到体验的“美学理念”和音乐世界中的文化特定。

3 符号修辞四体演变视野中的声乐艺术发展

随着这样一种符号文学的所构成的四体演变,我们逐渐发现,当我们的声乐演唱形成了一种形式论的时候,其语言功能和演唱技能中所形成的声乐演唱体系通常就以以四种修辞格来阐释西方叙述表现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复活了维柯模式,通过演唱的形式又给了声乐文学界带来极大的震动。而伯克的理论则在海登·怀特那里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共鸣,怀特本身发展了伯克的理论,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起作用的似乎有一个原型模式,它用来以比喻的方式去解释那些需要解释的经验领域,并遵循着以上所列的主转”声乐也正因如此,例如我们在演唱一个作品就像是解读一个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用其比喻形式,去表现声乐技术中U母音和通道体系的建立,但是大体上的整个研究语境下,对演唱的声乐来说都注意到了四阶段论或修辞四体说对人类的表意活动的普遍解释力。这就是声乐演唱的内涵所体现出的文化力量。例如,在符号学领域系统阐释修辞四体,并明确提出符号修辞四体演进概念的是赵毅衡。赵毅衡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其实都可以视为一种符号表意行为。声乐演唱也正因如此,我们在演唱一个文本,也是由文本发展变化到舞台,刺激艺术接受者的内心体验。如果从符号修辞的角度来解释,会很有启发。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也有很大因素对于声乐演唱中以及学习中有所经验的体会。

4 结语

回顾我们中国声乐的发展,从古曲到元曲、戏曲的演唱,这些时期经历的声乐,往往与时代符号和时代文化紧密联系,我们的演唱者的思考更多的也是一种范式的研究模型形成的一种结构类比的演唱,表现出作品的情绪,形成一种理念,贯穿始终。如果,我们可以运用更多跨学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那么声乐艺术中的一些发展一定会有更多更远的途径给予我们提供这样的一些平台,促使它们走的越来越远。显然地,笔者认为,通过我们对交叉学科的研究,对声乐艺术当成一种符号认知时,演唱及意义的表达。一定会促使我们对声乐艺术又有新的认知。

[1] 赵立新. 符号学视域下的古筝演奏——以《云岭音画》为例[J]. 大众文艺. 2016(12)

[2] 赵毅衡. 符号意义的“不在场原则”[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6)

[3] 赵毅衡,陈佑松,谭光辉,段从学. 形式论与文化:赵毅衡访谈[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4] 赵毅衡. 真知与符号现象学[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5] 赵毅衡. 符号学与人的生存意义[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6] 赵毅衡. 艺术与游戏在意义世界中的地位[J]. 中国比较文学. 2016(02)

[7] 杨仲华. 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J]. 中国音乐. 2005(02)

G20

A

1672-5832(2016)11-0184-02

猜你喜欢
符号学声乐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符号的由来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变符号
符号学理论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2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