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苗苗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思想比较
康苗苗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我们现在处于对话的年代,对话作为一种言说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西方对话教学的代表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东方的对话教学要数孔子的“启发诱导”法,两位教育家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本文对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对话教学的异同做了比较,试探讨其对新世纪的教育的启示。
对话教学;苏格拉底“产婆术”;孔子“启发诱导”法;启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在课堂教学中对话无处不在,对话作为一种言说方式和生存的内在本质,是当代教育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之一。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为本质的教学,对话教学的概念在不同的视域下有不同的解释。①在语言学视域中,对话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以语言为媒介的交流和会谈;在解释学视域中,对话是指双方基于自己的“前见”,通过理解而达成的视界的融合,这种对话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且发生在人与物之间,比如人与文本的对话;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视域中,对话是指一种交往与互动、沟通和合作的文化,是以民主、平等理解和宽容联系在一起并以之为前提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主的进步,对话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对话教学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回应,究其实质,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宽容的氛围中, 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对话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 提升人生品位、境界及价值的教学形态。由此可见, 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这种对话教学开辟了主体间性的领域,体现了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规则是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启发”法的规则是自以为其行者为其不行。“产婆术”和“启发”法的比较实质上是中西教育理念源头的比较。
苏格拉底“产婆术”的运用是以和美诺关于“美德”的概念的争议为依据的,孔子的“启发诱导”是以和他的学生的对话中得出的对道德的理解为依据的。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对话教学得结构和特点有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②(1)在孔子的对话教学中,不管是学生问孔子回答还是孔门之间互问互答等都有几个与苏格拉底不同特点,对话过程短促, 基本上是一问一答的方式;(2)与此相关, 对话缺少论辩的中间环节, 即缺乏争执、对立和相互质疑等, 从而也就回避了对话的复杂性;(3)是对话呈现为一个较为封闭的结构, 问与答的直接性也就代表了从无知到知的直接性, 即学生瞬间完成了从无知到知的状态转换, 并且都归位统一到孔子的知识论断;(4)随着人际间相互对话的完成, 学生有时候可能并没有达至真知状态, 于是转入到一种自我悟道状态, 即进入到一种自我对话状态, 在主体内部体味孔子的知识论断的意义。
从表面看,苏格拉底的对话教学也表现出与孔子不同的特征:(1)一是对话过程极为漫长, 例如整部《理想国》就是记载的苏格拉底和诸人的一次对话过程;(2)参与对话的人比较多,苏格拉底的对话教学以苏格拉底为中心,参与的人很多,旁人也可以插进来进行讨论;(3)苏格拉底对话的过程极为复杂,一次对话充满着无数次的问诘和激烈的讨论,把整个对话推向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使得对真理的得出变得异常艰难;(4)对话的未完成性和辩证法色彩浓厚。苏格拉底的对话大都是一个无止境的论辩的过程,即使是对话已经终结,也可能没有达到有关真理的终极答案。
以上对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对话教学进行比较,不是想要得出哪种对话教学更为先进,而是对这两种相通的教学方法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得出东西方教育源头的不同。在西方的语境中,教育就是“education”,即引出、引导的意思,也就是说把人身上具有的潜能引发出来,在西方的语境中,教育是一种推断、引导、揭示一个人潜能的艺术,教育是使灵魂从隐蔽中引发出来的活动;在东方的语境中,教育一词的原意是“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做善也”。
对话教学评价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观。对话教学秉承了这一先进理念。因此,对话教学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对话能力及对话潜能的发展。并在此前提下,注重整体性,强调意义性。对话教学评价是注重人及教学整体的评价。首先,注重人的整体性人是一个复杂的生命存在,人不仅有认知,还有情感、态度、意志、信念等。在对话教学中,这些理性和非理性因素都同时参与其中,因此,对话教学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认知的目的,还应关注学生态度的生发、情感的融入、信念的形成、人格的完整,关注学生整体生命的成长。其次,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对话教学既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又是现有性和生成性的统一。因此,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对话的结果,更要关注对话的过程;既要考虑师生的现有经验,更要着眼于师生在对话中的生成性知识。对话教学评价是强调知识的、教学的及人生的意义的评价。(1) 强调知识的意义。如果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理解了它对生命的意义,即使知识已被遗忘,这种意义定可以永远地融合在生命之中;③(2)强调教学的意义。我们已经清楚,对话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精神相遇、经验共享中创生着教学意义的过程。而教学意义对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人生价值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对话教学评价对教学意义的关注将具有重要价值;(3)强调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说到底就是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就是生活的价值。
注解:
① 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② 仲建维.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形象和教学图景[J].全球教育展望,2010,(6).
③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1.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9.
[1] 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报,2004,(5).
[2] 仲建维.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形象和教学图景[J].全球教育望,2010,(6).
[3] 陈桂生.孔子“启发”艺术与苏格拉底“产婆”艺术的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报,2001,(1).
[4]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9.
G42
A
1672-5832(2016)08-02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