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兰 王建飞
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民间文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
杨兰王建飞
民间文学自1918年进入高校课堂,一直沿用作家文学的教学模式,其民间特性在课堂上难以展现,学生亦难以体悟民间文学的真实魅力。民间文学属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内蕴着丰富的人文信息,是人们梳理和探索早期人民社会历史记忆及其俗文化的重要素材。鉴于此,民间文学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教学模式 创新思维 民间文学
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在世界上,只要有国家,就会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1]可以说,民间文学是一切文学的基础。事实上,中国传统民间文学的优秀作品众多,内涵丰富,是后世人民了解先民历史文化、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的重要材料。民间文学又因其“通俗性”,深受广大人民喜爱。但毋庸置疑的是,由于民间文学学科的民间性,其一直处于边缘学科状态,民间文学的教学也一直沿用作家文学的教学模式。事实上,相较之作家文学,民间文学学科视域上有其独特性,若长期沿用作家文学的教学模式,而不注重民间文学学科的想象性、创新性、民间性,民间文学的教学很难有新的突破。鉴于此,必须创新民间文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民间文学学科发展脉络
民间文学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存在,而早期人类的文化还是混沌一团的统一体,所以民间文学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活动,它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连成一体。高尔基曾在其《个性的毁灭》一文开头就写道:“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所产生的唯一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就时间、就美和创作天才来说,人民总是第一名的哲学家和诗人:他们创作了一切伟大的诗歌、大地上一切悲剧和悲剧中最宏伟的悲剧——世界文化史。”[2]
虽然民间文学发轫较早,其学科建设却直至1918年才开始渐露峥嵘。
(1)民间文学学科的建设期(1918-1965)。民间文学学科的建立是从北京大学在1918年的时候广泛征集歌谣开始,史称“歌谣运动”。而其开始产生影响,当属解放区文学的兴起和壮大,文学已然成为广大人民参与甚至是直接创造的园地。虽然,民间文学在学术界渐显影响,但是因其未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没有学生,相关的研究者也只是略有涉足,造成了民间文学在学科建设上,并未形成稳固的优势地位。
(2)民间文学学科的停滞期(1966-1976)。在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间,民间文学的峥嵘之势戛然而止,其研究机构和教学被取消,研究进度及学科建设处于了停滞状态。但是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仍然在进行,多为时政歌谣和民间传奇故事,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民间文学学科的蓬勃期(1977-1997)。十年的动荡结束后,国家对传统文化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民间文学适逢春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此阶段,民间文学学科建设有了突破式的进展。1978年民间文学重新进入高校课堂,成为中文专业以及师范院校的必修课程。次年民间文学成为独立二级学科,开始招收硕士、博士。民间文学学科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大部分高校还建立了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民间文学教师。
(4)民间文学学科的瓶颈期(1997至今)。民间文学在1997年被列为民俗学下设的二级学科民俗学的分支、中国文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分支,丧失了学科独立性。大部分民间文学专业教师纷纷转岗担任其他学科教学任务,民间文学师资力量大大削弱。
(二)贵州民族大学民间文学教学模式
(1)口头讲授模式。民间文学的讲授,最初是以教师口头讲述为主。以贵州民族大学民间文学课程为例来说,民间文学课程最初的讲授是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老师们以自己调研的实际经历,以自己听到的、看过的为讲述内容,告诉学生们什么是民间文学。在民间故事这一章节的讲述过程中,老师们通常先讲述几则具有典型代表的故事作为案例,通过对这几则故事进行分析,告诉学生们故事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讲义讲授模式。讲义讲授较之于口头讲授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讲义是教师们根据自己多年的讲授经验制作成的一套比较规范的教学大纲。教师们会在讲义中提炼出相关的定义、特征、背景、意义等帮助学生系统化地理解所学内容。
(3)课本讲授模式。课本讲授模式是现在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们根据学校提供的教材,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工作。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堂上的互动较少,既是老师提出问题,下面也是一片沉默,形成了老师“全包”式的教学模式,即使老师偶尔进行视频教学,因为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不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吸收也仅仅是很少一部分。
(4)形式上的课堂与田野结合模式。民间文学是一门以民间生活为生存土壤的学科,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单一的课堂教学已经很难适应学生的需求。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然成为民间文学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但是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实践教学俨然只是一种形式,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民间文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从学科发展和学科规模建设来看,贵州民族大学民间文学学科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民间文学只是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讲授,而非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建设,学科建设遭遇瓶颈;从师资建设来看,因民间文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以此为专业的学生就可以说为零,教师数量也是寥若晨星,学科规模逐渐下降;在2016年6月13日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奇葆强调“坚守民间文艺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3],民间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我们民间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迫在眉睫。
(二)民间文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可行性
民间文学本身就是根植于民间土壤的一门学科,离开了民间土壤,其“民间”这个前提就不复存在,其内涵的文化也就无法直观地表达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间接地接受和汲取其中的文学营养,造成“上面讲课,下面神游”的无效课堂现象。
(1)隐藏师资丰富。虽然贵州民族大学专职民间文学教师不多,但是加上兼职教师就有8人之多,教师队伍硕士学历2名,博士学历6名,因其是一门教学必修课程所以并未投入较大力量来进行建设,使得相关的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如果将兼职教师充分动员起来,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扩大教师队伍,将前沿的教学模式带到课堂中来,民间文学在贵州民族大学势必会造成很大影响。
刘奇葆在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民间文艺工作,完善政策措施,抓好传承人的保护和青少年人才培养,增强民间文艺发展的后劲和活力。”[3]因此,我们可以着手培养本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从中发展对民间文学兴趣浓厚的学生,引导他们加入民间文学教学工作,保证学校师资的延续性。
(2)学科平台强大。贵州民族大学不仅有院系教学的平台更有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水书文化研究院等民间文学研究平台,南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从学科建设上来说,贵州民族大学完全有实力建设好民间文学学科。
(3)教学质量的可行性。目前贵州民族大学的民间文学课程的讲授还依然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贵州民族大学本科的民间文学课堂上,老师几乎都是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互动性、缺乏实践性,其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经济社会急剧变迁的当下,民间文学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然成为文化强国、文化立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学科支撑。民间文学的实践教学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实践操作的能力。而传统的文学观念与当代学生的观念相去甚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文本与文化生境的互动、学习者与表演者的互动。
(一)文本与文化生境的互动
民间文学教学者更应该是民间文学的研究者,更能够体会到文化生境对人们去理解民间文学的内涵是多么重要。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应该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相关知识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更为形象、更能让学生接受。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从自己日常生活经验中的知识汇集,其产生和流传的过程,既有横向的地域性又有纵向的时间性,民间文学作品的产生必然积淀了当下时代的民俗文化元素,所以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理解,也不能单纯地抛开民俗来理解,而是要与当地民俗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相互联系起来。例如近年挖掘的苗族史诗《亚鲁王》,其文化生境必然是麻山当地的社会历史环境,其生存场域也必然是当地与之有关的民俗仪式。仅根据文字的叙述,我们无法直观地感受史诗中的那种民族精神,只有亲身去实地调研之后,那种场面的直观冲击才让我们更够深刻地理解史诗的内涵。
(二)学习者与表演者的互动
民间文学因其大众性,目前故事讲述人、史诗讲述人都还大有人在,故事讲述人与史诗讲述人有着十分严格的区分,故事的讲述可具有随意性,但是史诗的讲述却是十分严肃的。每个讲述人都会带着之前讲述给他听的人的意愿以及自己的意愿,所以他们在讲述的过程中会依照原来的讲述,并适当加入自己的一些想象。如果这些讲述人换做是导游或者是老师,则会出现极为不同的现象,老师和导游会部分理性地对待这些故事和史诗中的不符合实际生活的情节,会减少或者删减这部分的讲述以至于故事丧失了原本的价值。例如:《蛇郎君》是流传在贵州黔北地区的一则民间故事,老人们在讲述的过程中,十分坚信故事的真实性,认为这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但我们从年轻一辈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的口中听到的故事就会大有不同,他们认为故事是虚假的,并刻意将故事中不可信的部分进行压缩或者删减。
民间文艺家刘锡诚认为,民间文艺主要是广大社会底层民众所创作、传承和享用的文艺。民间文艺中浸润着、灌注着劳动者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审美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我们今天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包括民间文艺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生生不息、凝聚不散和不断前进的最重要的根脉。[4]
创新民间文学教学模式,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课本之外的民间历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A]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高尔基.个性的毁灭[A]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74.
[3]刘奇葆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坚守民间文艺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N].文艺报,2016(6)15.
[4]礼敬传统文化守护民间文艺之根[N].文艺报,2016(6)17.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杨兰,女,彝族,硕士,助教;王建飞,女,苗族,硕士,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