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庆国张 月
谈谈高效课堂
——听课后的思考
时庆国1张 月2
【摘 要】现在参与学校及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活动越来越多,在课堂上,老师们都非常注重学生的活动,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有的教师或提前与学生见面,提前培训学生,或给学生物质鼓励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诱导学生配合教师,促进课堂的活跃,那么,到底高效课堂到底应该如何上呢?
【关键词】优质课 高效 方法
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参与学校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并在活动中担任评委,每天听两节课,既有新授课,也有复习课、讲评课等,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呢?在上课开始后前5分钟时间(所谓的情境导入环节),有的教师安排复习检查记忆上节所学知识点,有的教师安排学生学习小组内讨论预习学案中的问题,这些活动虽然体现了一种师生、生生的互动,但是活动安排得很僵硬,学生没有激情,回答问题思路不清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的课,特别是高一、高二的新授课,在学案中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学习小组内讨论这些问题,讨论后就展示这些问题,展示时,每组一名在黑板上展示(我们每班所有学生分为8个小组,教室内前后共有9块黑板),其余同学在下面纸上展示。可以说,参与优质课评选的老师都非常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学生或交流讨论,或展示,老师安排的学生的活动量非常大,但是细心听课会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变成了某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课堂,其余同学只能是听众。那么,这样的课算高效课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近段时间我也找部分教师(其中有参与优质课评选的老师)座谈交流,我有几点认识愿与同行们交流:
知识与技能目标,意指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用行为动词描述清楚,一定具体、可操作,学生通过阅读能知道本节能达到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意指学生学习环境及学习体验,“方法”意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指通过自主、探究、评价等方法去体验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个目标是最关键,但往往被大多数老师所忽略,这恰恰是本节课的教育价值所在。
上课铃声响过后,有的同学大脑中还保留着上节课的一些知识片段,有的同学大脑中还想着课间的一些有趣的活动,因此,让学生快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非常重要。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环节呢?关键是老师设计的问题能否吸引学生。因此导入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社会事实、当前的热点问题等等,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情,导入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学生能否急切参与学习活动,能否争先抢答问题,能否达到兴奋点。
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就没有发言权,就更谈不上组内合作交流,这样的讨论往往变成少数人的一言堂,多数组员只能是听众、观众。时间长了,讨论交流就会流于形式,学生就懒于思考,合作交流就失去意义。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教学的起点不同,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起点,同时,尽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要想做好这一点,我觉得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对不同起点的学生要安排不同的能“跳跳够得着”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事做,都有思考的欲望和动力,问题解决后都有收获,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
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已经过时,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现在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导”,因此,作为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授,不该讲的内容绝不可讲。我觉得教师必须讲知识网络、方法、学生的易错点、学生共性但看不明白的必学知识点等等,有三种情况不可讲,一是学生自学能会的知识点;二是小组讨论后能会的知识点;三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老师讲了也不会的知识点。现在课时很紧张,教师的“有效”讲授非常关键。
总之,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在学生,只要每个学生都有了收获,都能轻松自如的学习,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低投入、高产出、高收获”,那就是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1.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魏桥中学;2.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魏桥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