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浅谈艺术

2016-11-26 17:22李艳艳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马克思矛盾事物

李艳艳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浅谈艺术

李艳艳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中国化的马克思作为当今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占重要地位,而艺术文化在当今的生活中也凸显出来。要正确处理好艺术生产在意识形态实践上的问题,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或者说实现这一理论的现代化,就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贯彻到其中。艺术并非只具有艺术创造性,而是突出现实生活揭示现实矛盾;艺术也不能完全依附于政治经济的存在而存在,艺术也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生命力旺盛而强大,会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现阶段艺术生产满足主体审美需要的方向,也就是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方向。

矛盾;和谐;艺术文化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现实与主体的多重性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的艺术生产担负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和审美需要的生产任务,又承担着引导人们正确把握现实关系、树立真正主体的美育任务。艺术文化的发展史任其随意发展的吗?而艺术文化与作为社会理论基础的马克思是怎样联系的呢?下面我们就从这几点来分析一下。

1 艺术真实中的矛盾

艺术具有真实性。随着时代的发展 ,当今世界文化驱向多元性、艺术创作有了更多流派。而艺术的真实性这一派别是从古至今,在艺术的发展史上一个长久不变得话题 ,一个值得研究的艺术发展史上长期的老话题。什么是艺术的真假性?艺术作品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创作。这里包含了马克思所提及的主观意识 ,即有真、又有假 。艺术作品中的事物不是凭空想象的,每一笔的描绘都有其依据 ,但又不完全是生活中的“史实”。当然也有有假的成份 ,但这种成分是符合逻辑的 ,和主要客观现实相一致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是真的。这个“真”,是思想感情的真 ,感受情绪的真。没有它 ,就不可能成为以情动人的艺术作品。我们的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个道理 :“真者 ,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真在内者 ,神动于外 ,是所以贵真也”。“但是 ,这个“真”和科学意义上的真不是一回事 ,它是一种审美素质 ,不能把它理解为科学素质或历史范畴。因此 ,艺术真实性实际上是艺术内容的似真性 ,幻真性……艺术中的真真假假是一个矛盾体,充分体现了矛盾的相对性。社会在矛盾中不断地发展,艺术同样遵循其原理去促进艺术的发展。

2 艺术是真实存在的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崛起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推进国家软实力和国家的综合国力。一般来说,社会生活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经济、三是文化。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的得说,社会生活除了政治、经济以外,一切都可以成为文化。所以,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乃至极为重要的。

在这里我从审一下文化概念,“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继承全部经验的一种机制,通常指的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为艺术美术生来说山东省2006年美术生就高达10万余人其他音乐、舞蹈、影视评论等等一系列也不断的增加,现在少儿教育中这些科目也在不断的增加,此刻艺术文化作为一个个体是存在的。艺术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是特殊的一部分,但是作为文化,它是有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所决定的。政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对艺术文化有很大的作用,一定的艺术文化总是反应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并为政治服务的;但是政治即使上层建筑,它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就不是文化的终极根源,只是经济基础与文化之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中介环节。所以,艺术文化和文化学等同重要,乃是社会经济基础,即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这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艺术文化又作物一种无形的手影响着政治、经济,在于不在又是矛盾的,而恰恰是这样的关系,才彼此促进发展更加的快速。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艺术同社会和谐同步

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中所提及的就是追求当今社会追求一种和谐。“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的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②社会和谐,作为艺术文化同样的也遵循和谐,艺术文化讲究大圆之美,在贵州这个地方我们学艺术的着重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现在在做一个课题就是在做双鱼文化,就双鱼文化来说,从起源到发展全部讲究一个成双成对,同样符合中国化的马克思讲究和谐之美,不管是当下还是要求人们回归最初,人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美,是一种简单和谐之美。马克思有句名言:“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可见马克思所涉及的是全方位的,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一个长久发展的道路。

很多时候,人们都感觉艺术文化是一片“净土”,它的确是“净土”但绝非“净土”艺术文化那种深远的影响力,完全符合马克思的观点,它只是在用不同的形式来叙说。总之,艺术文化体现了马克思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又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我们应该遵循其发展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能懂得改造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矛盾。艺术文化将会不断的发展不断的给社会主义社会带来新的能量。

注解:

①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绪论,第2页

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章.130页

[1] 杨汉池.艺术真实性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0

[2] 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M].沈阳:迂宁大学出版社,1987

[3] (英)E.H.贡布里希華;林夕等译.呈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也理学研[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1

李艳艳(1989.08-),女,汉族,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贵州师范大学2014级艺术学理论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J05

A

1672-5832(2016)08-0159-01

猜你喜欢
马克思矛盾事物
马克思像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美好的事物
矛盾的我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另一种事物(组诗)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