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蔡萌
向文艺“高峰”迈进
——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海南文艺事业发展综述
文|本刊记者 蔡萌
一部《东坡海南》,实现了海南原创剧目在国家大剧院演出零的突破,舞出海南文艺的淳厚和精彩;一部《黎族家园》,成功斩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向世人展开海南黎族文化、生活风貌的音舞长卷;一部《天涯浴血》,将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不朽史诗传颂至大江南北,激起万千观众的热血与激情;一部《我们的更路簿》,记录下南海渔民沧海更路、千年耕海的传奇,向世界证明了亘古不变的南海主权……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繁荣我国文艺事业发出了振铎之声,为新时期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文艺工作者点亮了航标。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出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需要代代文艺工作者赓续薪火,再造经典;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精神文明高地同样离不开文艺的大繁荣、大发展。两年多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引导、扶持下,我省文艺事业百花竞放、百舸争流。
——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把好方向、守住阵地,鼓励文艺发展的新规划、新举措陆续出台,环环相扣,谋篇布局。
“一世雄谈万世师”——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正本清源,明确方向,开辟道路,至今仍让老一辈艺术家记忆犹新,振奋不已;继往开来,润物扬帆,2014年于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为当代文艺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次年,我省召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罗保铭热情点赞海南文艺成果,与广大文艺工作者亲切交流,激励全省上下群策群力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殷殷赤子心,悠悠文化梦,为了补齐历史欠账,近两年,我省出政策、搭平台、育人才,为文化事业发展吃了不少“偏饭”。
2014年初,我省制定《海南省2014年-2015年艺术创作规划》,召开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以“中国梦”为主题,以重大题材创作为重点,以现实题材创作为突破口,以两年为周期,通过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资金扶持等多项措施,提升海南艺术创作能力;2015年,我省制定印发《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推动全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创作生产传播项目扶持奖励办法(试行)》,明确分工,搭建平台,鼓励支持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2016年,我省制定实施《海南省“十三五”时期琼剧传承发展规划纲要》和《任务分工》,为地方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一项项政策的接踵落地,自上而下对文艺工作的空前重视,为繁荣发展我省文艺事业鼓舞士气、谋定全局,为我省文艺事业迈向“高峰”奠定了基础。
要唱戏,先搭台。2013年以来,我省连续举办两届“海南方言歌曲创作演唱大赛”,挖掘和梳理海南地方音乐文化资源,推出一大批优秀的海南方言原创歌曲和海南本土实力歌手;2015年,由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海南省艺术节共组织创作剧(节)目17台,举办优秀美术作品展4场,展演展示和评奖活动大大激励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为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和节庆活动,我省先后组织优秀剧(节)目展演、海南琼剧经典唱段演唱大赛等,既让参演团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锻炼,也让创作团队深入生活、获取创作灵感。
文艺事业发展大环境越来越好,让文艺工作者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局,让更多人了解喜爱琼剧,助推海南文艺繁荣发展。”琼剧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符传杰对琼剧艺术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将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继续努力创作出弘扬时代精神和具有海南特色的文艺精品。”《黎族家园》总编导蒙麓光说。这些铿锵话语既是我省文艺工作者的豪情宣言也是现实书写,他们笃定恒心、笔不停书、精雕细琢,共推海南文艺事业呈现新气象,取得新进展。
——“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些话语时时鞭策着我省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我同几位艺术家交谈过,问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两个字:浮躁。”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针见血。如何克服浮躁?“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总书记的话给出了行动指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创作的源头就在人民,就在生活。
为了写好《天涯浴血》,编剧李福顺走遍了海南岛的每一个乡镇和琼崖纵队活动遗址,搜集了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史志办和档案馆的大量史料,历时4年才创作出了初稿,做到几乎每个有名有姓的人物都真实存在,85%以上的剧情有史可考;为了创作《东坡海南》,省歌舞团主创团队深入挖掘原始创作材料,一遍遍征求专家意见,团长彭煜翔更是遍阅相关诗书典故;为全面反映黎族文化特色,《黎族家园》主创人员一次次深入三亚、保亭、五指山、陵水、乐东、琼中等黎族聚居地进行采风,向黎族百姓学习,获取舞美、音乐、舞蹈等方面创作的第一手素材;为了积累最鲜活真实的创作素材,作家韩少功每年有半年时间深入农村接地气搞创作,作家张品成几乎走遍了赣南、闽西等红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甚至重走了长征路……文艺工作者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作品和人民同呼吸,绘出了民族文化特色、地域特色,讲出了最朴素、最动人的故事。
“写海南的红色文化,就要深入革命老区,采访琼崖老战士,和他们同吃同住,扎根人民当中,才能写出观众坐得住、愿意看、不换台的好作品。”回忆革命题材电视剧《天涯浴血》的创作过程时,李福顺坦言,是脚下这片洒满英雄血汗的土地给了艺术创作灵感与源泉。
“能感觉到近年来我省创作氛围的变化,心态更加沉静,同时,也能感觉到作家们的心气、对自我的要求更高了。”省作协主席孔见说。2014年、2015年,省作协分批开展了“走进基层、走进乡村”“走进热带雨林”等活动,把采风重点放在广大农村地区,让作家们亲身感受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收获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作品。“只有亲近大地的匍匐与谛听,有了对人民音容笑貌的细腻观察与欣赏,作品才能具有灵魂。”孔见由衷表示。
“好作品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艺术家们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笃定恒心、力戒浮躁。”罗保铭书记在我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话犹言在耳。好雨当春,润物无声。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到我省文艺界各个层面,“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成为反身自省的标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成为衡量作品的准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成为文艺创作的立身之本。脚踩坚实大地,放飞想象翅膀,我省文艺工作者以实际行动探索、实践着为人民书写、为时代发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先后拿下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文华奖、戏剧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等,正如罗保铭书记所说,“事实雄辩地证明,海南不是所谓的‘文化沙漠’,而是百花齐放、满色春园的文化沃土。”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习总书记的话令所有文艺工作者警醒: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
婉转清扬的《万泉河水清又清》几经翻唱,让海南的母亲河和五指山的民歌小调传颂中华大地;融历史于长谈的《天涯故事》娓娓道来一个“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的海南,让她的千年文明传扬四海;被誉为经典之作的《大明王朝1566》久映不衰,让海瑞这个风骨铮铮的海南名士之传奇走进千家万户……可见文艺精品之力量涓细绵长,可见我省文艺事业之发展不乏活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积淀,所急需的正是借文艺精品来传承、发扬,从而彰显文化上的自信。两年多来,借政策东风,我省文艺工作者再接再厉,潜心投入创作,一时间,百花竞放香满园。
影视方面,一股贴近时代、贴近现实、充满正气、积极向上的主旋律之风劲吹。被列为纪念建党95周年献礼片的《天涯浴血》省内外热播,广受好评;《宋耀如·父亲》以历史为依据,用艺术的形式展示宋耀如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大海记忆》运用多种现代电视手段,用撼人的镜头和思辨的语言实事求是地讲述了海南解放65年来的绚烂历史;《我们的更路簿——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被译成5种语言版本在央视多套播出,播出频次和语言种类创下自建省以来海南本地媒体独立制作节目在央视播出的历史记录;电影《鹦哥岭之盗猎禁区》《新青春之歌》《老阿姨》等,紧扣“中国梦”主题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县委书记》《南海潮》《祖宗海》等多部优秀主旋律作品正在筹拍。
舞台剧方面,立足本土、精益求精的一批精品剧目让传统艺术再次绽放光芒,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荣获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创作项目资助的《东坡海南》晋京献演,艳惊四座;呈现黎族先民数千年奋斗史诗、远年图腾的《黎族家园》获赞“美不胜收、美得醉人”;首部表现国家海洋主权的歌剧作品《南海哩哩美》获我省专业艺术最高政府奖“海南省文华奖”,余音绕梁;新编历史琼剧《海瑞》,数易其稿,屡获嘉奖,不久前更璀璨绽放于“十一艺节”大舞台,角逐全国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描写黎族首领王国兴率领黎族、苗族人民历尽艰辛主动寻找共产党感人事迹的琼剧《王国兴》,去年从148台剧目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39台优秀剧目……
文学方面,涌现出许多直面当下、扎根人民的力作,如作家张品成首部以海南为背景创作的战争题材小说、入选中宣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作品的《水巷口》,荟萃了王蒙、韩少功、余秋雨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及海南本土作家美文的《海南岛:阳光与水的叙事》,等等。与此同时,音乐、美术等文艺事业亦取得长足进展。优秀文艺作品如昭昭星月,璀璨闪耀,共筑我省文艺事业壮美星空。
——在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我们不仅需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支撑,还需要文化的滋养与引领。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的时代课题。
省委书记罗保铭则用四个“离不开”,阐述文艺对海南发展的重要作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离不开文艺,海南精神文明高地离不开文艺,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需求离不开文艺,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更离不开文艺。他指出,文艺不仅滋养了个人的精神家园,也一直促进海南的改革发展,丰富了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海南的文化品位。唯有深深理解文艺所发挥的时代作用,才会有这样的思索与惦念。
文艺从来就担负着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使命。回溯历史,苏东坡曾盛赞海南“黎母山头白玉簪,古来人物盛江南”,“五公”之一李光更是对这片琼州大地寄托了“尼父道行千载之后,坐令南海变东周”的文化理想。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我省文艺事业遭遇外界“冷眼”,但近年来的迎头直上让人们感受到了海南文艺勇攀高峰的强大后劲——从祖国南端的西沙群岛到茫茫的内蒙古草原,从深居大山的黎村苗寨到地处繁华的京沪舞台,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到近邻韩国、日本、柬埔寨,甚至是悉尼歌剧院那样的世界顶级艺术殿堂,无一不留下了海南文艺深刻的足印,我省文艺工作者用最美丽、最真挚的艺术语言向世界传播着海南的文化艺术,敦睦乡谊,凝聚人心,以令人刮目相看的姿态一次次闪耀亮相,彰显了今日海南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国际旅游岛的文化魅力。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海南的文艺事业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仍存在巨大差距,还有许多制约文艺繁荣发展的不利因素。”在充分肯定文艺工作领域显现新气象、取得新成就的同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冷静指出,我省文化建设历史欠账多、发展起点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仍然较弱,文艺繁荣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环境还需要大力改善,“繁荣发展海南文艺,必须下大气力、真功夫解决好这些问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在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下,在内部积累和外部环境不断完善下,我省文艺事业发展进入了更加迫切、更有底气的新阶段。“海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资源,特别是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伟大实践,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更多的优势和更丰富的滋养。”许俊鼓励全省宣传文化战线把握机遇,乘势作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力量。
正如省歌舞团团长彭煜翔振臂许下的承诺——过去、当下和未来,我们都要用最丰富的表情传递精彩的海南故事,抒写厚道的海南人民以及崇高的海南精神,把传播海南文化的脚步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正如余秋雨在《天涯故事》中所书写——海南岛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将更加夺目。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引领下,在省委、省政府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决心与不断夯实的发展基础的共同作用下,在全省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下,海南文艺发展注定将迎来万紫千红的无边光景。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