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谈苑
一是“动态管理”,常管常理常新常显成效。这里的“动态”,侧重指党外代表人士(本职工作除外)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各项学习实践活动。如调查研究、论坛研讨、个人和集体提案、会议发言、建议信、信息工作、咨询协商等方面。党外代表人士在这些工作中表现如何,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党派(团体)和统战部门有必要对这些“动态”全程跟踪管理,并且应有立体式、全景式的文字记录档案材料反映,随时可以查阅,以利日后对党外代表人士作出恰当的评价,为培养、提拔使用党外代表人士垒实基础。
既为“动态管理”,就必须走党外代表人士本职工作单位、统战部门、党派(团体)“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途径:比如每半年,为党外代表人士确定一个培训学习专题(或集中培训、作辅导报告、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为党外代表人士筑牢坚定信念、不断上进的思想基础。年终则可以联合开展评议会、协商会,共同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议,使党外代表人士始终明确前进方向。
二是构建协作共建模式,增设“对口联系”和“建言直通”渠道。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管理,历来都是统战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我们更强调注重研究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特点和成长规律,不断寻求创新和传播正能量。只有这样,才懂得管理工作往哪一处“加强”,从而有利于整个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如尝试构建统战部门、党派(团体)、党外代表人士本职工作单位协作共建的新模式,藉此提升党外代表人士的履职能力。为了时刻有效掌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动态,要普遍建立并落实统战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同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统战部门不定期约请党外代表人士交心谈心,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总之,切实找准如何有利于党外代表人士成长和搞好管理工作两者的结合点,在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工作中既能规范管理,又能助推党外代表人士的进步,形成“统战部门主导、所在党派主事、本职工作单位参与”的共管共理格局。
三是要把党外代表人士的学习实践活动纳入管理工作范畴。学习实践活动是近年来党外代表人士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延续和发展,目的是为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党外代表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承担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统战部门、党派(团体)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键是加强培养、提高素质”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教育学习培训。同时,统战部门和党派(团体)要将管理工作贯穿于党外代表人士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和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既能夯实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又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管理工作稳步迈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把管理工作的过程视为培养和储备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坚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后备人才队伍的有力环节,鼓劲实干者、厚待实干者、成就实干者,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营造“实”的政治风气。(姚致光,民革广西北海市委会海城区总支党员)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松懈。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是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之上的。只有加强思想建设,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才能把握政治方向、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才能不断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永葆生机与活力。
民主党派要着力提高思想教育的理论含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释、解读和回答好广大成员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使民主党派的宣传思想工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真正做到“三个合拍”,即,与党政工作合拍,与改善民生合拍,与党派特色合拍。积极引导广大成员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是宣传工作绝不能弱化。民主党派宣传思想工作有着自身的特色和规律,也有个时、度、效问题。时,即时效。时效决定成效,把握宣传的时机与节奏,做好“早”和“快”的文章,宣传工作就能事半功倍。度,即分寸。分寸彰显水平,度的把握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精髓,只有精准把控、精准拿捏,恰到好处,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效,即效果。效果体现导向,宣传思想工作应以赢得广大成员的口碑为追求、以凝聚包括党派成员在内的社会共识为旨归。
首先,以正面宣传为主导。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民主党派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以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为己任,引导成员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成员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其次,以务实创新为突破。当前,媒体受众需求越来越多,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因此,各民主党派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精准定位受众,善于设置议题,做到同样主题、多样传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宣传矩阵。要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通过“互联网+”,让媒体融合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赢得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优势,打通并用好同成员信息交流的新渠道,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第三,以“四个结合”为抓手。民主党派宣传思想工作要将弘扬主旋律与突出民主党派特点相结合,充分体现不同党派的特色是多党合作的前提和制度安排;将常规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重点要做实“自选动作”;将加强自身宣传阵地建设与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资源相结合,既要不断提升自身宣传阵地的工作水平,打造特色品牌,也要积极主动争取在主流媒体发出民主党派的声音;将建设一支民主党派专业宣传工作队伍与整合民主党派各自成员资源优势相结合,来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
此外,各民主党派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把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活动,积极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党派氛围,不断讲好党派精彩故事,唱响党派好声音,宣传党派好形象。
三是理论工作要常抓不懈。理论成熟是一个政党走向成熟的标志。只有抓好了理论建设,才能在思想上高屋建瓴、旗帜鲜明,在政治上立场坚定、方向正确。因此,民主党派理论研究工作必须坚持政治性为主导、学术性为基础的原则,不断加强对多党合作规律、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规律的研究。
首先,吸收“和合”传统政治文化。吸收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作为当今中国政党建设的理论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对参政党而言尤其显得重要。
其次,参政党自身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应该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严格遵循参政党章程的原则;坚持共产党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体现政治联盟特点的原则;自觉、自主、自为原则;系统性原则。
第三,凸显参政党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特点。进步性是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广泛性是指其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要代表和反映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诉求。只有坚持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有效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最后,要建立和完善理论研究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内专家成员的作用,积极吸收学术界专家学者参与,还可借助社会力量加强民主党派的理论研究工作,逐步建立起内外互动、资源共享的联结机制,把民主党派理论研究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沈建文,民革武汉市委会机关支部党员)
抓舆论导向这一根本,大力弘扬宣传思想主旋律。在2016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导向是做好民主党派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民主党派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在党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多党合作的主旋律下,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正是民主党派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命线,无论是学习和阐释理论政策,宣传先进典型,还是编辑刊物,出版书籍以及开展各种活动,都要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还要有鲜明的政治目的,简言之,民主党派宣传思想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内聚人心、外树形象。一方面要内聚人心,即通过广泛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大力宣传民主党派历史使命,宣传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引导民主党派成员不断深化对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解与认识,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凝聚起全体民主党派成员的力量,形成民主党派工作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外树形象,即通过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让社会各界了解民主党派工作的性质、内容和社会职责,关注民主党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在创新实践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民主党派各项工作,塑造和树立民主党派良好的社会形象。
抓专业队伍建设这一关键,有力推动宣传工作上水平。做好民主党派宣传思想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而要建设一支懂党派知识、懂宣传工作的高素质宣传骨干队伍,就要健全完善相关措施,形成保障和推动宣传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机制。要建立完善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选人机制。要通过组织推荐和党派成员自荐的方式,经考核评价,逐步形成一支政治理论素质高、责任心强、文字基础好、思想活跃、热心民主党派工作的宣传骨干队伍,各基层组织要选出1~2名宣传工作联络员,市级机关要成立宣传工作骨干成员小组,为开展各级活动、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证。要建立完善集体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提升机制。要通过组织开展常态化的宣传骨干理论学习活动,组织宣传骨干成员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讲座、座谈、研讨、交流等多种活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党史等方面的理论和宣传工作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宣传骨干成员主动借助文件、报刊、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自学,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要建立完善实践锻炼与考评激励相结合的培养机制。要注重对宣传骨干队伍的培养和锻炼,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成长锻炼的平台,组织宣传骨干成员参与各种重大特色活动,鼓励他们多动笔、多投稿、多实践;将宣传工作与基层组织目标绩效考核挂钩,每年对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以进一步提升宣传骨干成员的积极性和实战能力。(王维礼,民革青岛市委会机关支部党员)
加强理论培训学习,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内功”打基础。首先,加强学习是党外干部成长进步的必备条件和首要任务。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本事的增长,能力的拓展,都离不开勤奋学习。充分利用新媒体充电补钙。现在网络无处不在,通过电脑网站,智能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最新信息,关键是看如何利用好空余时间。
其次,一名党外干部在工作中能不能主动有效履行自己职责,工作成效如何,关键是看这名干部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通过加强学习掌握和提高的。要站在高处看问题,用战略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驾驭工作的能力。发现学习上的不足要加以改进,要通过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这个过程,促使自己有意识地去研究和思考工作,帮助自己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第三,通过交谊联欢实现信息互通,取长补短。只有经常交流沟通,互相表达需求,才能知自己不足,对策才能想明白,思想才能畅通,意见与建议才能接地气。能力只有在工作中不断锻炼才能得到提升。工作的面广、知识多、量大更能体现能力的高低,效率的提升;领导认可,群众满意,善于总结经验,才有底气完成后续工作,更直接体现担当精神。
加大党外人士使用力度,提供更多实职岗位锻炼,“外力”促培养。
在苦练“内功”的同时,党派干部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也就是“外力”。要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力度,努力培养一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一是要坚定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决心。当前,有些地方或单位有意无意的将党外干部放在相对不重要的部门或副职岗位上,影响了党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就需要用人者坚定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决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将选拔出来的优秀党外干部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历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二是扩大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范围。由于民主党派成员来源较中共相对单一,党内符合推荐担任政府部门实职条件的人才,存在面不广的问题,难以形成一定的竞争实力。一批能胜任基层组织领导的党外干部和具有较强经济理论水平、较高法律素养和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党外干部多集中在相同或相近的几个领域。有时造成在各民主党派之间和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界别之间争夺党外干部的现象,并有日益突出之势。要扩大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范围和平台,尽可能多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特别是要竭尽所能的在基层干部队伍中发现和培养党外干部,为党外干部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三是要调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积极性。要从基层做起,调动地方选拔任用党外干部的积极性,要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当做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四是充分调动党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尽可能的将培养选拔的党员放在相对重要的部门或岗位上,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党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云捷,民革文昌市委会机关支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