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与寻根文学探讨

2016-11-26 18:05李川川
名家名作 2016年2期
关键词:寻根秦腔贾平凹

李川川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贾平凹与寻根文学探讨

李川川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摘 要]在20世纪80年代的特殊时代背景之下所诞生出来的寻根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位置,并且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持续良久的文化寻根热潮。贾平凹和阿城是当时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两个人有较多的著作涉及这一领域。由他们所带领起来的寻根文学引起了众多读者对于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热议和思考,并且直到今天这一文化形式在30年后依旧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 键 词]贾平凹;寻根文学;影响

在1985年左右出现的“寻根文学”具有特殊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并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作家利用文学干预社会政治的权利就已经逐渐消失了,也进一步失去了对文学探索和讨论文学话题的乐趣。直到1985年才出现真正文学意义上的新局面。很多作家后来认为,在1984年11月于杭州128陆军疗养院所召开的一次小型文学研讨交流会是导致寻根文学出现的主要契机。诸如包括韩少功、王安忆、郑万隆、李杭育以及阿城等都是会上的参与者,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寻根流派的主力作家。1985年以后出现的诸多热点文学问题,比如相对主义、文化传统、现代主义及“语言”问题都在这次会议上有所涉及。只不过与会者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所探讨的话题会在后来改变整个文学的生态,并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中最为重要的文学现象。

一、贾平凹对于当前中国文学的看法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曾经表示,贾平凹是中国最优秀的当代作家之一。贾平凹是寻根意识非常明确的作家,在20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国的文学都存在文学政治化、新闻化的特征,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贾平凹对这一现象深感忧虑,贾平凹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诠释了文学的真正内涵,并通过他的辛勤写作,创作出一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

二、贾平凹与寻根文学

1.贾平凹初入文坛,名声大造

贾平凹是以在上海文学杂志于1987年7月刊登的短篇《满月儿》走进文坛的,这是一篇从20世纪50年代刻板文学的模子中刻印出来的具有乡土气息的作品,这篇文章的文笔虽然自然而流动,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很多事情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整个文学创作的环境是浮躁的,贾平凹在这一时期也不例外。贾平凹凭借着这一作品赢得传统文学评论家的赞誉,获得大奖并得以出名之后就立即转入文学创作的另外一条道路,于是就有了《好了歌》《二月杏》《晚唱》《厦屋婆悼文》等色彩灰暗的作品。

2.贾平凹写作风格的转变

上面的转变即刻就引来了曾经喜欢《满月儿》的评论家们的极度震惊与失望。在1982年于陕西举行的关于贾平凹近期作品的专门研讨会上,有人就针对这一问题忧心忡忡地表示:“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作家,在曾经愁云惨淡的年代还唱着明快的赞歌,怎么到了新的万里阳光的时期,反倒是变得愁云惨淡起来了。”但是对于年轻的贾平凹而言,这种批评对于其自身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其后来的“寻根文学研讨会”之后,贾平凹沉默了一段时间,做出自己的反省和检讨。首先是觉得自己在解释生活的权利受限,便决定返回家乡陕西商洛,不轻易地为社会写赞歌和悲歌,专心于商洛(商州)里面的文化,仅仅只写乡间的民俗农事山水,并整合进中原文化的传统。其次是社会上有评论家认为他的散文要好于小说,于是他就产生了“文体感”,认为中国当代的小说是承袭了西方的模式,而散文却是继承着中国明清的笔记之传统,因此贾平凹有意以散文为笔法来创作小说。正是由于这两个决定促成了贾平凹在寻根文学探索的开始,同时也是其作品《商州初录》的背景环境。

《商州初录》无意间开辟了中国文学的“寻根”之路,通过对于风土民情的描摹以及对于文化韵味的展现是《商州初录》的主要特点,其旨在提醒青年不要一味地陷落在反叛颓废伤感的情绪之中,而是应该回过头去看看沉静中的文化传统,看看平实朴素的民间,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一味遵循“五四”运动以来的在文学上的西化模式并越走越远,而是应该重新审视自《世说新语》以来的文学脉络,在当代文学上重新注入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基因。

三、贾平凹在寻根文学上的道路继续追梦

1.贾平凹用《“卧虎”说》来诠释传统文学的精华

《商州初录》是后来文学评论家所经常提到的作品,但是其对《“卧虎”说》则提及较少。寻根文学是一种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文学现象,与其他文学流派有着明显的区别。寻根文学的问世之前往往伴有寻根理论,理论先于文学是寻根文学的特点。写于1982年的《“卧虎”说》是贾平凹随笔散文系列之一。其以汉武帝茂陵前面的石刻群雕为对象,把自己的文学理念巧妙地汇入其中。贾平凹认为,这些群雕是自己一生都难得所遇见的艺术珍品,“卧虎”经岁月侵蚀,风吹雨打,但是居然依旧完好无损,主要就是因为在于“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是天地给了这些艺术品的生存空间,是大自然的造化。面对“卧虎”,贾平凹明白自己的文学创作之理念:“‘卧虎’重感情,重整体,重精神,重气韵,单一而具体,抽象而丰富,正是我所求之而苦不能的啊!”贾平凹的这样一种领悟,将传统的中国文学生态延续到当代文学,使其一脉相承,与几年后所兴起的“寻根文学”的理念基本是殊途同归。

贾平凹在《“卧虎”说》中指出:“以传统的中国美的表现手法,真实地表达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情绪和规律,这是我创作所追求的东西。”同时认为:“当下,我们的民族,文学都需要五味子这一类的中药进行调理和治疗,使我们的文学逐渐的走向健康。”五味子具有皮肉甘酸,核中辛苦,亦有咸味,其中酸咸入肝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宫中益脾胃。文学需要五味子来促使文学走向正常健康的轨道。在文中贾平凹将自己的道禅思想明显地表现出来,并且又将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将中国的文化之根与世界其他名族之根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明确地追寻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的目标。

2.贾平凹用《秦腔》来诠释家乡文化

贾平凹在自己文化的探索道路上不断前行,并引领了“寻根文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在重拾自己文化的自信上不断前进。贾平凹是陕西人,在文学当中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关中地区民间生活习俗环境的影响,其中将本地的语言文化运用在作品当中是读者在阅读贾平凹的著作时所能清楚感觉到的。《秦腔》这一作品便是贾平凹在这一文学道路上新的追求,与《商州初录》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从“秦人”“秦地”和“秦腔”三个方面来诠释贾平凹对于自己家乡文化的理解。

贾平凹在《秦腔》的开篇就讲:“山川不同,便风俗不同,不同风俗,便戏剧存异。”以此展现了自己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作者通过等戏、看戏、评戏的各个场面生动有力地给读者展示了自己对于秦地、秦人和秦腔的认识,读者通过这些描写看到关中地区的这一古老文化背后的具象化的影子。自然条件恶劣是秦地的地理环境特征,这一环境特征联系着秦人的悲苦而又奋斗的生命,秦人个性特质又进一步造就了秦腔的奔放与粗狂的艺术。秦人、秦地与秦腔就在这之间的相互联系中构成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延展,构成了生命数千年来绵延不惜的环境。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衰落使得中国在民族的自信上长期的一蹶不振,尤其是在“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的思想在中国大为传播,文学在创作领域向西方的靠拢。随着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文学创作在西式思维模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人们开始产生迷思与困惑,在文学创作以及其他诸多的领域,我们民族的长期不自信以及逐渐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丧失。《秦腔》是贾平凹在自己的文学寻根道路上的又一座丰碑,背后所隐含的绝不仅仅是字面那么简单,而是反映出整个时代的诉求。

四、在贾平凹眼中寻根文学的现实意义

文学寻根的过程也是作家在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在1985年贾平凹表示:“我渴望寻找到自己,我只有这样折腾才有出路。文学是不安分的,作文的人更不安分。”贾平凹在拿起笔的过程中,在文学的广阔世界来寻找自己的爱人、朋友与亲人。他在文学的世界中找到沈从文所构建的宏大殿堂,感受到殿堂中的供奉着的充满人性的爱;找到了曹雪芹,寻找到其所建构的大观园,注意到如何运用文字对于每一个结构加以生动灵活地加以表现。在文学寻根的过程中,找到了作家的精神和风骨,明白大精神、大风度才是为文艺的根本,应天道而行,不屈于时代的应声虫。

寻根文学一方面要续接中国的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又要在传统的文学基础之上注入新的东西,使其焕发生机,保持活力。在中国的传统文人的心中都有着浓厚的政治情结,历来将文学视为其视为武器,用它来治国,用它来宣传政治。中国文学领域弥漫着的政治媚俗,阻碍了中国文学的进步。寻根文学不仅是在文化领域上寻求更大的认同,而是去寻求文学的本质,恢复写作的本色,是文学重新回到人本的轨道,让文学真正回到为人服务的本质。贾平凹在寻根文学的道路为中国当代文学开拓出一条更加具有希望的前景,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距离今天,文学寻根已经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其自身已经演化到一个相当成熟阶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疆域有一个大大的拓展,在特殊时代背景之下的特殊文学是我们民族文学宝库中的一笔重要财富。通过对贾平凹与寻根文学关系的研究以及在寻找文学的根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来重新审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的文学创作的方向。我们今天也需要在新时期继续加深对于文学的内涵价值和意义的认知,包括贾平凹在内的众多作家为我们在这一疆域的拓展提供了基础,使得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参考文献:

[1]段建军. 贾平凹与寻根文学[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12):180-186.

[2]许子东. 寻根文学中的贾平凹和阿城[J]. 文艺争鸣,2014(11):9-14.

[3]刘三雄. 贾平凹的《“卧虎”说》与“寻根文学”[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87.

[4]马超. 寻根文学对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以贾平凹散文作品《秦腔》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12(26):251.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854(2016)02-0012-02

作者简介:

李川川,女,出生于1984年10月,云南大理剑川县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美学。

猜你喜欢
寻根秦腔贾平凹
唐冠玉:寻根筑梦秉初心 砥砺奋进献侨力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西安这座城
千人祖国寻根传承中华文化——2017“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即将启动
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