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轩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07)
浅谈中国电影美学
王锦轩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07)
电影作为世界上的“第八大艺术”,蕴含着无与伦比而又独一无二的美学思想,电影美学是电影作品中一条无形的线,电影的精神内涵便因电影美学而存在和丰富,从电影进入中国的那一刻开始,电影美学也就从此应运而生。
电影美学;好莱坞;创作;电影理论
电影既是工业,又是艺术——具有审美价值的电影才可称之为艺术。影视美学(电影美学)就是从电影研究者的角度对电影之美进行深刻地了解和解读。有人曾经说过:“电影美学是对电影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更具有特殊意义的思考方式,学习电影美学的目的就是掌握这种思考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影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自觉性。”这句话并没有错,但是它忽略了电影美学还是一种电影理论形态,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用理论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电影美学,所以如果要对影视进行美学的阐释,首先要解决的是影视美学的理论基础问题。
1895年电影诞生之后,电影作为杂耍进入中国戏院、茶楼,并成为一种娱乐方式。1905年中国电影正式诞生,《定军山》成为首部中国电影,其实是当时享有盛誉的京城名角表演的片段记录。随着电影在中国的普及,中国电影理论逐渐产生。因为文化上与西方的源流关系,中国电影理论与西方电影理论有密切关联,而由于西方电影和电影理论阐述的强势地位,人们习惯上把西方的电影理论作为主流,这无可争辩,但是这未必就是理论发展的唯一可能或者唯一正确的途径。如果认真清理就会发现,中国电影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也有不少,其中有部分与西方论述有相同或相通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途径。
在中西文化合流中,中国电影受到西方电影的巨大影响。从艺术概念到艺术技巧模仿都参照西方。好莱坞电影1949年前一直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份额,其制片类型、叙事观念、制片厂制度、明星策略、艺术理论和技巧均成为中国电影模仿的对象。一直到1930年,左翼电影兴盛,产生了大批的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十分成功。《渔光曲》、《姊妹花》、《神女》、《马路天使》等都取得了优秀的票房。蒙太奇理论传入中国,并被左翼电影奉为圭臬。新时期,中国电影进入新的引进西方理论时期,国门初启,现代电影语言及其理论在电影作品和理论批评中逐渐蔚为大观。
随后,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荡。随着它的终结,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个领域逐渐在废墟中复苏。1976到1978年间,“实验话剧”、“星星美展”、“朦胧诗”、“伤痕文学”的全新浪潮把多年积压的郁闷释放出来。创痛过后的发泄与反思,伤痕和记忆,心灵受害者和精神拯救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共同构成了之一时代的文化。
在这个阶段下,中国电影美学是朦胧的。中国电影美学的朦胧,意味着中国电影理论界对电影美学的认识开始觉醒。
中国电影美学的觉醒意味着中国电影理论界已经开始反省过去的一些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倾向,意识到电影美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进行中国电影美学的建设。这个阶段的美学由两个方面组成:第一个是“第四代”的历史诗化和纪实美学。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20世纪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新时期他们才开始真正走上中国电影舞台。他们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电影人,特殊的社会环境、特定的时代背景使他们有着极强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并逐渐成为新时期电影创作的中坚力量。第二个是“第五代”的文化寻根与影像美学。第五代导演成长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都曾有过插队、下乡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在他们的记忆中烙下了深刻印记,也为其日后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厚的底蕴。第五代电影的突出标志是电影影像意识的觉悟和追求。他们的作品以影像为本位,并且使之强化,极致化,将影像的表现力推向极端,使之具有凌厉的视觉冲击力,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第五代”极力推崇影像美学,在一定意义上,“第五代”的“影像美学”对中国电影具有革命性。
90年代初,中国电影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格局。中国电影美学在90年代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吸收和借鉴西方电影理论的优秀成果,同时根据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积极建构中国电影美学体系。中国大众文化在这个阶段兴起,电影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商业电影和贺岁片的出现对电影美学和艺术观念形成巨大冲击。
进入21世纪,电影美学在艰难中前行。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电影创作和评价体系的日趋商品化,使得电影美学及批评的地位更趋边缘化;全球化思潮及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外来电影文化的影响,又给中国电影传统的文化美学批评带来巨大冲击。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一阶段中国电影美学建设的成就,尤其是对电影美学体系化建设的努力愈显珍贵。
王锦轩(1995—),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本科在读,2013级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J902
A
1672-5832(2016)08-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