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16-11-26 17:22罗志君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国际化政治思想

罗志君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

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罗志君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

本文重点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最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诉求与方向指导。

国际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国际间师生交换比例、国际学术活动、中外合作办学在内的多层面内容。

1 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1 教育国际化带来培养目标的国际化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到来,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命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战略性目标,国际视野、国际规则、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国际竞争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词,这个战略目标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和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推动大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途径,理应承担起贯彻《纲要》的重任,及时调整教育理念与目标。

在美国,“培养学生的领袖精神与领导素养”一直是高校所推崇的培养目标, 2010年,哈佛大学设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全球化公民、让学生的道德取舍符合理解生活的取向、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对于1963年就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日本来说,临时审议会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中提出:只有做一个出色的国际人,才能做一个出色的日本人,在国际社会中要想生存下去,除了牢固掌握日本文化外,还应该对各国文化和传统加深理解①。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设置上应增添以下新的内涵1.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观念、国际意识,树立为全球服务的观念。2.培养学生具有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及参与国际竞争的知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及辨别真伪科学的能力,等等②。

1.2 教育国际化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传统的开展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库”以世界性的内容。如气候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重视科学而轻视人文精神问题、核武器问题等。同时不同文化的交流,便于我们了解国外各种文化形式,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国际网络的资源含量巨大,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涵盖的范围。

1.3 教育国际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的更新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具有封闭性,多注重课堂教学与灌输式的说教,忽视了课外活动及家庭与社会的隐性影响,而方法单一、视野狭窄一直是引起学生对教育不满的主要原因。而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尤其是新媒体的诞生与广泛使用,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更大尺寸的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当下,注重理论说教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利用师生交流QQ群、微信、Facebook等网络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高校师生的青睐,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网络化发展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促使远程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借鉴和吸纳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成功的方法和有益的经验,不断创新教育的途径。

2 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2.1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生带来了“三观”与理想信念的冲击

高校历来是境内外敌对势力争斗的重要阵地,容易被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攻击”,容易成为渗透西方资本阶级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主要场所,这无疑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埋下了难题的伏笔。

西方敌对国家推行以“西方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各种社会理论,不间断地向大学生输入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试图削弱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动摇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甚至淡化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利用教育国际化的契机,大量输出资本主义的文化,不仅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工业产品,还有各种媒体文化。

2.2 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虚拟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演变,大学生已经能够足不出户地了解天下事,享受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便利。信息量的空前增多虽然扩大了学生了解世界的视野,然而也无可避免地使他们面对众多虚假与有害的信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而互联网课程也越来越得到学生的青睐,大学生自由地选择远程教育、网上课程,甚至是国际网络人际交流。在这种生活方式下,学生易于形成“网络万能”的生活态度,他们会仅仅依靠网络来认识世界,而非现实的接触与交流,最终,淡化了现实具体的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模式,这必定加大了教育者全面了解学生的难度,同时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面教育方式,以班级为中心的大学教学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3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

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老师为主体,教育者把握教育的主动权。但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育对象是通过各种媒介手段掌握大量参差不齐信息的新对象;是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阶层的新成员,则工作者具备教育国际化所要求的工作素质,重新掌握教育的话语权成为了队伍建设的困窘。

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面对着改革的必要性。教育者应牢牢把握建设国际化人才的教育目标,不仅牢牢把握国内教育内容的动态,更应关注国际性的问题。不断使自己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网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决定了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参与能力,学会在新载体上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公民教育,学会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注解:

① 朱振玉.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发展趋势[J]求实,2005(9):82

② 徐剑锋,曾燕.WTO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J]教育探索,2003(7):14

[1] 王友圣.国民中学教育国际化指标建构之研究—以桃园县为例[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所毕业论文,2009.

[2] 席酉民,郭菊娥,李还祖.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罗志君(1988-),女,广东佛山人,助理讲师,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G640

A

1672-5832(2016)08-0047-01

猜你喜欢
国际化政治思想
聚焦港口国际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