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的逃离无所回归
——读《乡土的逃离与回归》

2016-11-26 17:22王晓莹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黄土乡土文化

王晓莹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乡土的逃离无所回归
——读《乡土的逃离与回归》

王晓莹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回归乡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精神夙愿?还是一种地理坐标上的简单变换?刘铁芳教授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呼吁人们回归乡土,在黄土的滋养中重拾文化之根与生命的底气和自信,希望重新建设中等师范并号召学有所成的农门之子老来重归乡土,以此等诸多方式使人们反观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尴尬。

乡村教育;逃离;回归

瞭望黄沙漫漫的浩瀚烟史,承载着七雄争霸、王朝更迭和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滴滴鲜血的正是那面朝黄土的滴滴汗水,无都江堰无霸秦,无仓廪实而知不礼。华夏世代子孙身体里对种族繁衍与生存的渴望被一生的辛勤压榨成汗滴,浇灌土里的禾苗,人和黄土像母亲和孩子一般,年复一年的养育使得人们不愿面向蓝天。黄土与人有着剪不断的脐带,四季供养着不断开垦着她的人们,这种血肉联系把人与黄土深深捆绑,岁月在人的脸上劈开黄土一般的沟壑,风沙将人的面色吹拂出黄土的颜色,人们衣服常年不变的灰蓝两色上永远被黄土披上一层薄薄的纱,历史的车轮掀起滚滚飞尘,人们披着那黄土薄纱行走在黄土路上与天地融为一片黄沙漫漫,这是世世代代的乡土中国。

一如书名而言乡土成了人们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拼命跳脱的龙门,乡土之所以为乡土的存在之本或许所剩无几,更多的早可能荡然无存,那么,乡土逃离之后的回归该去往何处?此时的回归如果无所容身,那么我们硬要回归的生命之本是否已经变了模样?

在浩浩荡荡的农耕文明历史长河中,乡间之土对于人的浸润滋养不仅仅是香甜的盘中餐,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给自足使我们的祖先勤劳而又朴实,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同时也成为了我们的精神信仰,礼法纲常,仁义诚信,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所以,礼俗社会就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即为礼制。而自宋商品经济萌芽以来,我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经济在不断地被蚕食瓦解,当资本主义以大炮轰开我们的大门时,我们的传统经济已无所招架。市场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侵蚀了土地,而随着对18亿亩红线的一次次警告,乡土已然破裂。乡村土地的大面积侵占,我们乡土中国的空间概念所剩无几,同时,以农耕文明为依托的礼治被法制所取代,乡土厚重而踏实的德行被纸醉金迷拜物教嗤之以鼻,我们乡土中国的精神概念也不知该魂归何处……

回归乡土到底是该回归何处呢?文化自信到底能从何而来呢?刘铁芳教授在书中提出乡村文化的展开有三重内涵:一是乡村自然;二是乡村村民的自然生产与生存的方式,三是建立在乡村自然与村民自然生存方式之上的活动文化样式。而这些乡村文化在主流文化中基本处于遮蔽状态,他所总结的几条解决路径在他自身所提到的乡村教育的困境中显得难以自圆其说,三农问题被关注以来,耕地被占用,原始自然生态被破坏成为城市经济的附庸,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带来的城市农民工问题以及留守儿童与空穴老人的社会现状,乡村再没有传承本土文化的新鲜血液更谈不上产生让农村儿童引以为自信的精神食粮。这种现状使人有意为之的破坏吗?答案是否定的,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需要与之适应的上层建筑与文化氛围,这种利己而又功利性的成功学使人们对一切贫穷的标示避之唯恐不及,乡土自成为与城市化对立的那一天起,在现有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就丧失了底气,也永远抬不起头来。有人还会说有些村镇经济发展迅速,十里八乡都十分艳羡,可让大家羡慕的不是乡土文化滋生出来的本土优势,而恰恰是这些村镇在城市化、生产方式上机械化、收入与城市趋近化的种种城市色彩让它们在贫穷中脱颖而出。在此基础上,教育的不公平性由此产生,教育可以是一个广泛的文化浸润,也可以是系统的升学教育,而不论哪一种,乡村都是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乡村文化在城市这个时尚女郎轻扭腰肢的妖娆中东施效颦,产生的文化现象让人在啼笑皆非的同时也深感悲哀,而学校优质教育的分布地域差异让乡村教育在升学率上难以望其项背,从这样的现状上去谈文化自信是没有底气的,甚至的牵强而又可笑的。

乡村的一切该何去何从呢?教育是社会的子集,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联是微妙而又精深的,我国的教育投资占国民经济的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七,教育投资又大幅度的向城市倾斜,所以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一致是铁的规律而无可厚非。发展乡村育的首要是发展乡村经济,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而与此同时教育就袖手旁观吗?必然不是,乡村教育发展的种种落后现状,在经济大幅度发展的今天,首先被问责的不该是教育本身,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指望,而教育的发展它需要物质基础,它不能纸上谈兵更不能自欺欺人。在中国广大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急于教育的发展,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在这本书中,刘铁芳教授抱着深刻的人文情怀真实而又生动的反应了中国广大农村教育的现状,他带着我们直面中国乡村教育本身,思乡浓郁,情真意切,我不禁想起了多年前听到的关于北大人文气息的关注的一句话,“在这个时代,比起与时俱进,我们更需要北大人的坚守。”在《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中我看到了坚守,旧的生产方式终究成为历史,优秀的乡村文化遗产应该在进取中被吸取,乡村对每一个爱她的人而言,最好的回归是重建,而不是在现有的情形下回归。

[1] 燕丹丹.请让乡土文化回归乡村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9)

[2] 许庆如.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9)

王晓莹(1992.09-),民族:汉,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I207

A

1672-5832(2016)08-0012-01

猜你喜欢
黄土乡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中国
谁远谁近?
土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