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俊
初中美术课中直观教学问题的探究
胡文俊
【摘 要】美术教学要调动和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自觉地把握事物的表象特征,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掌握表现技能。因此,美术教学中教具的直观作用成为现代教学广泛应用的教学技术手段。
【关键词】美术教学 直观教具 使用 展示 体会
近代教育家都比较重视直观性这一教学原则,主张要以学生的感性知识或已有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知识方面去。当前,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直观教具是美术课直观教学的手段之一,它能支配学生的认识活动,为其掌握学科知识和智能发展提供条件。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美术直观教具已经很普及,并且相当先进,如目前使用的多功能一体机。
学生到了初中阶段,身体在快速成长,体力相应地增强。智力方面,由于两个信号系统的发展,条件反射形成得更为精确,故对知识容易产生兴趣,求知欲望比较旺盛。他们的学习方法也逐渐地不再以机械识记为主,而要根据意义进行识记了。同时,因为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从家庭步入学校,从小集体来到大集体,人与人的关系复杂而又多面化了,促使其自我意识有了显著发展。对周围事物各种影响的独立态度开始形成,于是对人对事有了自己的看法、意见以及初步的鉴别能力。因此,这阶段正是他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随意注意和抽象思维都处于发展的时期。如果教师能够凭借这些有利因素,将能产生突出的效果。
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认识并表现自然界、人类社会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而美术教学形式又强调“四写”结合,以造化为师。要求在教学实施中通过教师的诱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客观事物由表及里地、从感性到理性地进行分析、认识。理解之后,能用艺术形象使之再现。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和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去自觉地尽可能多地把握事物的表象特征,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掌握表现技能。因此,教学中形象的直观、语言的直观、操作的直观……尤其为了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具的直观作用更是现代教学广泛应用的教学技术手段。
教学中对某些抽象概念,难于用语言阐述清楚其实质时,借助于实物和摸象等展示事物和现象的内部结构、运动状况,学生就能心领神会,并能举一反三,效果较好,特别受低年级学生所欢迎。直观教具所以能发挥它的优越性,主要依靠人去操作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应该讲究使用方法。或是先展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观察思考,丰富感性知识并得出结论;或是先讲解再演示,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有的直观教具在商店里可以买到,有的要靠教师自行设计或制作。一张厚纸、一根铅丝、一块木板都是研制教具的原材料。制作时要力求节约,尽量就地取材,力争少花钱多办事。
自制教具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掌握学生心理,积累教学经验,敢于发明创造。并且善于动脑、动手,不断研制,不断改进,以图尽善尽美。自制教具要注意其艺术性,从造型到色彩,都要精心设计,使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展示出来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一)教具的体积
教室中如果坐满四、五十个学生,为了让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楚,所演示的教具体积不宣过小,以防影响学生视力,且因为看不清楚也易导致秩序动乱;但同时也要注意教具的体积不要过大,达大了,就会给携带和演示带来不便。如果班级只有二、三十人,教具的体积当然可以小些。所以,教具体积的大小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二)使用的环境
制作美术教具,要注意使用的环境,特别是采光、背景等环境因素,否则就很难达到预计的直观效果。相反,如果教具五颜六色,加上直接光的照射势必光彩纷杂,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教具的设色要求明快、和谐、悦目、感人,不宜过分强烈和跳动。有时由于教师衣着颜色和教具色彩相似,也会影响教具的使用效果。所以,教具的色彩要同周围的色彩相宜,和谐适度,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三)演示的角度
由于教师所处的位置同学生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教师演示时要注意角度。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从自己所处的位置讲解、演示,学生必然会莫明其妙。所以,教师在演示教具之前,必须考虑周到,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上、下、左、右变换位置,在能满足大家需求的条件下进行讲解、演示,给学生以实际的感受。
(四)展示的时机
“因势利导”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之一。至于如何掌握适当时机,则要求教师善于去捕捉。初中生自制力不强,但好奇较强。所以教师要注意展示的时机。教师最好课前把新颖、别致的教具放在不易为学生发现的地方。如果在教师没有展示之前,学生就已经看过了,那么等教师展示时,他们就没有新鲜感和兴趣了,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演示教具的理想时机,是在学生学习动机已被激发起来,具备求知欲望,大有跃跃欲试的情况下效果最佳。
有了美术直观教具,学生对有些绘画细节就不会产生误解。教师充分、恰当地利用直观教具,就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绘画学习的积极性。当然,科学在不断进步,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和手段也应该不断结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教师使用的直观教具也无例外地应该日新月异,教学质量更不应该满足现状停滞不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