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祥俊
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结构的多维审视
文/李祥俊
中国传统哲学是近现代中西古今文化碰撞的产物,其体系结构同样是中西古今之间多维审视的产物。近现代对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结构的探索表现出体系移植、建构概念体系、探索中心问题、回归原典等多种维度,有的维度偏于对西方哲学体系的借鉴,有的维度则侧重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体系的回归。中国哲学史上的体系性著述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自我表述,理应构成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内在体系的基本坐标。反思近现代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体系结构问题,对于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史和促进中国传统哲学内源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有悠久的历史,但却是一个20世纪才建立起来的现代学科。在近现代中国哲学史的著述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用西方哲学的体系结构来整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材料。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的建立应该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开始。胡适以他所理解的西方哲学的体系结构来整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材料,奠定了近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范式,但时人批评他过多受到美国流行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即他主要是用西方哲学的某“一种体系”来整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材料,而稍后的冯友兰则更注重用西方哲学的“一般体系”来整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材料。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学者侯外庐、任继愈、冯契等编著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根本性框架来整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材料,取代了胡适、冯友兰等所尊奉的西方哲学体系结构,但在以外在体系结构整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材料的方式上较之冯友兰等更为机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史的重写与发展中国哲学,一时蔚为风气。很多研究者尝试用西方现代哲学诸流派以至后现代哲学的理论来整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材料,但还是一种“体系移植”。纵观近现代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对西方哲学体系的移植,可以说有得有失,得在于它促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作为现代学科的建立,失在于遮蔽了中国传统哲学内在的体系结构,从而也难以获得对中国传统哲学本真的把握。
哲学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概念、命题,因此,不同的范畴体系往往会影响哲学体系的特征,当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者用西方哲学体系整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材料时,很自然地就会注意到中、西哲学在基本概念上的差异。探索中国传统哲学基本概念、范畴的自身特征,这种倾向从中国传统哲学学科刚一开始建设时即已出现。但自觉地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出发推演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成为学术界风尚。其中,汤一介的研究可为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传统哲学概念体系与逻辑结构的研究是关于中国传统哲学内在体系结构的一次自觉探索,但它没有注意到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系结构很少像某些西方哲学那样有一个从概念到命题再到理论体系的系统建构,概念、命题、理论体系之间也很少会采用逻辑论证的方式来实现。这种由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推衍出理论的做法是西方哲学主流派的哲学体系建构方式,和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系结构方式存在隔膜。
在对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结构的探索中,“体系移植”是外在的,“概念体系和逻辑结构”式的体系建构在处理中国哲学史上的具体人物研究时有的是可行的,而在它试图建构起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逻辑体系时,它的外在性和僵化的结构模式就很难令人信服。面对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结构探索中的困境,回到作为哲学话语系统源头的存在与哲思本身,就成为探索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结构的一个更根本的路径。
不过,回归中国传统哲学自身问题意识以建构理论体系,这个思路看起来是合理的,但实施起来不容易。如何保证所研读出来的哲学思想最符合传统本身,如何保证不同的研究者之间各行其是的分析、理解之间的统一性,这是这种研究方式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在实际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是以自己所理解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心问题及其理论体系来统摄中国传统哲学。不同的研究者在探索中国传统哲学自身问题后所概括出来的理论体系往往与研究者本人的学术背景、理论视野直接相关,实际上是在貌似客观性的表面存在着走向“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境况。
要回到中国传统哲学本身,去探求其自身的内在体系,建立中国传统哲学的主体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什么是中国传统哲学本身,通过什么途径来探求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内在体系,答案可能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学术文献的研究来概括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因为中国传统哲学本身只能存身于中国传统学术文献中,直面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原始文献,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作出自己的系统性的理解,这就导致了近年来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回归原典”的研究路径的兴盛。
然而,当前,“回归原典”研究范式不令人满意,因为实际结果是,一些结合学术经典研究而回归中国传统哲学本真的中国哲学史著述,往往写成了中国传统思想史、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史等等,可以说是“中国”了,但却不“哲学”了。
在近现代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发展进程中,西方哲学始终是参照系,而在参照过程中,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学者觉察到中、西哲学在使用的基本概念和关注的核心问题上都有着重大差异,但更根本的差异表现在中、西哲学的体系结构上,回归中国传统哲学内在体系成为近年来的一种思潮。近现代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体系移植”和“回归中国传统哲学内在体系”这两种研究范式中,都预设了中国传统哲学缺乏形式上的内在体系,所以前者需要“移植”西方哲学体系,而后者需要“回归中国传统哲学本身”去发掘其形式上的内在体系。
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缺乏形式上的体系,但有思想内容上的实质性体系,这是近现代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普遍性的观点。熊十力说:“中国哲学以重体认之故,不事逻辑,其见之著述者亦无系统。”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缺乏系统性,这种观点泛而言之固无不当,但不全面,实际上,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学派一般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且还有一些体系性思想的专门著述,即它不仅有思想内容上的体系,也表现为自觉的形式上的体系建构,它集中表现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些体系性著述。
我们今天从哲学的视阈看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材料,其中有些是探讨实质性哲学问题的,有些则是探讨形式性的哲学体系的。就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材料来看,探讨形式性哲学体系的著述主要有三类。(一)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些体系性著作,如先秦时期的《大学》《中庸》《庄子·天下》,汉唐时期的《吕氏春秋》《春秋繁露》《白虎通》《肇论》《成唯识论》,宋明时期的《近思录》《北溪字义》,以及近现代的《新唯识论》《新理学》《论道》等,它们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内在体系的直接依据。(二)中国哲学史上还有一些关于思想体系的思考,它们虽没有以专著、专题论文的形式出现,但确实是关于哲学体系的集中性探讨,如《论语》中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孔门后学的“本末之辨”、西汉初年的“大一统论”等,也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内在体系的重要依据。(三)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学术史著述、具有综合性的类书系列等,它们虽然不是专门的哲学著述,但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出了中国古人关于宇宙、人生的总体图景,也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内在体系的重要材料。
上述中国哲学史上的体系性著述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自我表述、自觉建构,是真切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内在体系的一条重要途径。比如,通过对孔子“吾道一以贯之”及孔门后学“本末之辨”等的分析,可以把先秦儒家哲学本末论系统揭示出来,进而探讨《中庸》《大学》在本末论系统基础上建构的一天人、合内外的哲学体系,而这一本末论体系同样适用于老庄道家哲学的探讨。通过对《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等的探讨,解释秦汉哲学由天人之际、古今之变所共同组成的宇宙时空体系结构,从而把握汉唐时期各派哲学的共同思想平台。通过对中国哲学史上体系性著述的研究,进而从总体上探索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体系结构,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哲学体系之间的冲突融合关系,其在哲学发展中呈现出的体系范式变迁,揭示中国哲学发展史的内核,从哲学体系的高度彰显当代哲学多元发展背景下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特色、现代意义。
研究中国哲学史上的体系性著述,通过分析、整理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体系结构的自我陈述,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哲学内在体系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真实面目,一方面可以破除用外的体系结构来整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材料带来的弊端,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所谓“回归原典”式的通过直接阅读原始资料来概括传统哲学体系所带来的弊端。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摘自《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