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晶晶 王绍平
自我成长之旅
——梦娜华裔身份构建的拉康式解读
任晶晶王绍平
《莫娜在希望之乡》是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任碧莲的代表作,讲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主人公梦娜探寻自我身份历程的故事。法国哲学家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为解读主人公从混沌到拒绝再到回归的主体身份构建过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批评范式。通过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华裔身份归属在美国华裔青年身份构建中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任碧莲是继汤亭亭、谭恩美等之后当代华裔文学的领军人物,倍受评论界瞩目。《梦娜在希望之乡》是任碧莲继《典型的美国人》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小说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获得了《纽约时报》等好评。本文借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分析《梦娜在希望之乡》主人公梦娜面对多元文化的身份困惑,展现对自身华裔身份从混沌到摒弃再到回归的认识过程。通过分析,本文揭示了美国华裔青少年在构建自己文化身份时,自身的族裔身份是不可抛弃的,是构建自己多元文化身份的立足点。
拉康的镜像理论表明,婴儿在前镜像阶段(婴儿出生之后的约6个月)只能被动地接受外界对他的作用,如他人的声音、影像和思想意识的影响等等。这种被动性决定了婴儿对于周围世界包括自己身体的印象只是零碎的,这个时期婴儿的自我和他人是相混淆的,他无法区别自身与周围世界而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梦娜在希望之乡》故事开始,没有身份意识的主人公梦娜正如前镜像阶段的婴儿,对于他人的指令,她无意识地选择完全服从,只因她的所有感知来源于他人。斯卡希尔(Scarshill)是梦娜生活的中产阶级社区,这个社区聚集了来自不同文化的群体,如犹太裔、华裔、黑人、日裔以及白人等等。面对多种文化的冲击,梦娜关心的并不是自己的身份问题,而是自己能否获得他人的称赞和认可。这里的犹太邻居们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菜肴特别着迷。当他们邀请梦娜品尝他们做的中国菜肴时,梦娜虽然对地道的中国菜没有明确概念,但她依然自信地称赞他们的中国菜不仅地道,而且美味可口,宛若一位中国菜肴的专家。在学校,为了满足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的好奇,梦娜虽然对中国文化并没有明确概念,但她依然得意地在同学面前炫耀从妈妈那里学的零星几个上海方言: “别发疯”“ 稀饭”、“酱油”。此外,她还煞有介事地告诉她的好朋友芭芭拉中国人可以用茶来怀孕。为了破除同学安迪对中国人生吃猴脑的疑惑,梦娜还身临其境般地讲述生吃猴脑的细节。
显然,梦娜积极炫耀自己的华裔身份并不是出于想要别人认同自身华裔身份的目的,因为处于前镜像阶段的她与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并无自我意识。对她而言,华裔身份只是帮助她融入这个新生活环境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梦娜的邻居以及同学把她推到了族裔问题面前,她只是被动接受而已,她对此并没有形成自我的意识,“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该属于哪个群体”。
拉康指出,自我意识只有在镜像时期才能生成, 到大约六个月至十个月的时候,婴儿的自我意识首次出现。此后婴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想象力的控制,将他者形象即意象理想化和对象化来实现对他者的统一,从而构建起一个统一的自我整体。但是婴儿一旦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并不是一样的独立个体时,自我意识常常与现实世界产生冲突,构成了自我意识的“侵凌性倾向”,具体表现为心理上对他人的否认或拒绝。
在梦娜寻求身份的历程中,她与母亲的关系是主要矛盾冲突,在她的身份构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镜像阶段,梦娜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当她发现自己与母亲有不同的自我意识时,就对母亲产生了侵凌性倾向。梦娜生在美国,长在美国,深受美国自由主义的影响,故而梦娜认为自己“不仅仅是母亲的女儿,更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人。而梦娜的母亲海伦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母亲,对她而言,梦娜是一个中国女孩,因此她用传统的中华文化教育子女。她把梦娜当成自己的财产,认为自己有绝对的权利凌驾于女儿之上,当梦娜不听话,不守规矩时就会给家里丢脸,因此她应该严厉管教女儿。她要梦娜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她别大声叫喊,要她别信口开河。“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冲突经常在一些小事里造成激化了的矛盾。”在梦娜眼里,母亲所坚守的中国传统不仅迂腐过时,而且与自身所秉持的美国观念相冲突,母亲海伦成为她美国身份的篡夺者,威胁着自己的主体和镜像认知。如果做华人意味着必须绝对顺从父母的意愿,而不能像她的朋友那样自由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那么她宁愿选择拒绝通过认同母亲的镜像构建自己的华裔身份。她说:“我就是无法接受他们在中国的行为举止,我们就是合不来”。 渐渐地梦娜把对母亲的反感发展成对中国文化的反感,开始厌倦当华人。
梦娜对海伦的侵凌性进一步加强是由于梦娜决定做美国犹太人所导致的,最终梦娜选择了离家出走,切断与母亲的联系。当海伦得知梦娜私底下想要接受洗礼成为犹太人时,她大发雷霆,指责梦娜忘记自己的根,扬言要把梦娜送回中国上海:“你这么做给家里带来了耻辱,别人会怎么看我们?”为了阻止梦娜成为犹太人,海伦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中国家长制作风,未经梦娜同意,强行没收梦娜希伯来文字典、犹太教宗教仪式所用的烛台以及芭芭拉送给梦娜的犹太教门柱经卷。当梦娜多次向海伦暗示自己决定成为一个犹太人是为了“寻找一个真正的自我,她还暗示海伦事实上许多母亲都会帮助女儿寻找自我”,海伦对梦娜的反抗怒不可遏,反复强调梦娜的身份是一个女儿,一个中国人。海伦的专制让梦娜忍无可忍,梦娜甚至希望自己没有这样的母亲,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
在梦娜眼里,母亲是侵凌主体个性、阻碍成长的“他者”,而以母亲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也自然而然地成为阻碍梦娜建构身份的“他者”,故而她本能地对中国文化和华裔身份产生了抗拒心理,从而决然否定了自己的华裔身份。但对中国文化和华裔身份的全盘否定仅仅是梦娜根据想象中的他者判断的结果,是对自我镜像的误认和扭曲,是个体借助自己的心理预期,沿着一个想象的,虚构的方向达到的效果,这种误认机制给主体带来的只能是“异化”,从而使“内在世界到外在世界的环路断裂,给自我的求证带来无穷无尽的困扰”。在离家出走后,梦娜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更为困惑,她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觉得“越是成为犹太人,越觉得自己像中国人?”。
拉康认为,在后镜像阶段,主体通过与现存文化体制的联系不断完善与构建自我,在先于存在的社会符号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梦娜在变身为犹太人之后终于明白了自己越来越像中国人的原因,重新建构起自己的华裔身份。离家出走后,梦娜逐渐意识到犹太人和华人的历史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两个民族都是移民到美国,都注重家庭教育,都拥有勤勉的品质,积极地在美国寻求立身之地。而且在很多情况下, 梦娜的行为想法都自然流露出中华文化对她的影响,比如她为人谦逊,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等。当她离家出走,站在中央车站大厅时,“她可以听到海伦的声音,但是梦娜仍然可以感觉到她的内心舒展开来, 像火车站那么大,有着川流不息的灯光”。正如霍拉威茨拉比所预言的“你越是犹太人,就越是中国人”,“你很难摆脱过去的自己”, 梦娜对自我身份的追寻仿佛绕了个圈,又回到了起点。在变身成为犹太人之后,她真正认可了某些之前没有意识到的优秀中华民族的品质,而不是一味摆脱中国文化。正如作家薛玉凤所说,“他们从小生长在父母的文化中间,潜移默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早已在他们潜意识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因此‘香蕉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他们文化身份的一部分,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多年的离家漂泊后,梦娜与母亲的重归于好,在梦娜结婚前一天,海伦出现在梦娜家,表明梦娜重新接受了自己的华裔身份。
通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梦娜身份的构建历程可以看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华裔青少年在构建自己的身份历程中会面临很多困惑,艰难重重。但是华裔身份自始至终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使主体有一种归属感和遵循的准则,只有认可自己的华裔身份,才不会在多元文化的美国迷失自己。
2015年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自我成长之旅:梦娜心理成长的拉康式解读》、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回望东北亚:美国亚裔文本的跨文化书写》(项目编号:W2015101)以及2012年大连外国语学院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元素与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共生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2XJZD05)的阶段性成果。
任晶晶(1990—),女、汉族,山西晋中人,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116044;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部 11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