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困境及对策

2016-11-26 14:18云南省民族宗教信息中心曹新富朱勇
今日民族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宗教舆情网民

□ 文 / 云南省民族宗教信息中心 曹新富 朱勇



云南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困境及对策

□ 文 / 云南省民族宗教信息中心 曹新富 朱勇

云南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省情,决定了做好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困境

1.基层对舆情信息工作重视不够

党和政府对舆情信息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但目前基层对舆情信息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基层未建立舆情信息专门机构;舆情信息工作人员配备不齐、基本都属于兼职,甚至省级也没有专业的舆情信息分析师;舆情信息分层不具体;信息采集不深人;舆情信息不共享;报送内容不明晰,以及报送指向不明确等。

2.舆情信息工作缺乏主动性、深入性和连续性

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涉及人心理因素偏多,导致信息的汇集、分析、研判难以把握。仅依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做好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各族群众,了解各族群众的各种愿望和需求,才能抓住舆情信息的关键。但现实情况是舆情信息工作人员深入群众了解其真实想法的工作机会偏少,对舆情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得到的舆情信息无重点、无特点、操作性差、缺乏针对性,与实际脱钩。

3.网络及舆情信息系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近年来,我国信息网络化日趋明显,包括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在内的舆情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日益多样化。

一是网民群体庞杂,网络信息缺少把关。在传统媒体中,媒体代表公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并通过采编队伍来完成。在新闻信息的形成过程中,新闻和评论要经过记者、编辑、责编、总编等层层把关,一些重点舆论监督的稿件,把关更为严格,对选题策划、采访写作、编辑审稿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信息核实和修改,一些重点稿件甚至要报送政府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进行把关。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形式上的“匿名属性”和互动便捷等特性,使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部分网民群体又将一些真假难辨的信息和极端倾向的意见随意添加进来,使网络成为网民表达不满情绪的最佳场所。

二是网络传播飞速,处置应对极其困难。受网民数量众多、网络传播迅速便捷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大部分网民出于天生的“正义感”,喜好对负面信息进行经常性点击查看、传播等行为的促使,带有负面性质或网络舆论监督性质的信息极易引发广大网民的点击、评论、跟帖和转载。而且,网络传播不受时间的限制——根本没有传统媒体关于截稿时间的限制,分分秒秒都可以传播。一则信息一旦被网民认同,就会冒出无数网民自发地承担信息搬运工的角色,通过图文、链接的复制、论坛发帖、转帖等手段进行网络传播,导致舆情信息系统也无法收集容纳。传播的效率上,可以同时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和交流,在环节互通的交叉传播中,信息传播速度被放大到了极致。

4.舆情信息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一个良好的工作机制是确保机构工作有效性、延续性和持久性的重要前提。舆情信息工作就是有组织地汇集、整理、分析和报送舆情信息,为上层机构做出科学民主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建立—个健全完善的包括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在内的舆情信息工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策建议

一是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有利于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了解民心所向、基层所需、群众所想,为科学和民主决策提供可靠和重要的决策依据。当前我国社会处于一个矛盾凸显期,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错综复杂。只有更好地了解掌握群众所想、所盼,才能科学、有效地分析社会心理和民心所向,有针对性地做好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防止引发一些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二是建立和强化民族宗教舆情信息收集机制。民族宗教舆情信息牵涉到方方面面,信息量巨大,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拓展舆情信息工作的渠道和内容。通过建立和加强乡镇(办事处)——县市(区)——省(区)——中央四级舆情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各级舆情信息网络,积极收集各方面舆情信息,不仅报送工作动态类和经验类信息,更要报送社会舆情类和问题建议类舆情信息。特别是要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多报送对领导决策有用、对解决问题有助、对引导社会热点有益的舆情信息。

三是建立健全民族宗教舆情信息的研判机制。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包罗万象,必须进行筛选,将反映重要问题或者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舆情信息挑选出来,这就需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社会舆情走向和热点,发现和抓住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即抓住舆情信息中的“热点”和“关键点”,及时报送有分量、有参考价值的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切实提高舆情信息的质量。

四是建立民族宗教舆情信息的应急机制。要认识到包括民族宗教在内的突发事件具有“潜伏期、暴发期、持续期、终止期”等不同阶段的特点,准确掌握舆论升级规律,按敏感程度和影响大小,结合实际制定包括应对媒体策略、具体工作流程在内的责任落实到人的针对性应急工作预案。一旦遇到民族宗教突发事件,迅速进行准确判断,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策略采取行动、及时发布事件的相应进展并随时跟踪。危机事件结束后,对应对措施、下步走向、今后工作等应进行系统有效的评估,进一步提升应对能力。

五是构筑科学的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引导机制。要开展好民族宗教舆情引导工作,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要了解广大群众想知道什么、感兴趣什么、关心什么,结合自身的工作需要宣传引导所涉及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二要了解大型企业、学校的特点和规律,做好这些重点单位的引导工作,做好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的宣传引导。重要部门可以设立网络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制度。网络发言人代表单位在网络上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必要时开设专版专题,适应不断发展的舆情信息引导需要。网络评论员针对网民言论、热点问题与网民展开深入探讨,根据网上言论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便及时解惑,正确引导网上言论。

六是完善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队伍的培养机制。高度重视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队伍建设,完善舆情信息员、分析员、发言人、评论员队伍的培养机制,举办舆情信息员、分析员、发言人、评论员培训班,并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召开舆情信息工作分析会,邀请专家讲座授课,不断提高舆情信息工作队伍素质,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舆情信息工作队伍。

七是健全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考核制度。如果缺乏各类考核、督促、检查、奖惩机制,舆情信息工作将会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提高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舆情信息工作的实效,各地、各部门、尤其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应建立健全舆情信息工作考核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明确考核标准,并定期检查考核,实行奖惩相结合,促进民族宗教舆情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民族宗教舆情网民
湖北省民族宗教工作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出台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与云南文投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真抓实干开创民族宗教信息工作新局面—2017年全省民族宗教委系统信息工作培训班在昆明举办
数字舆情
激情壮乡花街·醉美生态者兔
——到壮族花街节嗨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