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含读者”视角审视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2016-11-26 11:08田晓箐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夏志清现代文学作家

田晓箐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从“隐含读者”视角审视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田晓箐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隐含读者”概念由美学家伊瑟尔提出,是接受美学的重要批评理论之一。文学作品在成书过程中,往往具有明显的读者预设现象,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通过中西比较进行“隐含读者”预设,从这个层面审视这部文学史著,它带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

隐含读者;中西比较;政治意识形态

《中国现代小说史》诞生于1961年,由美籍华人夏志清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期间所著,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部经典的文学批评名著。

“隐含读者”是接受美学的重要批评理论之一,由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主要指向文学作品创作中作者与预设读者的关系。简单讲,作家在创作中会预先假定文本的接受者,以完成作品的构思和内容,假定的标准主要有作者的写作目的、爱好、经验等。文学作品在成书过程中,往往具有明显的读者预设现象。夏志清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正是如此。

1 东西方之比较

《中国现代小说史》虽以欧美读者为主要阅读对象,但美国社会对当时的中国文学有多少理解呢?作者在序言中提到,他在编写的反共读物《中国手册》里面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因为资料不全,又在国外,便胡吹一气,似真似假,权作应付。结果大名鼎鼎的美国《时代》杂志介绍中国,也因为资料乏善可陈,就把夏志清写的东西抄了过去,有的字句都没有改动。说明当时美国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政府宣传的层面上,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对中国基本的认识都不准确,对中国现代文学就更加谈不上了解了。加之夏志清一直是研究英文诗歌的,又长期在美国定居,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很难说是一个纯粹的中国学者。因此,这本书在成书的过程中,明显使用了中西文学对比的方法,有一定的比较文学倾向,作者的认识和评价首先是以西方文学理论为基础,然后冠以对中国文学的认识。

这样的写作倾向,首先表现在作者对主要作家作品的评价上面。例如对鲁迅的评价:

就长远的眼光看来,虽然鲁迅是一个会真正震怒的人,而且在愤怒时他会自以为是,他自己造成的温情主义使他不够资格跻身于世界名讽刺家——从贺瑞斯、班·强生到赫胥黎——之列。

再如,作者解析许地山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心地善良的东野很像是狄更斯小说里的匹维克先生……

另外,他分析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如果我们可以把沈从文的小说世界分成两边,一边是露西形态的少女(如三三、翠翠),那么另外一边该是华兹华斯的第三种人物:饱经风霜、超然物外……

很明显,作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家作品的介绍,都是与西方作家作品的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预设读者”对作家写作的影响之大。

对“五四”文学革命的介绍和评价,夏志清的态度也是贬大于褒。这和他的主观“偏见”大有关系,这样的“偏见”是脱离历史语境的,尽管他在表达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这种急欲改革中国社会的热忱,对文学的素质,难免有坏的影响;现代中国文学早期浪漫主义作品之所以显得那么浅薄,与此不无关系。到最后,这种改造社会的热忱必然变为爱国的载道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说,即使没有共产党理论的影响,中国的新文学作家,也不一定对探讨人类心灵问题感到兴趣的。他们亟亟以谋的,是要把中国变成现代国家,因此他们写文章的当务之急,是教导自己蒙昧的同胞。

夏志清以批判的态度看待文学革命,特别强调“文学的素质”、“人类心灵问题”等,为解读现代文学开辟了独特的视角——中西比较视角。此外,他把中国古代的“载道”文论也移植过来,用以类比“五四”文学、左翼文学,看似是追根溯源,其实也是在西方的视角下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应用。

汉学家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理论》中提到:“在西方文论中,显然有一些人物和中国的实用主义文论家们相对应,如贺拉斯、锡德尼,以及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们。”这里的“实用主义文论家们”指的就是中国古代“文以载道”的文学功利主义者。作者正是在这样的类比中寻找中国现代的主流文学方向,也是“贬大于褒”的原因之一。

夏志清可谓“半个洋人”,他用西方的视角、价值和标准评判中国现代文学,以立足文学本身为初衷,但实际偏向人性、艺术、情感方向,是“隐含读者”和比较文学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作品中,与主流文学思潮相对立、抵触的边缘文学,作者给予肯定。例如关于文艺争论中的学衡派,“京派”作家沈从文和“海派”作家张爱玲等,都是夏志清推崇备至的大家,从文学史的发展角度来看,这样的关注是一个文学价值重新发现的过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2 政治意识形态

文学意识形态的内容既包括文学本身,也包括对文学的研究,这个概念在被接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偏义现象,侧重于和政治有关的话语。这里要讨论的正好是著作与政治话语的关系,因此称为“政治意识形态”。

夏志清在作品中毫不讳言:

有一天,同住研究院宿舍三楼的一位政治系学生对我说:政治系教授饶大卫(David N. Rowe)刚领到政府一笔钱,正在请人帮他作研究,你谋教职既有困难,不妨去见见他。我当时根本不知道饶大卫是以反共著名的中国之友,我自己一向也是反共,我到他办公室去见他,二人一谈即合拍。

作者在序言中介绍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成书过程,特别提到了与饶大卫(David N. Rowe)的交往。饶大卫(David N. Rowe)主编的《中国手册》由夏志清主笔文学部分,这本手册是为美国军方、政方提供参考的,其主调就是反对共产党。这样的政治话语一直延续到《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写作中,反共的立场几乎没有变化,与这种反共政治话语相伴的是夏志清强烈的个人主观情绪。一直以来,对《中国现代小说史》“偏见”的批判和对它的高度赞扬一样不绝于耳,夏志清本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这一点:

《子夜》一直被批评家称为茅盾最伟大的杰作,我偏认为它比不上他早期《蚀》、《虹》和后期《霜叶红似二月花》这三部长篇。《猫城记》这部小说,老舍自己认为写得不好,当时评价也不高,我偏要加以重视。三十年代丁玲的声望,仅次于茅盾、老舍、巴金诸人,我审读她那时的作品,实在一篇也说不上是佳作。

另外,我们可以从这部史著当中获得一个粗浅的结论,凡是对情感上倾向于中国共产党的作家,夏志清“鲁迅式”的批判笔锋便随手而来,对鲁迅本人也是如此。

首先,左翼小说更是被他贬斥得一文不值,尽管对茅盾、吴组缃等作家给予相当的认可,但也认为他们有靠近说教的缺点,反复批判他们对无产阶级的宣传。其次,对当时巴金、老舍的评价也是闪烁其词,夏志清提到巴金写朝鲜战争的文字夸张丑化“美帝国主义”,有一些不实的书写等。他无法否认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革命文学占主流的事实,却把原因归咎于左翼文人自身的恶劣素质和卑鄙手段,这不但有失公允,而且在批评方法上也是相当幼稚的,同时带有强烈的“政治化”批判倾向。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他的“偏见”确实最大化地指出了革命文学存在的缺陷,这样的批判不仅在当时欧美读者群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对本土语境下今天的现代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夏志清实践了当时少有的批评的精神,影响了后来现代文学,特别是文学批评的发展。

在对左翼革命文学和解放区文学的评述中,《小说史》前后分别用三章内容总体上介绍相关内容,“三十年代的左派作家和独立作家”主要介绍了创造社、“左联”以及与其他文学派别的论争,以茅盾、张天翼为作者所推崇;“第一个阶段的共产小说”也是与第二个十年创造社、“左联”等交集的内容,与“左派作家”的区别,夏志清的论证很牵强,挑选蒋光慈、丁玲、萧军介绍;“第二个阶段的共产小说”主要介绍抗战时期和解放时期中共管辖区文学,夏志清没有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割裂,还提到了当代文学的一些内容。夏作有意将左翼革命文学阵营分开,本身就突出了革命文学内部的差异和矛盾。延续这一思想,他还将重点放在了革命派文学内部的争斗、“倾轧”上。这是他反复说明的,材料丰富,资料详尽,得出的结论似真似假,而这些结论的前提都是他的反共立场。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从表面上看,夏志清极力追求客观的批评态度,但事实上,在写作中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无处不在。在不同的政治语境下,有不同的读者接受群,而作者都是在“隐含读者”预设的前提下,进行“规约式”的创作。这样的“定律”,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对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潜移默化的。

结语

总体来讲,《中国现代小说史》因为以欧美读者为隐含读者,所以它的写作采用了中西比较关照的方法,采用英美“新批评”的理论对作品进行评判,在美苏“冷战”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它适应了反共的政治意识形态。

[1]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2]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伊瑟尔.阅读行为[M].金惠敏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4] 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 胡希东.文本细读·文学经典与文学史——夏志清文学史建构论[J].社会科学,2012(5).

田晓箐,女,甘肃张掖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01

A

1672-5832(2016)11-0061-02

猜你喜欢
夏志清现代文学作家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喜 欢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月光里,三十年的鱼雁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语境顺应视角下的鲁迅《故乡》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