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诗经》中“山”的意象特征

2016-11-26 11:08:24师伟红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思亲扶苏先民

师伟红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简析《诗经》中“山”的意象特征

师伟红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在《诗经》中,“山”的意象频繁出现。作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山”在诗歌的运用中有着丰富的譬喻。借助于山,先民表达着路远难见的思亲,传递着明快幸福的爱情,象征着万民来朝的家国。自然界的山在《诗经》中经过丰富的意象表达,被赋予了人性与生命的特征,构筑了多样的色彩与意蕴,传达着美好的感情与希冀,为后世的文学创造留下了丰富的资源宝藏。

《诗经》;山;思亲;爱情;家国

意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经过了创作主体的主观加工与感性渲染,具有了独特艺术特性的物象。此时的物象虽然仍具备客观的特性,但更多的体现了加诸其上的个性表达与情感诉求[1]。在《诗经》之中,山的意象多次出现,它表达着思亲,传递着爱情,象征着家国,经过先民丰富的创作延伸,山与多种情感发生了独特的链接,传达着先民真挚朴素的情感与情怀。

1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诗经》中的“山”与思亲

登高抒怀一直是文人诗歌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情结”,当跋涉荆棘、历尽艰险,登上山顶而极目四望时,一种别样的情愫涌上心头,或思亲、或怀人、或悲歌,山的高巍险峻带来了人与自然抗争时内心的渺小与孤独。山是一种冰冷、一种障碍,离愁别绪因遭遇山的阻隔而催生出难于言说的困苦。与山有关的文学作品,在这一层意义上,不免带有寂寥与感伤的情怀。

在《诗经》中,登高的篇目大多有望远怀人,抒发思亲不得见的伤怀情愫。如在《周南· 卷耳》中:“陟彼崔嵬”,“陟彼高冈”,山高路远,道阻且长,远征的男子在旅途劳顿之中,咀嚼心中略带苦涩的思念,独自就着杯酒浇心中块垒,留下“维以不永怀”、“维以不永伤”的千古嗟叹[2]。又如在《召南·草虫》中,独留家中的妻子,唯有反复的“陟彼南山”才能排遣心中无尽的思怀,数次以“言采其蕨”、“言采其薇”之名独自登山远望,采摘新鲜的野菜不过是一个徒劳的幌子。当即使跨越高山阻隔,也无法望见思念的人时,那种“忧心”的“忡忡”、“惙惙”与难以抑制的“我心伤悲”,才真的让读诗的人也如身临其境地体会那一份无法为登高所排遣的伤悲[3]。又如《魏风·陟岵》中,征途苦役之中双肩孱弱的少年“陟彼岵兮”,登上高岗,“瞻望”亲人,离家之时父母兄长的细声叮咛似乎还响在耳畔,一面是“陟彼屺兮”、“陟彼冈兮”的反复登临怀乡,一面是“夙夜无已”、“夙夜无寐”的劳役困苦之叹,一个独自离家,在服役艰难与思亲忧愁间挣扎的弱质少年形象,借助山的阻隔而跃然纸上[4]。

山路迢递,险峻难逾,《诗经》中的“山”,在思念的情愫面前,是一种缱绻无着的阻碍,又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悲,山的意象将思情强化,将思情凝练,成为今人咏读时,一杯满饮之后沉沉压于心间的离郁悲歌。

2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经》中的“山”与爱情

在《诗经》中,有为数不少的爱情诗,场景生动,情绪明快,借助“山”这一媒介传递男女之间脉脉流转的幽情。当登山不再与孤独时的茫然与酸涩相勾牵,阳光正暖,心情正好时的登山也能带来别样的喜悦与快乐。《诗经》中与山有关的爱情诗,大多通过“山隰对举”的自然呼应来传达男女之间黯黯升起的情愫。在山与隰的对举之中,山是隆起的高地,而隰是低湿的矮丘,阴阳的地势象征着男女的对应,相关的爱情诗多以“山有……,隰有……”的句式为起兴,借由山隰这种壮阔的自然风景所抒发的情愫也自然而然的带上了大气而爽朗的风范[5]。

如在《邶风·简兮》中,抒情的主体是一个大胆表达心中所爱的女子,这首描述舞师在表演之时神武有力,风度翩翩的抒情诗,由一个女子的视角书写这名超然出群的男子,“赫如渥赭”、“有力如虎”,当女子用无尽的溢美之词,描述了她心中倾慕的对象之后,用“云谁之思”的语句表达女子热切爱恋的思绪,用“西方美人”明确的指代自己心中的佳人。而“山有榛,隰有苓”的表达,则成为主动抛出的橄榄枝,有如宣言般笃定和有力,不仅抒发的女子爱恋的情怀,更有一种坦然剖白自我的大气与自信,将先民时期爱情表达的奔放与狂野鲜明的刻画[6]。同样是山隰对举,《秦风·晨风》中的爱情则别有一种小女子的辗转与娇嗔,通过“山有苞栎,隰有六驳”与“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的反复表达,暗暗的传达出一种“我在思念你,而你在哪里”的情感问话,最后通过“如何如何,忘我实多”的自我排遣,揣度自己思慕的男子是否已经将自己忘却,忐忑却又抱有无尽的热切[7]。在这类反复的起兴中,山与隰成为爱恋传达的道具,成为表达情爱的象征,由于隰的低洼的意象代表了女子,那么此处山的巍峨高峻自然代表了被爱慕被思念的男子形象。这类山隰对举的表达,在《诗经》的情爱类作品中频繁出现,其中最著名的还是那句广为传颂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此句出自《郑风·山有扶苏》:“山上挺立着茂盛的扶苏,池中盛开着娇艳的荷花”,男子与女子正如高高的扶苏与摇曳的荷花一样相般配,美好的爱情在山与隰的对应中生动明快的流转[8]。

3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诗经》中的“山”与家国

山峦的起伏与险峻激发着先民探索的情怀,而“山”的形象与家国之思,则与山的自然表征最为接近,高峻的山脉在先民的世界中代表着神秘,代表着威严,因此一些“山”的意象的出现,自然的表达着“国家”、“政权”、“统治”等等。

在《周颂·天作》一诗中,“天作高山,大王荒之”传达了周朝征战创业的夙夜艰苦与建立国家的磅礴豪迈,这首周王朝祭祀岐山的诗篇传达了深重的家国情怀,以“文王康之”、“子孙保之”等回顾了国家初建的艰辛与希望功业传之后世的美好期待。在这里,高山指代岐山,诗句用“天作高山”表达了周王朝的统治,顺遂天意与民意,山的意象在这里成为公正、权威的代表,通过对山的意象的运用,鲜明的表达了周王朝建设国家,传承基业的众志成城[9]。又如《周颂·般》一诗中,“於皇时周,陟其高山”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山川的宏大意象,以山川河流譬喻周王朝的巍然统治,自带一种雄浑与壮阔的气魄。这种天下归心、万民臣服的大一统气势,借助山的超拔出群与自然伟力来传达,在这类诗篇中,山的意象最接近其自然的本意,山是难于征服的险地,是在对抗时存在神秘与野性的潜藏危险,因而对山的驾驭就成为了对政权掌控的象征,正如仍在《周颂·般》中所用,“嶞山乔岳,允犹翕河”的表述,用高山连绵,江流入海的意象表达着王朝子民的万众归心[10]。在《商颂·殷武》中,“陟彼景山,松伯丸丸”传达的是伐木兴建祖庙的欢欣场面,通过景山的松柏参天,来隐喻王朝政权的强大与威严,因此,这首诗中用“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表达了殷武伐楚时征服四海的壮阔豪迈与驾驭王土的不朽业绩。山在先民时期有着艰险困阻、难于征服的特性,因此以山的意象来象征家国,即是对已取得功绩的认同,表达了励精图治的拳拳之心,又是对未来政权的期待,希望王朝的统治能如同亿万载矗立的高山一般功业不朽,江山永固[11]。

4 总结

对于古代先民而言,“山”的形象既亲近又神秘,于登高望远,抒发情思的意义而言,山是思念的阻隔,它象征着路远且长,象征着不知归人何处,《诗经》中用山的意象表达着思情,传递着不断想要翻越山峦与思念之人相见的跃跃情思。于山高耸巍然、挺拔入云的特性而言,山常常象征男子,山峦的俊秀与风景明丽一如女子心中心上人的完美,因此,先民用山来譬喻男子,用隰来表述女子,通过山隰对举的起兴表达,及山与隰间丰富景物的譬喻,传递着爱情的美好与幸福、羞涩与甜蜜。于山难于征服,险峻神秘的特性而言,山的意象又是征服力、统治力的代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山又代表着家国,通过对山的描述,先民期待着统治政权的稳固,传达着对于平静安稳的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诗经》中的“山”有着丰富的意象表达,作为早期的诗歌创作,为后世文学留下了丰富宝贵的资源,对历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王丹.中国古诗词意象的翻译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2] 贾月风. 《周南·卷耳》诗旨平议[J]. 资治文摘, 2015(10):3-3.

[3] 俞志慧. 从意象链看《诗·召南·草虫》的礼俗内涵[C]//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04.

[4] 赵逵夫. 心理投影生幻觉——读《魏风·陟岵》[J]. 古典文学知识, 2012(1):122-127.

[5] 由娜. 国风诗中的山意象[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8):101-103.

[6] 林宜瑾. 《诗经》舞乐探源——以〈邶风·简兮〉为中心[C]// 诗经研究丛刊. 2015.

[7] 杨世理. 《诗经·秦风》新解[D]. 兰州大学, 2006.

[8] 刘洋. 试析《山有扶苏》和《泽陂》中的爱情描写[J]. 文学教育:上, 2009(10).

[9] 胡子轩. 《 诗经》:中国诗歌不祧之祖[J].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

[10] 李树军. 试论《诗经·周颂》中的祖先崇拜[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4, 4(4):33-35.

[11] 韩建兰. 《诗经·商颂·殷武》综考[D]. 山西大学, 2013.

师伟红(1990.03-),女,汉族,河南开封尉氏人,硕士研究生,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I207

A

1672-5832(2016)11-0038-02

猜你喜欢
思亲扶苏先民
冬至思亲
当代作家(2023年12期)2023-03-21 16:58:08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思亲归
黄河之声(2021年16期)2021-12-14 03:02:02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16
呜咽呜咽泉
散文百家(2017年8期)2017-08-09 18:32:52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思亲忧国说清明
艺海(2014年5期)2014-07-05 06: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