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白诗中“马”意象出现的原因

2016-11-26 11:08:24张洪武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浪漫主义李白意象

张洪武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浅析李白诗中“马”意象出现的原因

张洪武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李白的一生经历丰富,享受过宫廷的荣华富贵,也饱受过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作为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其对意象的刻画多是宏大,气魄,表现了李白追求自由,超尘绝俗,积极奋发的精神。而在这一千余首的诗当中,普遍把酒剑月仙当做李白的意象的代表。然而对马这个意象则是很多时候‘置之不理’,在统计之中,马这个意象在李白诗当中总共出现了两百余次,紧随着酒月仙。就起数量而言,虽不是很大,但仍然是不可小视的。郁达夫曾说过:“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体现出了细节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的诗句中,马的意象的出现次数并不可小视,并可以作为研究李白的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李白;诗;“马”意象;原因

1 外在原因

马意象在唐朝的兴盛:法国文学史家旦那先生曾经说过:“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人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同样对于马的意象,为何在唐朝兴盛,李白,杜甫,岑参,王维,王昌龄等诗人的诗句当中都频繁的出现了马的意象。我们在探究这个原因时,同样不能够拜托当时的时代背景。

第一,中国独特的马的文化和对宝马英雄的情节。在中国古代,马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维系着人的联系,是古代人生活,出行,战争的重要工具。马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超过了人自身。马所拥有的与其它动物不同的自身价值——力量、速度及对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自从开始驯化马,它就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也为工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早在上古时期就记载:“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完全可以说明我国马文化在中国的历史的悠久程度;自古代,中国就有宝马英雄的情节,历代名将都有自己的宝马。西楚霸王项羽乘的马取名“骓”,此马五岁,跟随项羽立功创业,所向无敌,常一日千里。追风赤兔马原是董卓赐给吕布的,吕布身亡,此马被关云长所获。李白的《留别西河刘少府》:“自有两少妾,双骑骏马行。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宋代诗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等众多文学诗作中都频繁出现前时期马的意象。

第二,唐朝戍边战乱的现实存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意气风发的时代,这个“大有胡气”的朝代中,边疆战争之频繁和战胜次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旧唐书.刘仁轨传》记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余丰脱身而走。” 所以只有唐朝才能诞生像“年年战骨埋荒外”这样的诗句。而至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代诗人普遍都有这种敢勇敢战的精神,流露到文学作品中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意象。

第三,李白身世遭遇:天宝初年,“与筠俱待诏翰林。”(《新唐书·文苑列传》)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李阳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在当时封建王朝复杂历史的背景下,李白又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李白族叔),不久即病卒,一说喝醉了酒,在水中捞月亮而溺水身亡。在这一命运多舛的一生,数次的贬谪和漫游的经历中,是无法避免马的,可以说,马的轨迹见证了李白的一生,也见证了李白的诗里众多的马的意象。

2 内在原因

在中国古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知人论世”的说法。所以,窥视一个人文学作品深层内涵,必须深究其文学创作者自身的原因,下面就李白的自身原因做一个分析

第一,游侠,尚武的精神:魏颢在他的《李翰林集序》里说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讲述了李白在少年时期经常扮作侠客,游离于四川。“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新唐书·李白传》都可窥见李白的游侠气息;在《李白全集 古风五十九首其十八》中有这样的诗句: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李白全集 战城南》“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鸟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具有强烈的爱国和尚武的精神,而马又是赢得战争的重要武器,这也直接的在李白的诗歌中催生了马的意象

第二,自身的浪漫情怀与马意象的对接:沈德潜先生《说诗啐语》有云:“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郁情欲舒,天机随触,每借物引怀以抒之。比兴互陈,反复唱叹,而中藏之欢愉惨戚,隐跃欲传。其言浅,其意深也。” 在作品中看到李白的浪漫主义:李白获得巨大声誉的《蜀道难》。李白一生并未到过剑阁,这篇诗完全是凭传说想象落笔。正因为如此,他的浪漫主义在这里更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而谈及李白的浪漫主义和马意象的对接,更多的是李白笔下对马意象的独特运用,这种独特,就是源于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的笔法。例如《乐府杂曲 鼓吹曲辞 将进酒》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色宝马,千金的裘衣,配合美酒与对命理的通透看法,造就了《将进酒》独特审美。再看《君马黄》当中的“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通过对君与自己马色的对比,透视出了李白对知己难得的苦闷心情。

[1] 《鲁迅书信》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3月1日)

[2] 《无咎诗三百序》 赵缺

[3] 唐代咏马诗初探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4] 唐代文学中的马意象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 年 9 月 第3期

[5] 《孟子》中华书局; 第1版 (2010年6月1日)

[6] 《新唐书》中华书局 第一版 1975年2月一日

[7] 《李白全集》 中华书局 第一版 2011年3月1日

张洪武(1993-),男,汉族,云南曲靖人,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I206

A

1672-5832(2016)11-0013-01

猜你喜欢
浪漫主义李白意象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中华诗词(2022年1期)2022-12-31 05:40:44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艺术启蒙(2022年6期)2022-06-22 06:48:48
抚远意象等
青年文学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西班牙浪漫主义的狂想
艺术启蒙(2022年3期)2022-03-24 02:35:10
纸上的李白(三)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38
纸上的李白(一)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4
倒下的那一刻
戏剧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 16:24:41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杭州(2015年9期)2015-12-21 02:51:48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