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川直向图书馆寄赠郭沫若诗歌书法*

2016-11-26 06:03森本宪治赵艺真潘世圣校译
郭沫若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郭先生昭和郭沫若

森本宪治 著  赵艺真 译  潘世圣 校译

古川直向图书馆寄赠郭沫若诗歌书法*

森本宪治著赵艺真译潘世圣校译

古川直,我的同年级同学,祖籍熊本,姬路出生神户长大,昭和10年(1935年)从九州大学医学部毕业,进入妇产科教研室工作。昭和14年(1939年)赴上海篠崎医院行医,后入福民医院,再后历经在上海创办医院、应征入伍、日本战败、暂留上海、“留用”于一家中国熟人医生的医院。昭和27年(1952年)古川返回东京,但却不满于战后日本的社会风气,认为“这不是我应该居住的地方”,于是在昭和28年(1953年)只身登上货船,绕过好望角来到巴西。后来他又让家人也来到巴西,在离首都巴西利亚300公里的内陆——戈亚斯州,他得到卫生局长的特别许可,在一个从未有过医生的村子(姑且称为镇)办起了医院,当了整整20年医生后,他搬到了圣保罗,在一家巴西人的私立医院里工作,1983年退休后隐居巴西利亚,真可谓一生波澜壮阔命途多舛。

如今,古川直和夫人、爱女(战后撤回日本时,当局屡次督促他把已到接受义务教育年龄的女儿送去上学,他却因为“不能把女儿托付给深受世风影响的学校老师”而断然拒绝。如今,那个在家自学接受熏陶成长起来的女儿已经52岁,真是令人感慨)、女婿(第四代葡萄牙混血、土木建筑专业工科学士)、大孙女(眼科医生,正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特别研修)以及小孙女(美国田纳西大学地质学研究生)一家六口生活在一起。他在巴西利亚近郊丘陵地带的住所占地两万五千平方米。他在私人书信中写到:“季节一到,每天早上蜂鸟都会飞到我的卧室旁,就那样在空中突然停下并落下来,然后急速行进到百叶门,跟我打完招呼后又快速后退,斜着身子飞去。还有猫头鹰、深绿色的小鹦鹉、啄木鸟、啼叫间隔时间很长的斑鶇。近来,每天都会有五六只小猴子来喝阳台旁鱼池里的水,它们好像长不大,最多长到老鼠那么大。巴西也以蝶类繁多著称。”就这样,在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后,古川他终于迎来了安宁的晚年生活。

平成4年(1992年)1月16日,古川君从巴西寄来一封信:谨贺新年。

久疏问候,府上各位都别来无恙吧。(中略)今写此信有一事相求,恳请阅读后再做处理。

郭沫若“亲书”的“书法”一事。

上海有一家有些特别的书店——内山书店(店主内山完造,已故),曾在日留学的一群中国人常在此聚会,饮茶谈事。

有一天,经内山先生介绍,我认识了郭沫若先生,并得知他是六高(大正7年·1918年毕业)和九大(大正12年·1923年毕业)的前辈,我从那时开始与他交往,得到他许多帮助。他最终没有行医。

内山书店老板还常提及鲁迅、陶晶孙等人。陶先生也是九大医学部毕业,与郭先生是连襟,他是一位剧作家,也是一位外科医生。

战后第二年(?),郭先生曾因夫人的事情找我帮忙。他夫人曾是北京有名的京剧演员。听说他的第一位夫人是日本人,千叶县或茨城县出身。

因为这个原因,郭先生给我寄来这首诗(见照片2),我将这幅诗歌书法裱装成挂轴带到巴西,但我读不太懂。拿给本地两三位稍有“学识”的中国友人看,他们虽深感钦佩,但也看不大懂。

虽然谈不上是传家宝,但要是有一天我走了,家人大概会为如何处理这幅挂轴而头疼。况且孙女还是混血儿。

所以我早就考虑找合适的机会把挂轴送到日本,寄赠给合适的资料馆,由它们保管和展览。

熊本大学毕业的宫田昭医生现为日本驻巴西利亚大使馆医务官(任期2-3年),预计今年年末期满回国。宫田医生1983年毕业于熊本大学,任职于熊本红十字病院外科时,常来寒舍玩儿。

故我有一事相托,请您去一趟九州大学医学部图书馆,向馆长或图书主任转达我的上述希望。如果他们同意,我就将挂轴交给宫田带回日本,由他寄到府上。届时您可好好观赏我的这件“家宝”,再送交九大方面。

写到这儿,邮差送来了《学士锅》第81期,上面有您的《石碑遍赏》一文,更巧的是您的文中多次提及郭先生的事情。令人惊喜交加,我愉快地拜读您的大作。(中略)

顺便一提,久保(猪之吉)、田原(淳)、石原(诚)、石板(友太郎)四位医生是家父在东大医学部读书时的上一届前辈,武谷(广)、小川(政修)两位医生则是家父的同年级同学。

在此,谨向您致以新年问候,上面提到的这件事,还劳您费心。(后略)

敬具

1992年1月7日

古川直

森本宪治学兄

收到信的第二天,我便前往九大医学部,拜会瓜生医学部事务长,向他传达了古川君所托事宜,并询问图书馆方面的意向。大约过了十天,我收到栗山图书馆长的书简,他们欣然表示同意。

我立即将此事告知古川君,并很快收到了他的感谢信:敬启者

尽管是件很烦琐的托请,但您收到信立即前往九大,实在是感谢之至!(中略)

我在战后一年半左右收到那首诗(注:昭和23年·1948年),那时共产党(八路军)一路南下,上海也时局动乱。

郭先生不是那种必须“潜入地下”的响当当的党员,而是某种政治或政党的同情者支持者(这是我个人的猜测),生活过得安静朴实。共产党掌握政权后他回到北京,成为“大人物”。

那之后大约过了三年,我深感对共产党愈来愈难以适应,觉得自己应该回国了。于是开始申请办理出国签证但却毫无进展。于是我便决定写信给“伟大的”郭先生,请他帮忙,结果不到十天便收到了一件特别的印刷品(带封条)。

仔细一看,背面没有寄件人的姓名,正面收件人处写着“古川直先生”,一看便知是郭沫若的笔迹。我顿时明白这是个无言的OK通知。果然几天后我就收到上海市政府外侨联络事务局的传唤通知,接着拿到了出国签证。我担心给郭先生寄感谢信弄不好反而会给他添麻烦,所以最终还是没有寄。在那个国度,权位越高需要小心的事情越多。

我回国后没有太久,臭名昭著的“文化大革命”便爆发了,郭先生也或被冲击或被洗脑,他烧毁了很多自己的作品(焚书),晚年处境凄惨。1955年,郭沫若作为科学院院长率领一行人来日访问,他们走访了福冈(九大)、冈山(六高、乌城、后乐园公园)等地,那时的郭先生如明星般的耀眼。

郭先生在九大毕业后,带着日本妻子和两个孩子回到上海。那时,他和旅居上海的村松梢风交往密切。以前的中国留日学生大多进入一高或六高,而且大部分都学习理科。(后略)

总之,诸事承蒙关照,非常感谢!

1992年1月30日

古川直

森本宪治学兄

大约五个月后,我又收到了一封信,告知挂轴已经寄出:

敬启者

(略)关于郭沫若挂轴一事,前些日子,宫田医务官终于打来电话告诉我“出差归来”,并于昨日光临寒舍,我将早就准备好的小包裹托付给他,请他回到日本后邮寄到府上,他郑重地答应了下来。他预定今年八月下旬回国。

医务官也算是外务省官员,出国时行李应该会免检,应该能够顺利带到日本。

到明年昭十会召开之前,就请您将挂轴挂在您的房间里,昭十会召开时,再请您代替鄙人出席,将此挂轴挂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一幅的旁边。

各位仁兄中定有爱好书法者,届时请放声吟诵。

昭十会结束后,请将挂轴交给九大医学部保管。(略)

1992年6月14日记

古川直

森本宪治学兄

比我预想的要快,收到信一周后,即7月3日,从宫本先生熊本私宅寄来了郭沫若挂轴的小包裹。

护送患者来东京的宫田医生,经由熊本的私宅把东西寄给了我。

我通知了瓜生医学部事务长,他让我尽快带挂轴过去。我抵达图书馆时,事务长瓜生、图书馆专家朝仓、以及来自中国沈阳的女医生何萍(人口问题研究者、中医)等人已在等候。我们急切地挂起挂轴欣赏,发现有两三个字难以辨读。于是便将与原物尺寸相同的照片寄到中国,请专家帮助辨认。

我把事情的处理经过告诉古川君,同时建议他将挂轴的由来、决定寄赠的经过写下来以备留存。

他寄来回信,说:

敬启者

(略)关于向杂志《学士锅》投稿之事,弟这般不善文章者是做不来的,全权交给您妥善处理吧。我只在此稍作些补充(也许有重复之处)

(略)

(略)

从郭先生那里收到此诗的第二年,上海“解放”,从此再未见到郭先生(个人认为他回北京了)。

我昭和14年(1939年)-昭和27(1952年)年间在上海居住。昭和27年(1952年)返回日本(东京)。昭和28年(1953年),经再三思考,携内人和小女移居巴西,现居巴西利亚市。

我很早以前便有心将挂轴交由日本的图书馆或史料馆来保管,所幸同届同学森本宪治兄诚心相助,挂轴得以交给母校九大医学部图书馆保管。这一切均仰仗原图书馆馆长栗山熙先生、现任图书馆馆长立石润先生、医学部事务长瓜生岗久先生、图书馆专家朝仓一先生的鼎力关照。在此我深表感谢。

另外,借日本驻巴西利亚大使馆宫田昭医务官(熊本大学医学部毕业)因公回国之机,劳烦他将挂轴带回日本并寄到森本君府上(福冈市),在此也向他表示衷心感谢。

这封信中多次使用“敬礼”、“感谢”等字眼,这些都是“事实”,烦请替我强调一下。

再次感谢您,上述事情有劳您了。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那么,下次再聊。

1992年7月17日记

古川直

森本宪治学兄

紧接着,古川君又寄来一封信,说明挂轴裱装一事,向图书馆以及郭先生表达歉意。但我认为这终归是战后的混乱状态所致,他个人也无能为力:

敬启者

(略)据内人说,郭先生的这幅书法是在战后混乱时期裱装于上海的。过去在上海(仅指日本人居住区)有各个行当的日本人,如木匠、泥瓦匠、园艺师、艺人、艺妓、裱糊匠等等。这些人在战后都回到了日本。得到郭先生的墨迹时,上海仅剩下百名左右的日本人,根本找不到裱糊匠,只好请手比较巧的人帮助装裱。由于纸质恶劣,挂轴看上去很粗糙。请医学部图书馆保管很是失礼,同时也恳请郭先生谅解。而且如您所见,由于小弟疏于保管,不少地方有虫蚀的痕迹,没有专门的盒子和说明文字。(略)

1992年7月23日记

古川直

古川春

森本宪治学兄

8月下旬,由中国的王文樵先生抄写的郭沫若诗寄到了图书馆。以此为参考,我将郭沫若的诗做了如下解读。(照片3)

盈盈滩水碧罗纨

盈盈的滩水似绿色延展着的纨(白色细绢)

万转千回尽异观

千回万转地呈现出奇异的景观

岸上青螺雕不就

岸上的青螺(山或岛)即便人工雕刻也无法刻得如此神似

崖头白马画应难

崖头的白马(白色波浪)应该很难画得如此生动

停舟饱食江鱼羹

停下小舟饱餐一顿江鱼热汤

试弹惊飞泽鸟寒

欲要试弹(射弹弓)鸟受惊飞起,泽鸟(生活在沼泽的鸟)瑟瑟发抖(战栗)

对酒当歌慷以慨

面对酒就应该歌唱、慨叹、以(强调语气助词)哀痛

一篝渔火夜方阑

一篝的渔火,在夜里燃烧得正浓

古川直学兄嘱书戊子

(注:昭和23年·1948年)

初夏郭沫若

郭沫若小传(1892·明治25年——1978·昭和53年)

本名郭开贞,号沫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中等阶层的地主家庭,男丁中排行老三。少年时期多愁善感、性格叛逆,就读于九大医学部时主张浪漫主义,给文坛带来新气息,之后思想急剧左倾,成为无产阶级文学领军人物。随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运动,成为武汉政府中坚干部,后因蒋介石政变而亡命日本。逃亡期间热衷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卢沟桥事变后逃离日本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唯一一位无党派知识分子参加国共合作,合作决裂后推进反对内战运动。中共成立政权后,曾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席、科学院院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等政界要职,晚年如古川君书信所载,遭遇红卫兵之劫难。

作为文人,他不仅著有上述史学书籍,还著有大量富有诗人气质的诗集、小说、戏曲、翻译等作品。总之,他是一位活跃于诸多领域的多面性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在征求过古川君的意见之后,寄赠仪式于平成4年(1992年)10月9日下午2点在图书馆三楼展示厅举行。

由于前一天夜里下过雨,大地湿润,上午老天还意犹未尽地静静下起阵雨。下午,秋日的阳光便从云缝间洒向了大地。

展厅的陈列柜里展示着达尔文《物种起源》初版印刷本、维萨里《人体构造》等珍贵书籍,还有田原淳教授手写的关于“田原结节”的德语论文底稿、宫入庆之助教授的遗稿和书信等等。墙上挂着郭沫若的五言绝句“福地万间广”的匾额。

在朝仓一专家的见证下,作为老同学古川直的代理人,我将那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令他感慨万千的郭沫若诗挂轴,奉呈给馆长立石润教授。

今年,是这位典型的头脑富有弹性的中国知识分子、我们的前辈郭沫若先生诞辰100周年,也是他热切企盼的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平成4年(1992年)10月12日福冈市博多区吉塚1路4-14-1,邮编:812

译自《学士锅》第85号,

九州大学医学部同窗会,1992年12月

(责任编辑:廖久明)

注释:

①译注:“古川春”即“古川直”之夫人。

②译注:从原件判断,“停舟饱食江鱼羹”最后一字的“羮”当为“美”字。岸田宪也《〈盈盈滩水碧罗纨〉与〈舟游阳朔二首〉其二》(原载《中国文学论集》第38号,九州大学中国文学会,2009年。中文翻译见《郭沫若学刊》2010年第3期)也有相同判断。

*本文为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AZW011)的阶段性成果。

2016-07-07

森本宪治,昭和10年(1935)毕业于九州大学医学部,后在福冈市博多区开设森本医院,已故。

赵艺真,华东师范大学日语系硕士研究生。

校潘世圣,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教授,日本九州大学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郭先生昭和郭沫若
该干什么干什么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小小骑士穿过星球
“疫情使我们更加亲近”
父亲9年20万字记录孩子成长
昭和天皇曾计划公开“反省”二战
郭沫若致郁文的信
郭沫若佚诗一首
西郭先生和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