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尧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方法示例
付 尧
在一种语言中,变化更新最快的就是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汉语中的词汇纷繁复杂,又存在多义性等特征,特别是对汉语非母语的初学者来说,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很多困难,所以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初级阶段词汇教学时,尤其要注重教学技巧和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 词汇教学 方法
汉语中的词汇纷繁复杂,又存在多义性等特征,所以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来说理解和运用上存在很多困难,所以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重技巧和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方法,即初级阶段词汇教学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
展示生词可以分为“独词展示”和“综合展示”两种,也有人分为“以音展示”和“归类展示”。教师可以提前把生词写到黑板上,也可以做好课件,还可以写在纸上或者做好关于生词的图片。
(一)按词类排列展示
例如:在一段教学文章中,其中出现的一些生词:
(生词前的序号为该词在文中出现的顺序)
n.(1)5女儿、17少年→18青年→21中年(人)、23对象
(2)1街、2上衣、10棉衣、9毛笔、12外语、13系、15年龄
(3)14刚才
Аdj.2宽←→窄、7年轻←→老、6简单、16一般、20随便、22合适
meas.3米4层
adv.19互相
рhrase.11上学
这种按词类排列展示的好处是使学生有词性的概念。特别是对于汉语中常见的同音词现象,很多同音同形词的意义及词性也有很大不同。所以在词汇教学时,展示该词词类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按相关意义排列展示
(1)连衣裙、羽绒衣、西装、服装、时装→衣服类名词,可顺便复习“衬衫”、“裤子”等。此时注意量词“件、条、套”等的搭配。
(2)式、样子、大方、产品、橱窗、顾客(售货员)→形容衣服式样,依课文内容在商店购衣的情景中适用。
(3)红、黄、灰、蓝、紫、鲜艳、退色→颜色词与相关的形容词及词组。
(4)指、抬(头)、晒、飞(鸟)→单音节动词,前两个在商店购买服装时可用。
这种按词的相关意义的展示的好处是使学生形成词汇的网络化模式,形成相关词汇网链接。如:服饰网、颜色网等。从二语习得角度来看,词汇意义的关系网的建立可以使二语学习者更加系统多元的习得第二语言。
(三)按词汇等级排列展示
一级词:意见、水平、深、例如、等(助)、这样、浅
二级复用式词:专业、邀请、风俗、纪念品、根据、有用、对、作为
二级领会式词:壶、暖水瓶、完全
超纲词:花瓶、婚礼、丙用品、丙床单、乙结婚、丁请柬
这种按词汇等级的展示不建议使用,虽然按照等级划分的词汇更具有系统性,但作为教师,可以掌握学生要达到日常会话的初级水平需要的甲级、乙级词数量,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不必按照等级排列所教词汇。因为一是教师在备课或查找词汇等级时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二是费时费力并且在实际运用中学生实际掌握效果并不理想。
(四)串连排列展示
按照生词在课文出现的顺序排列,听写认读以后,教师以排列好的生词为线索叙述或者串讲课文。学生以生词作为提示线索,复述课文。
如对话文体的课文(节选):
小李А:……汤姆,你看我穿这条红色的连衣裙怎么样?
汤姆В:……很漂亮,就是样式过时了……
售货员С:……试试那套橱窗里的西装怎么样……
汤姆В:对呀,小李,试试那套蓝色的西装吧。
小李А:好啊!那套西装的样式大方,那我试试吧……
这一小段文章中“…..”里是生词,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部分文章,空出生词的位置,老师引导学生回忆生词,进而复述课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词汇和课文内容的记忆,教学效果也相对好些。
(一)词的释义
(1)利用汉字字形解释单音节词
如:飘:(票+风)旗在风中飘漂:(氵(水)+票)船在水上漂
浇:(氵+尧)用水浇花烧:(火+尧)用火烧木头
(2)利用反义词释义
如:深→浅(海水深,池水浅)高→矮干燥→湿润
(3)借助旧词学习新词(这是常用的方法)
如:姑姑(新词)→爸爸(旧词)的姐姐或妹妹
贪污→(老师给出情境)地位高的人,把公司(旧词)的钱拿到自己兜里(旧词)
(4)利用语素释义(语素的分解和组合)
如:自学:(自:自己;学:学习)自己学习
巨著:(巨:大的;著:书)影响大的书
用品:(用:使用;品:东西)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5)利用词组释义
如:凭:①~~图书证借书
②~~票进去
凭+名n.+动v.
(6)利用形象释义
如:①图片如:裙子、旗袍、马褂等。
②实物如:纸、笔、兜、杯子、桌椅等。
③身体语言或者相应的动作如:跑、跳、推、举、抬等。
这些词义形象具体可感,形象释义可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词义。
(7)利用情境释义
在初级阶段,教师给出情境,让学生随老师的思路补充句子。
如:①沾光
教师先给出情境,“我认识饭店的老板,我带你一起去吃饭,老板也会给你便宜的价钱。那么……”。话语未尽,让学生进行思考或补充,“这就是你占了我的光,即因为别人的原因,你得到好处。”
②凑合
教师给出情境,“去食堂吃饭,但是时间晚了,朋友说到外面吃吧,我说不去外面了,凑合吃吧。”“凑合吃吧/凑合穿吧,凑合就是东西不太满意,但还要用。”
(8)利用上下文语境释义
如:根据
设计一个情境:①根据老师的要求,明天听写。
②根据考试的成绩分班。
(9)利用句子释义
如:等①列举未尽 我去过上海、北京、南京等五个城市。
②列举的煞尾 我去过上海、北京、南京等三个城市。
难怪①难怪教室冷,原来暖气停气了。
②难怪我这几天没见到他,原来他回国了。
(难怪+结果,原来+原因)
(10)利用图形、符号等释义
如:千克(kg) 厘米(cm)
平方米(m2)斤(1斤=500g)
(二)讲解词的用法
这点主要是就词的语法功能而言,也就是词与词的搭配问题,也是组词成句的问题。
如:(1)瓶:有名、量两种词性。举例如下:①名词——酒~,玻璃~,大~,小~②量词——三~酒,五~汽水
(2)批评:动、名两种词性。举例如下:
①动词——А~В,А~В(什么)如:老师~他上课常常迟到。
adv.+批评如:认真地批评,经常批评
②名词——代(рron.)/名(n.)+~如:老师的~,老师对我的~
v.+~如:接受~,挨~
关于词汇练习方面,吕必松先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1996)提到五种练习。一是感知性练习,如跟读、认读、词形识别、给词注音等。二是理解性练习,这种练习主要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是否正确。如说出或写出近义词或反义词、用同义词替换、分析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图示词语、用目的语或媒介语示词等。三是模仿性练习,主要是模仿词的语音、书写和用法。如语音模仿、临写和模仿造句等。四是记忆性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记忆词的发音、意义及用法,如听写词语、听音填词、听词说义、听义说词等。五是应用性练习,就是通过词的实际运用来帮助学生掌握词的用法,如选词填空、组词、造句、辨别和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用指定词语改写句子等。
当随堂练习或下节课复习时,老师可以给出交际情境,让学生完整表达情景对话。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生词并结合课文来复述或表演课文内容,还可以在下节课课前听写上次学过的生词,以此方法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1]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M].教育部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1996.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