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堂的教与学

2016-11-26 02:49:50文/张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与学教案学案

文/张 晅

浅谈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堂的教与学

文/张 晅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实现有效的教与学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由撰写教案转为撰写学案,将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与学;创新;多媒体;自主性学习

在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教育民主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之成为中学历史教与学关系的新理念。

一、教师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变

(1)撰写教案转为撰写学案,教师主导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角色课改要求,在备课中由撰写教案转为撰写学案,将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学习的“学案”。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

教案到学案的转变,体现了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尝试。但从目前的实际来看,要马上完成这种转变不是太容易的,必须一步一步的尝试。学案的编写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比如填空式、问题式、写感想或者写下论文。

(2)撰写好学案要以教案教学目标一致。学案的设计必须与教学目标为依据,体现不同的学情。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和教案都要心中有数。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要求根据学生的学情围绕课标设计学案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要求教师不断研究课改精神及不断自我学习要求教师讲究教学方法,写好学案,提高教学效率。写历史学案,就要熟悉全篇教材,作为教师应先要领会内容,理清历史脉络,把握中心,要依据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整体地考虑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应该让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历史课本的大概脉络,从总体的高度把握教材,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指师生共同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3)在新课程教学中,要经常运用到多媒体课件。但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与传统在板书相结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A:转变观念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次教育观念更新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先进的、现代的教育观念代替落后的、陈旧的传统观念。

B: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普及,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成为历史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C:让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富有创新性的学习。

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观念;选择多样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应注重教学效果的提高;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善于利用多元评价的激励效应促使学生学习观和习惯的转变;在教学反思上,明确得失,及时反馈,善于反思。

二、学生学习和参与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教师在备课中由撰写教案转为撰写学案,将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而在根本上改我们知道,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重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而学案的实施正是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而建立的,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线”,是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主阵地”。

学习是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所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应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我们的学案应体现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此过程,应是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并不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我们很多老师在设计学案时,把学习内容问题化,设计了诸多问题,意图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材内容,我认为此只能算作“预习”,而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三、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些目标的达成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新教材与史料资源的内在性联系,并将之应用于整个课程教学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主要是属于学生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课上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学生还应该拥有充分参预权,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还能对问题的解答进行讨论,因为学生在这样的问答中,思维才能不断动转产生灵感的火花,不断得到情感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智力开发。

课堂教学中应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下,共同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老师应处于引导的位置上。如何去发挥导向作用,老师在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方面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而且便于学生接受知识,这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老师在课堂上应做好引导的角色,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普遍采用互换角色的新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传统被动的地位,让学生显示在课堂教学上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老师的教学中。 营造生动的课堂教学,还可以从教学语言方面着手。有趣活泼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老师还可以发挥自身多方面的教学魅力等等。学生也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的。

新课程注重于要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积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和启发。从而要求在课堂上提高教与学的互动性,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把教与学充分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1]徐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历史教学.2005年1期

[2]周道贵.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和实验探索.历史教学.2007年3期

[3]杨波.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科教文汇.2014年35期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清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教与学教案学案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金秋(2021年18期)2021-02-14 08:25:40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立定跳远》教案
乡愁导学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半张纸》教案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