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高中语文阅读课

2016-11-26 02:49:50宗东峰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阅读课高中语文语文

文/宗东峰

怎样上好高中语文阅读课

文/宗东峰

如何充分发挥阅读课的教学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读有所得,并把课内养成的阅读经验“辐射”应用于课外的阅读、学习,是目前课改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语文老师的任务不是限于教学生去读解一篇篇范文,而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多种适合于目的的读书方法。

明确;目标;加强;阅读;计划

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根据一定的目标、目的、寻求最经济的途径,助成读解文章的能力。在阅读课里,教师根据具体的阅读目标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等,还根据文章的内容、目的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等等。

一、明确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加强阅读课教学的计划

阅读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阅读课的重点是能力培养,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资源主动获取知识,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掌握通过阅读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既然阅读课教学是能力培养,作为教师就必须做好充分的教学计划。使阅读课教学具有系统性,而不是进行散乱的知识堆积。阅读的过程包括读、思、辩、理,其中每一步都包含着技巧与方法,要把这些知识有机的、循序渐进的传授给学生,就要在一个教学段做好合理计划安排,并通过引导学生的阅读实践来逐步完成,显然,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是很难达到阅读教学目标的。合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阅读课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没有学生阅读实践的配合,阅读课教学要取得效果是难以想象的,之所以要强调“合理”就是要在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阅读教学计划之间寻找交集,一方面不能让“兴趣”主导成消遣性的阅读,另一方面也不能单纯通过布置读后感之内的作业来强制引导阅读方向。而是充分利用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信息渠道广泛的特点,配合当代社会国内国际热点多的因素,可以通过诸如:问题启发——推荐相关图书文章——讨论总结——读后感——教师批阅,这样的过程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抓好训练,在阅读机制运行中,学生虽然是主体,但是教师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仍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二、有目标地搜集、整合阅读材料,多形式地开展阅读课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阅读思想健康、内涵丰富的优秀作品会促进学生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性循环的习惯。但有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受年龄和环境的制约,对读物的选择缺乏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规范学生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标准。我认为教师在推荐大纲所建议的阅读书目基础上,还应多了解学生近期接触阅读的书籍,要有计划地推荐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的发展的优秀的课外读物,具有时代感又充满人文性的期刊杂志,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信息的敏锐捕捉能力;教师还应多关注新出版的书籍,适当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选择性的阅读。新课标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趋向”,因此,教师要注重在阅读课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诗歌、散文、新闻、传记等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学作品的学习,以书籍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无声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方面,对于偏好某类作品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可鼓励其通过针对性的阅读作深入地专题研究,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于课内阅读课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处在课堂内集体学习的气氛中,而读的又是课本之外的书籍,有助于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一般表现出求知欲明显增强,思维活跃,呈现出短期的兴奋状态。教师可以抓住这种兴奋状态,有计划地把研究性阅读纳入课堂,以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就某些话题进行探讨,甚至可以营造师生共同阅读探讨的环境,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建立新型的集体阅读模式。我提出以下几种方式供探讨:阅读与介绍相结合:学生自由选择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先自主阅读和思考,然后就各自不同的阅读内容向同学们进行推荐,学生通过其他同学的介绍可以了解各种风格的书籍作品,优势互补,群体优化,充分发挥“合力效应”。

三、借助多媒体,阅读与直观欣赏相结合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影视、戏剧等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样式,把欣赏画面同延展性阅读剧本优化组合,通过文字和视觉的双重冲击,启发学生作多种形式的探讨。如话剧《雷雨》、歌剧《白毛女》以及许多当代中外经典影视作品的欣赏作为阅读课的一部分,以新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经验”、“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因此,在阅读课上的讨论,教师一定要注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着眼,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鼓励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充分发挥阅读课的“辐射”作用,让学生真正获益。开展阅读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希望学生“厚积而薄发”,把阅读课上积累的阅读经验应用于语文学习中,因此,除了在课堂内进行阅读、心得交流等活动外,教师还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反思,强化所收获的阅读经验,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联系起来。高中语文阅读课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磨刀不误砍柴功”,把阅读课上好,不但有助于教师更加得心应手地开展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新时代的学生。我热切地希望借此次课改的东风,把高中语文阅读课的开展落到实处,让课改之风吹遍华夏大地,让中华教育遍地开花结硕果。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要有迁移能力。让学生明白阅读是有目的的,要将自己所读融入、运用到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去,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从书中得来的知识,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社会,更迅速地促进自己成长。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课高中语文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