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马荣
预防医学档案管理浅析
文/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马荣
结合历史上和近来发生的严重病疫事件,为了使预防控制疾病工作更加高效,下面这篇文章将对新时期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新思路做下探讨。目前,我国预防医学档案管理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的,需要相关部门做出改善解决,那么首先需要健全预防医学档案的管理体系,加速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进行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转型是需要培养很多档案管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医学档案;档案管理;信息化
预防医学档案管理是指在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的历程中记录下的总结性的文字、图表和照片、录像等真实信息,具有很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我国进入新世纪,发生了很多范围影响至全国的严重的病疫,像非典,甲型N1H1等疯狂肆虐的病疫,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健全。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得医学资源可以共享,这对疾病的管控效果很明显。在新时期,能够更好地完善改进医学档案管理体系,它发挥的作用将更大,是现如今有关人员都关心的新话题。
现如今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在预防医学档案领域里,现代科技的影响同样重要。尤其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改变着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可以提供新的载体,同时方便交流。在新时期,我们要加强对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现状的认识,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便管理同时还面临着各种挑战。
(一)预防医学档案的体系较为复杂。预防医学档案工作难度比较大,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的体系是很复杂庞大的。预防医学档案已渗透到现代医学的很多领域,已成为综合性学科之一。预防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其范围的广泛性,医学档案的建立工作还要依赖于大量的试验和数据作为基础,还有收集档案内容、处理以及归档内容信息都是复杂的工作环节。
(二)预防医学档案的信息化转型较为困难。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的进步和改变,现在传染性疾病疫苗、流感实验室等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预防医学档案的工作难度,也方便了内容的交流,使其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档案信息的转型也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增加了管理难度,所以,实现人才和管理的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预防医学档案的信息化转型。
结合新时期对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及现状问题,下面对新时期预防医学档案管理进行几方面的探讨。
(一)重视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工作。1.充分认识到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只有充分认识到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能够更加重视工作,使其工作进行的更加高效,在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中,有些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像与流行性疫情直接相关的疾控中心等部门,所以,加强档案管理就很重要。2.管理预防工作要做到精细化。精细化的分工有利于责任到人,便于在发生各种情况下,直接追责当事人,避免互相推诿,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有利于提高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交流。档案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多多交流有利于保证医学档案的真实和可靠性。这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对档案的理解,提高管理质量。
(二)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部门确定严格的工作管理制度,有利于对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具体可以做到,第一,工作内容安排要细化,进而使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保证工作效率, 也有利于事后追责:第二,工作人员要在平日的工作中对信息要做及时的更新,录入档案的工程中要保证内容的全面和正确。流行性疫病与社会的稳定有很大的关系,关系着亿万大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责任是非常重大的,绝不容许人员的懈怠和疏忽;第三,在进行责任到人,进行追责的同时还应该实行奖励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
(三)建立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具体而言,是指相关的医疗事业单位要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还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各种因素,使得硬件设施得以完善。为了推动预防医学档案的交流共享以及高效管理,就需要在专门的计算机上安装软件,方便录入、查找、交流和应用,使得医学档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上文介绍了我国新时期我国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这就使得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医学档案体系,使其价值得到最大化。同时借助互联网络和大数据等高新现代化工具,加速信息化进程,使其能够很好地交流共享,不断地与时俱进,发挥其在新时期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
[1]董杰.浅析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9)∶341-341.
[2]蒋海英,王慧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3,15(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