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分析

2016-12-08 03:22:0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瑶
办公室业务 2016年21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档案管理

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分析

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瑶

本文探讨档案管理与利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作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引入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培训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是培训方法的有效创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与利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针对的对象主要为毕业医学生,其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是住院医师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我院积极落实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各专业基地根据培训细则要求,为住院医师提供充足的培训机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纳入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档案的建立起到记录培训工作政策、方法、结果等具体信息的作用。同时其可完整保存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的成绩及表现,成为衡量住院医师专业水平的一项资料。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对档案管理与利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选取我院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60人为研究对象,现详述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60人,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档案培训组和普通培训组各30人。其中,档案培训组男女比例为13:17,学士、硕士、博士比例为16:13:1;普通培训组男女比例为17:13,学士、硕士、博士比例为17:12:1。两组住院医师在一般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培训方法。普通培训组给予常规培训模式,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制定培训内容,分配一位带教教师,负责培训的日常事务,在培训结束后填写培训质量问卷调查表。

档案培训组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制定相关的培训方法与途径、考核方式、成绩达标标准等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培训档案。在培训启动仪式上,将培训档案发放到住院医师手中,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档案要求开展具体培训活动。在培训结束后同样填写培训质量问卷调查表,将调查表计成绩单统一放入档案中存档备份。

(三)评价方法。对住院医师进行综合能力考评。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综合成绩评分。具体包括出科成绩、培训过程评分、培训评价评分,每项成绩满分均为100分。2.对住院医师在培训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具体包括培训模式,思维开拓创新性,出科考核成绩认可度,沟通及问题解决能力。总体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四)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二、结果

(一)综合成绩对比。档案培训组综合成绩明显高于普通培训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住院医师综合成绩评分对比(分)

(二)培训满意度对比。档案培训组住院医师对培训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培训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采用两种培训方法的住院医师对培训的满意度对比[n(%)]

三、讨论

培训档案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建立培训档案有利于对培训内容进行梳理和思考,以确保培训的规范化与专业化,从而提高住院医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得其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实现自身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档案培训组的综合成绩和培训满意度均高于普通培训组,P<0.05,上述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这表明档案管理与利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作用明显,能够有效地提高住院医师培训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培训档案涵盖住院医师的病理书写、查房情况、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出科成绩情况等内容,住院医师根据档案的相关规定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培训中应该完成的任务和需要取得的成绩,因此可以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这样有利于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并能更好地配合相关培训工作的开展,使其培训成绩提升有了基础保障;2.档案培训对带教教师也出了相应的规定,要求带教教师必须按时完成病历书写的批改,同时对住院医师临床操作及查房情况做出指导,从而对带教教师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化要求,缩小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实际情况的差异。同时,住院医师培训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轮转于各专业之间,如果没有培训档案的记录,很难确定住院医师的培训情况,并且缺乏住院医师培训结果评价的客观标准,而档案管理则可基于医师实际工作培训,从科室各个细节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提高了住院医师对培训的满意度,确保了住院医师培训的公平性。

综上,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引入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培训工作的规范化与公平化,是培训方法的有效创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张海民,鄢阳,王光春,等.培训档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9(8)∶19-20.

[2]张伟,赵峰,陈洁,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45-47.

[3]常晓丹,戴珊,宋清华,等.北医系统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14(6)∶368-370.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规范化档案管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4:09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