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西省万载县文化馆 周荣敏
浅谈节日文化开展新举措
文/江西省万载县文化馆 周荣敏
群众文化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而节日文化又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节日文化,就是每逢节日期间开展的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节日文化的起源,大多与祭祀、神话传说、宗教、缅怀历史名人以及时令更换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
节日文化开展;丰富多彩;凝聚民心
关于节日,大致可分为五大类:一是世界性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二是全国性的革命节日,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三是历法时令性的节日,如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四是民俗性的节日,如泼水节、三月三、芦笙节、火把节、开斋节等;五是祭祀性的节日,如清明节、祭灶节、七月半中元会节等,无论哪种节日类型,都具有群众性、娱乐性、周期性、传承性等鲜明特征。
节日文化活动具有极大的群众性,有的甚至举国上下,普天同庆。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节日期间文化活动安排,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节日期间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时,一是要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凝聚民心;二是要弘扬民族文化、注重艺术特色、内容绚丽多彩;三是要本着大家办、大家乐、大家参与共同受益的原则。因此,在开展节日文化活动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最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也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我们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并积极发展创新,反映时代气息,把握时代主旋律,适应时代潮流。比如,民间表演的花灯、龙灯、狮灯等,其表演形式单调,气势不够磅大,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因此,在保留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应进行艺术包装,突出民族特征,积极组织多人参与,共同娱乐,表演动作古朴、大方、整齐。又如,民间小调、龙歌、船歌等歌曲,演唱伴奏单一,应以大型民族管弦乐或电声乐来伴奏,编排大型舞蹈穿插其中。民间的各类灯彩和各种表演道具、服装、特效等应把握审美趣味,利用高科技的产品进行布局,让观众耳目一新。这样,不仅能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且还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节日文化活动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心、增进友谊、调整劳逸、活跃市场经济、净化环境卫生和寓教于乐等固有功能。每逢节日的到来,也是商品经济十分活跃的时机,应充分利用节日文化活动的机会,开展物资交流和经贸洽谈活动,在节日活动其间,联合举行各类体育比赛和各类艺术大比武。文化部门应广泛参与、开门办节、促进文化惠民, 利用节日时机组织策划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和文艺大会演,一是增加节日气氛,二是提高经济效益。商业部门应组织有节日特色的物资供应群众,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物质文化生活。使节日文化活动娱乐、利益双丰收,同时又有利于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名片。
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每逢节日到来之前,应整合各类资源, 展示成果, 组建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策划节日文化活动临时机构,组建一支节日文化骨干队伍,扩大节日文化活动内容,强化节日文化安全措施,筹措节日文化活动基金,认真组织安排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到节日举办地巡回演出。群艺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企业俱乐部要编辑群众演唱材料,并组织、策划好节日文化活动,文化部门派出专业艺术骨干深入到节日文化活动地进行辅导,主办单位要按照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和节约的原则,组织文艺积极分子有效编排节目,不要以举办活动为名向群众吃、拿、卡、要,增加群众负担。对开展节日文化活动要健康、改革、创新,应因势利导,破除陈规陋习,提倡移风易俗,发展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把节日文化活动引向高尚、健康、有益、繁荣的轨道,真正把节日文化办成党政所需,民众所喜,全民大团结的联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