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我们的人才选拔

2016-11-26 01:31周小春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尖子生大舅学霸

周小春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 400000)

有感我们的人才选拔

周小春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 400000)

现在的大学生遍地都是,但是真正的人才还得百里挑一。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北大院长面试上海的优秀学生或者就是那些出类拔萃的尖子生,讲他们像是一个模具出来的。我想了很久,大家都是这个环境中成长,读书成为除吃饭睡觉之外的一切重中之重,他们的本性也大多是让这个大环境同化了,其实真正想找他需要的那种个性化人才,我想不是在定期的选拔考试后而去面试一群全部尖子生吧?

相信大家对这句“高手在民间”并不陌生吧?或者说只要稍微接触了社会的人都知道,好多人才或者企业家并非学霸,成绩顶尖的学生,他们可能是垫底,也可能在学校是平淡无奇,只是缺少一个像伯乐这样发现的人罢了。这个社会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现实,我承认那些学霸或者特长生是特别惹人注目,他们在家人、朋友和老师眼中都是嗷嗷叫的榜样,也为此付出了比一般人更为多少倍的辛劳和时间,但我也有一个疑惑,他们真的就是企业蜂拥而上追逐的人才吗?

我也是一个学渣,大学其间追求希望成为学霸好多年,我认识和接触的都是成绩优秀拔尖的同学,有聪明伶俐的,有刻苦勤奋的,还有考试导向型的。和他们在一起,个人而言即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自卑,堆的时间比其它人多,学习和尝试的方法也不计其数,所有成为学霸模式的方法都来了个底朝天。终究,我在同学眼中成为一个刻苦努力、不折不扣的学霸,但我失去了原先的动力,最初的雄心壮志都成为为一个考试而焦心的机器,这次考砸了怎么办?老师会怎么说?同学又怎么对待?

我很羡慕寝室的几个室友,他们能够最后一个月或者几天时间完成一学期的功课。他们调侃,我花了三倍甚至更多的时间考了八十几分,还在为一次奖学金焦头烂额,成为学霸的代价是你除了成绩,别人眼里你就是这一个价值。社交活动已经疏离离你远去:喝酒谈天那是“学渣”的世界,谈情说爱是时间精力的天敌,你已经忘却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和老朋友通宵达旦了。毕业时,羡慕他们能够在深夜有一群“狐朋狗友”喝酒谈天说地,羡慕他们在俱乐部活动中找到了最有价值的工作机会,羡慕他们球场下来时汗流浃背还摆着姿势让人拍照。学霸的你现在坐在聚离别聚会上,两三个和你一起奋斗的学霸静静坐在位置上,你和他们能够有什么可以分享?讨论学习?你的时间都花费在专业课上,他们和你学习的一样,不比你理解肤浅;谈兴趣,除了学习你,都忘记上次什么时候出去约球;谈理想,你不是没有规划就是别人哪有空闲和你谈论不切实际的东西?

一个学霸可能还剩下几个同舟共济的战友,他们在你旁边也和你一样,羡慕着舞台是班上最活跃的同学。大部分同学在那里庆祝毕业后相互嘘寒问暖,打探住宿和工作,询问彼此的理想。你和几个同伴都已经得到了大公司offer或者研究生的通知,大家都早已习惯你们的优秀敬而远之。你们是他们心中的学霸,和你们谈论总会有一种正式的严肃和样板,你们俨然成为一种象征性的雕塑。

也许一个或两个带着敬意的同学过来给你们敬酒,你们拿了杯子,里面装了一杯红茶,很是客气和他回敬。他能够一瓶酒下肚先干为敬,你和旁边几个学霸的战友陪着笑脸,说不胜喝酒,以茶代酒时的那一刻,你们是否会想到他们和你的世界已经天壤之别?

我的大舅也许是当年真正的学霸了,能够在当年环境下一个县城录取几个的名额情况下,读了中专大专,也可以比得上现在上清华北大的文凭,他发出一个感慨不难有些深思:在三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上,他们一班人,活跃的酒桌上都是那些当年班上最活跃调皮捣蛋的身影,并且所有人都能够耳熟能详的看到他们的点滴,有非常成功做了老总,也有混得一般的打工仔,但是他们能够回到学生时代不分彼此的亲切和闹热。大舅也算得上比较成功的人,医院主任,至少医疗一块也算不错了。他坐在酒桌上,以往两个同舟的学霸今天早已不知去向,只好慢慢寒暄和几个老同学重新搭建以往的回忆,自我介绍时大家早已忘却他的名字,直到他同行的老友提醒,就是当年考了年级第二被学校录取的“大学霸”!大家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称赞他,询问他现在做什么,生活怎么样……这时的大舅没有当年的学霸正经,讲了自己是个医生—也不过如此!大舅自己也感受到这种普普通通的恭维,后面也都是其它同学的舞台了,他仍然是那个同学们心目中学习特别厉害的三好学生罢了。

我们都习惯成为一个好好学生,受到所有周围人的称赞。我看到过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大概意思是:一个年轻人,从小到大是人们敬仰的模范,一天突然失手杀了人,大家就议论纷纷说他改了初衷,陷入泥潭;另外一个年轻人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从小都是其他人避而远之的恶魔,突然一天他挽救了一个落水老人,从此他成为当地的英雄,说他已经改过自新。这种事情其实屡见不鲜,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高考和重大考试是肯定或者否定一个人的最大平台,相信不少人也亲身体会。

成为学霸,一个智力合格的人,相信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可以达到吧!?这就为我们大家培养了很多一个模子出来的家具,他们已经失去了原先的本质,“考试—学习—考试”成为主旋律。成绩俨然成为我们衡量一个人的能力的标准,可能会有人反驳,你有什么更好方法解决中国这个基数大、人口多的现实呢?应试教育是目前比较实在实用可行性高的方式。但我又反问到,你有什么资格讲高等学府就是那些优秀学生的特权呢?为何只有尖子生才有机会进入选拔赛,参加面试还抱怨一个模型的人,批评没有表现出本真呢?

现在面试的各个公司,都会选择重点“985”“211”院校为第一站,其它一般的学校从比较优势就已经落后一大截。我也有一个疑惑,就个人经历而言,为何有人感叹一般院校或者具体点专科院校毕业后的学生干劲十足,晋升几率就民企而言更大?

个人观察来看,有一个小的现象:专科和一般院校学生“不务正业”居多,重点大学都是专注如一的优秀学生。并不是说努力学习的学生就差了,各大企业精英还是重点院校学生支撑的。我只讲一个现象和体会的经验或者一种趋势。我们常常听到父辈讲,学校好好读书,努力学习之类的话。经常我们忽略一个现实,大学是一个小型社会!我的大学时光是在乖乖学生身份下度过来了,学校目的是什么?不假思索:学习。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学校应该学习什么?记得旅行时遇到的一个退休老干部说过一句话:先为人,后处事。学习的应该是社会这一本难念的径:学习好社会了,也是创新的开始。

国家现在也在淡化一个高考决定一切的观念,一方面是减轻学生负担压力,另一方面也道出了人才不一定都是高材生。“他们就像一个模具打造的家具”北大院长面试这样讲,这可能是普遍的现象了。想培养发掘一个人才,还是得从不同时间地点和人群中去挖掘,这个成本代价也就好多倍了,也是高校不愿出手的缘由吧。

周小春(1994-),男,汉,重庆,职务(学生),本科,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翻译)。

C96

A

1672-5832(2016)10-0001-01

猜你喜欢
尖子生大舅学霸
拯救我的“学霸”同桌
与大舅会酒
再见了,我暗恋的学霸妹妹
常想起大舅
我爸只服我大舅
常想起大舅
学霸也是人
谈谈如何培养初中英语尖子生
植物帮之学霸
浅谈对尖子生培养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