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强+许盈+陈建伟
摘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农业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学科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深入探索,勇于实践,总结出“双创四驱”教育模式,形成了深化工作的长效机制,取得良好工作成效,对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双创四驱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亟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已经在各个高校蓬勃开展起来。但总体而言,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在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发展定位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也正因为是一件新兴事物,因此任何研究探索都具有积极的开拓意义。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工作,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大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的思维、兴趣及创新创业知识和本领的一种教育。在当今以知识、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无论对于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是对于大学生实现个人的理想与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这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创造更多新科技术、新知识,由此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教育创新、机制创新。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不够先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其中关键问题在于创造能力不强,自主创新人才匮乏。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有责任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能力和创造精神,善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在促进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课堂上多数仍然采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种教育方式远远不能达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当前,我们要以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积极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从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方向转变,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帮助大学生提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三)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就业问题是关乎民生、关乎社会稳定的大事。近年来,就业难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出现所谓“最难就业季”、“毕业即失业”现象,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根本上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要从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提升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入手。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学生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掌握创新创业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激发学生的创业梦想,培养学生具备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能力,为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提供条件,达到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结合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利用已有的和潜在的教育资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山东农业大学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和山东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院校,近年来把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做为一项重点任务,作为贯彻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管理、突出实践特色,逐步确立完善了“双创四驱”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成效。
(一)坚持“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着力培养“双创”型人才
所谓“双创”,就是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大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重视实践教学一直是山东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在建校之初学校就提出了“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的办学理念,在此后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农大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办学理念,坚持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逐步凝练形成了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的“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了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立足于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科专业特色优势,近年来学校着重围绕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作为单独的实践环节被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实施了“本科生按大类培养,二次选择专业”制度,构建了“平台+模块”开放性课程体系,搭建了基础牢固、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培养“双创”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四驱拉动”的工作模式,提高学生“双创”能力
为实现培养“双创”人才的目标,山东农业大学把“全年关注、全员参与、全程指导”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点,依托科技优势,整合专业资源,充实师资力量,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当中。形成了以专业驱动、项目驱动、平台驱动、机制驱动“四驱”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
第一,坚持专业驱动,夯实创新创业工作基础。
一是抓好第一课堂。设置了创新创业课程,聘任了96名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其中55名具有国家级职业指导师资格,46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课程设置分段化,教学方法分层化,教师队伍专家化。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探索。为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量身定做”编写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学之路》和《赢在未来—大学生创业实务与策略》等教材。
二是突出专业特色。实施精品工程,鼓励各个学院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组织开展创业实训和模拟。例如农学院“三田、两地、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专业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动科学院创办“正大班”、“生泰尔班”等企业班,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林学院举办插花艺术设计大赛、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大赛等活动全力营造创新氛围等等。学校每年举办专题讲座100多场次,组织学科竞赛80余项。
三是结合科研训练。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指导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将科研训练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创新方法的系统训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做”。2008届毕业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谢思惠,在大学期间就先后参与了国家863计划等多项科研课题,连续申报3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2篇学术论文;毕业后,他放弃保研深造的机会返乡创业,并发挥专业特长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带动当地农民致富,荣获2012年“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
第二,坚持项目驱动,打造创新创业工作品牌。
一是实施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百千万”工程。每年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100项以上,每年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学生达到1000人次以上,每个学院投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资金达到10000元以上,打造以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SIEG)、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品牌项目。四年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26项,校级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立项480余项,SRT立项1554项,累计支持资金1000余万元。
二是完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评价机制。制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申请、实施、变更、结题管理;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推进不力的及时予以终止;研发创新创业网络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
第三,坚持平台驱动,健全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一是搭建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府政策扶持,实现了农业部与省政府、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学校;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与地方共建大学生创业培育中心,建立校外实践基地317个;开放学校实验室,整合1500亩大学生科技创业站园,建立5000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依托260余个创新创业团队成立了大学生创业联盟,建立了“圆梦驿站”大学生创业营销中心,健全了“学校培育、基地孵化、市场创业”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实现创新创业从“点的突破”到“面的覆盖”。
二是基地孵化。做好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一站式”咨询服务,重点项目重点扶持,积极引导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他们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目前,已有76个项目入驻孵化基地,创意种子画、观赏植物、蝴蝶标本、蚕丝被等众多产品已成为学校特色产品,家电维修、软件与网站开发等项目受到广泛好评,化蝶工作室、“百奥”珍贵食药用真菌等团队实现了向校外企业输送产品。园艺学院2008级学生张守权立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办“吃茶去”茶业有限公司,研发“泰山红茶”、“谦玉”等系列品牌泰山茶产品,组织茶农成立农村合作社,带动茶园种植面积100余亩,为当地茶农年增收40余万元,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0余万元。张守权本人也被评为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
第四,坚持机制驱动,激发创新创业工作活力。
一是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制。学校层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各学院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生为主角”的创新创业工作运行体制。完善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工作机构,整合学校创新创业资源,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确保校院两级“专兼人员、双创场所、经费投入”到位,形成部门学院联动,教师学生互动,校友社会推动,共同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局面。
二是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实行创新创业工作量化考核,积极选树创新创业典型,开展“大学生创业标兵”、“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优秀创新创业团队”、“优秀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等双创先优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了全校上下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工作格局。
三、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效
围绕“双创四驱”模式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学校各类资源和平台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条件保障。在提升学生素质,增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热情不断高涨。近三年来,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率(78分以上)保持在60%以上,不及格率在2.5%以下。共考取研究生6737名,平均考研率为32.1%,其中高水平院校和科研院所录取的比例占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总数的54%。涌现出许多考研典型:植保学院2011届9个女生宿舍全体考取研究生,其中4个宿舍全部考取“211工程”大学;化学学院2013届毕业生党员全部考取研究生。
(二)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意识不断增强
调研数据显示,学校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不断增加,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比例由2009年的不足3%增至2014年的10%。学校连续22年被评为全国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连续10次被评为全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先进单位。近三年来,学生先后在国家和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430项、各类创新活动中获奖538项,发表论文92篇,获权专利1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