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趋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研究

2016-11-25 01:05姜雅槐
东方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高校

姜雅槐

摘要: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改革教育思想、促进高校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前,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形成了网络环境背景下的主体人群,由于网络环境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德育观。为此,高校必须即时适应网络环境,在网络趋势下正确地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形成高校优良的德育风。本文主要就网络趋势下高校德育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网络趋势;高校;德育工作

一、网络趋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现状

(一)重智育,忽德育

当下,高校在招收学生的时候,无不是凭借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标准划定的,即衡量学生的标准是通过入学成绩进行衡量的。这种做法突出显示了学校对于智育的重视度,但是德育工作也是高校育人的重点,很多高校并没有过分重视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未付诸于实际行动。尤其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德育观更是存在弱化现象,界定不清网络道德意识,而出现了种种有悖于道德现象的问题。

(二)未适应网络新趋势

网络时代的到来势必需要有新的背景条件与之相适应,使得各种制度、规范等能够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联系体。但是就目前高校而言,其德育工作并没有完全与网络新形势相接轨,依然沿袭以往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工作变得被动而落后,很多即时性消息不能够快速进行传播,使得德育工作不能够深入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开展。

(三)不重视网络消极面所产生的影响

网络的产生虽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多种便利条件,但是网络摆在高校面前仍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网络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大学生个人德育观的树立,很多大学生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观意识不强,滥交友,不注重个人思想道德观的树立。这些方面对于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大学生个人道德观的树立,给自身产生了卑劣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高校道德工作的较好开展。

(四)迷失大学生个体差异性

每个大学生都由于自身个性特点而表达出一定的个体差异性,而往往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未能够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论是高素质人群还是低素质人群混为一谈,进行一致的批评和教育,这样不仅使得低素质人群没有任何道德意识改观,反而阻碍了德育工作的较好开展。为此,高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心和了解每个大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对于个别现象要正确引导并教育,使得他们能够正确合理地运用网络。

二、网络趋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方式

(一)在网络趋势下开展德育工作

网络给予了人们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高校应该在这一优势条件下切实利用好网络,带领大学生走进网络,使得德育工作贴近网络、贴近大学生。网络的产生虽然使得很多大学生沉迷于游戏,产生了一些弊端,但是作为高校,应该正确引导这种弊端,对于大学生贴近网络给予鼓励的同时,要慢慢引导他们走出网络弊端阴影,正确合理地运用网络。尤其是德育工作要适时通过网络进行开展,建立高校德育网络平台,通过即时互动,调动大学生充分参与到德育工作建设中,切实提高高校全体师生的德育观。

(二)提高教师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对于网络时代所产生的种种优势,高校要善于抓好、抓牢,而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对象是教师,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网络时代的便捷性,提高自身运用网络的能力,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育人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熟练制作各种课件,能够较好地利用校园网并驾驭校园网,对于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解决,达到熟练运用网络的目的。由此使得高校网络趋势下的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形象更加生动、更富号召力和感染力。

(三)正确看待网络现实的利弊,培育文明网络

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应该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网络的正负面影响,给学生带来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因现实影响下产生并提高网络进行的违法行为等,所以学生更应该通过自身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地看待网络,将网络作为自身人生价值实现的工具,不断通过网络实现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达到实现并弘扬文明上网的目的。由此,在网络趋势下,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只要是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网络行为方式,作为家长、教师都应该支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网络意识,构建大学生有效的网络生存环境。

(四)增强大学生的免疫力和鉴别力

网络有正负面影响之分,对于正负面影响,要善于区分和辨识,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高校不能因为网络锁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制止学生上网,而是应该不断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增强他们的敏锐观察力和洞识力,达到提高大学生高尚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意识的目的。尤其在面对一些网络诱惑的时候,高校要教会大学生正确辨识,学会选择和判断,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对自身的影响。在德育工作中,应该多进行个别案例介绍,通过介绍,让他们懂得不良网络所带来的消极面,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防范意识。同时,高校还应该通过网络手段,向大学生宣传一些真善美的事物,让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学习和分享自身的感受,真正达到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目的。

(五)网络趋势下德育工作的随机教育

随机教育主要是通过某些能够进行教育的机会或产生一些需及时进行教育的问题后,随机进行的教育活动,其将系统与常规教育中的缺陷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弥补。在网络趋势下,很多大学生会出现一些个性特点,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起初意料之外的事情也时常发生。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进行自身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提升,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能够灵活有效地进行处理,按照德育工作内容和对象的不同进行个别性教育,也就是随机教育的目的,以达到满意的处理目的。

(六)发展网络优势,探索新的德育方式

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虽然紧密相连,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高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应该通过这两者的不同之处,正确进行区分,探索新的德育方式,体现出新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例如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大众可以匿名进行留言,虽然这种匿名方式会滋生一些道德问题,但是也使得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表达了一些无法表达的言语,这种匿名方式消除了很多大学生的顾虑性,由此教育工作者可以较为顺利地与其沟通、交流和疏导。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网络趋势下高校德育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不难看出,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势必需要高校高度重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行改善并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意识。不管何种有效提高高校德育的工作方式都是为大学生而服务的,大学生应该积极意识到并在教师指导下科学有效地使用网络,形成高校积极有效的德育工作风。

参考文献:

[1]徐广臣;;更新德育观念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李寿全;;试析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八个“性”[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3]曹维莲;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合格人才[N];安徽经济报;2000年

[4]卓秀坚;渗透性德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施莉明;注重职教特色 构建新时期开放型德育课程体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兰岚;尊重、民主、开放:21世纪中小学校德育新理念[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高校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