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策略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016-11-25 15:06仲静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仲静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现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方法的教育,还需要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出发,探寻最有效的德育教育、审美教育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本文从创设合适情境、通过对比分析、品读感悟语言、实施想象探寻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能力;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07-02

审美教育指的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或精神产品等形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达到美化学生行为、心灵、语言、体态的目标,提升人的道德与智慧。素质教育背景下,通过语文等学科教学,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显得愈发重要。审美教育既是陶冶学生情操的一种形式,也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学习中、生活中善于发现美、感受美与创造美。实施审美教育需要讲究合适的方法。

1.创设合适情境,引导欣赏感悟美

美,有人性美、艺术美、自然美、精神美等很多种,部分美是看不见的,美也是一种不能触摸的事物,它只能通过人静下心来,聆听与感受。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首先借助一定的方法与手段,让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获得学生内心的认同,才能激活学生审美意识与兴趣。可以借助生活实物、多媒体手段,创造直观的审美感受,让学生将抽象的思维转变为直观的审美欣赏。学生全身心投入,悦目至赏心,以此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美丽的南沙群岛》课文中,将天比作篮玉,海比作翡翠,浪花一团团,一簇簇,像迎接人的花束。这一些描写生动而形象,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但是对于没有见过海的学生来说,在他们的脑海中这些描写依旧是模糊的,不确定的。由此,教师借助多媒体工具,收集了关于南沙群岛的视频和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美好的视觉冲击下,欣赏和感悟到海的美。合适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欣赏与感悟到美,也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奠定了基础。

2.通过对比分析,激励鉴赏认识美

美是一种能够用心体会和感受的感觉,它与一般的实际事物不同,它并不能直接触摸,美更像是一种思维和内心体验获得的体验,如果想要更好的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美,如何创造美,那么就应该采取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在美与丑、善与恶间对比感受,分析美的特征,从而真正了解美的内涵,并在鉴赏中认识美和领悟美。有些人物品行美、心灵美、行为美,另一些则不然,有一些环境美,而另一些则环境恶劣,这些都可以进行对比欣赏。

如《云雀的心愿》一文,很好的向学生展示了森林的美,通过云雀的旅行和到达不同地方的感受,学生能跟随着云雀的脚步,了解到沙漠、大河处,由于缺乏森林的覆盖和保护,变成了"丑"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沙漠与绿洲、恣意泛滥的大河与孕育子女的河流、光秃秃的树干与美丽的森林,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比,让学生鉴赏,认识到森林的空调器、氧吧作用,也认识到森林的无私奉献之美。而保护森林的美,则需要人们的关爱和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美的特征,并学会鉴赏美。

3.品读感悟语言,促进品味理解美

语言是通往心灵的桥梁,文学作品中的美妙意境、伟大人物都是通过语言来塑造和体现的。语言犹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明珠,给人以启迪,带给人美感。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时,就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品读和感悟语言,在语言中品味、琢磨,真正理解美的内涵,并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谈礼貌》一文中,就谈到了语言运用巧妙、说话有礼貌的益处,也说明人们生活中需要礼貌待人。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几个重点词汇"离镫下马、请问、对不起、您、没关系、哩"等。这些词汇都是生活中的基本礼貌用语,在不同的场合要恰当运用,反映出人的文化修养。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这些简单而深刻的词汇,促进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文明美、道德美和情操美。

4.鼓励想象探寻,实践创造再现美

美能够被感受和体会到,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个性品质的人,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不仅能感受美,还能创造美。只有学生每人都再现一点美,社会才会更加美好。语文教学时,可以借助意境美,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视频资料、生活故事中的美,再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实际生活中,联想和探寻美,最后激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再现美,以此构建美好的家园,也很重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如《诚实与信任》一文叙述的是人际关系中,诚实带给人们人心的温暖,诚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品质。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组织了"诚实与信任故事会"活动,活动以学生讲述身边或自己的故事展开,师生一起探讨品德美与精神美。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了以身作则计划,希望自己能将诚实与信任践行到实际生活中。

结束语:小学生处于可塑性很强的阶段,学生的思想态度与行为能力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引导。采取科学的语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很好的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并创造美,不仅能感知到外在的艺术和自然美,还能加强对学生道德美、思想美与品行美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桑桑.让语文课堂充满美的气息[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4):35-37.

[2] 徐海艳.吴楠.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2-115.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