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忠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思想品德;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36-01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确保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进行。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具体措施。
1.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基本上都是以一些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和处理事情道理方面出发,是一个宏大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学生是主体。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条件,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弱,兴趣是他们学生和生活的最显著特点。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其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面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现象,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适当地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生活在各种信息的社会里,这样也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由于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小孩,全家都将爱集中在这个小孩身上,每个人宠着,从不敢"怠慢",过分溺爱,家长们只重视教学科知识,而根本就不重视教他们如何做人从而导致小孩从小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应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及时教育,以期收到好的效果。
3.德育工作对于小学品德教学工作的优势
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营养的重要途径,而品德学科更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新课程下的品德学科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同其他学科相比它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统一,也就是说,新课改精神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怎样做人",它在德育体系中的作用更大,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为学生思想观念的确立和品行的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且采用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细水长流"、点滴浸润的方式,也为学生的接受、领悟和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概括了德育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对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如何做人奠定了基础。
4.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激发兴趣,这给教师提出了要求,即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要改进过去墨守成规"死教书,硬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经常采取"讨论法""对话法""让学生说"等教学方式。如我在教学《和同学友好相处》一课中,首先让学生说说,你同学不小心把你心爱的东西损坏了,你的第一反应是怎样?一部分同学说:"只要他道歉,没关系"。一部分同学说:"很生气、不理他"还有一部分同学说:"要他照价赔偿"。我笑着问:"同学们,你们都按自己的心愿处理了这件事,开心吗?"同学们有的说开心,有的说不开心。有一个同学则说:"前几天同桌把我的文具盒弄坏了,他向我道了歉,我说没关系,回家我让爸爸修好了,他没有责怪我,还夸我是好孩子"。针对上述发言,我高兴地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大家想想,刚才的发言中,谁的想法最值得大家学习?发言的同学争先恐后,结果我与同学们达成共识:心胸开朗,不斤斤计较,乐于交往,和同学友好相处能使自己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相互促进学习。
5.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提问
由于课堂提问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意义重大,因此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有针对性的对内容进行思考,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而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传统的提问方式是教师将一系列问题的标准答案提前教给学生,让学生记笔记,并对这些答案加以记忆背诵。当出现问题时,学生可根据之前背过的答案与相应问题对号入座。在此过程中学生不需要思考,只需要重复记忆。这种提问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对标准答案产生依赖,束缚了学生思维空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进行创新思维式的提问,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留给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的时间。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恰当提示和指引,使学生发散思维,相互交流、探究问题的本质,将问题与教学内容的理解相结合给出学生答案。并将学生的答案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一起参与并判断这些答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判断和评价答案时,教师应该以鼓励和激励为前提,找出不同答案各自的独特性和闪光点。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自己没有良好的品德是不会育人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法,才能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参考文献:
[1] 武润德.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尝试与反思[J].教育革新, 2011,(02).
[2] 梁清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初探[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03).
读与写·上旬刊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