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好学·好品质

2016-11-25 10:34陈栋张安杰
江苏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好学

陈栋 张安杰

【摘 要】模式化课堂,简单知识传授型课堂,已然不是学生所喜欢的。而胡适先生所云的“好玩”两字,让我们寻找到了教育的契机,并藉此来探索学生乐学善学品质培养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乐学善学;步步把握三个阶段:起始年级好玩起步、过渡年级好学上路、毕业年级好品质悄然熔铸。这样的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乐学善学的好品质。

【关键词】好玩;好学;好品质;乐学善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7-0062-02

面对日益严峻的升学考试,中小学生身心承受的压力也日益增加,学生厌学现象有所蔓延,甚至有学生大胆直言:“只要不上学,啥都好玩。”城里如此,乡间亦然。其实,教育本该是一场好玩的修行,“建构,解构,谁知云谲波诡;辨正,辨伪,方晓其中三味。一切只在,‘好玩而已。”如果教育不好玩,一切都是徒劳罢了。

一、偶拾故事思哲理,找准方向寻契机

胡适先生曾在一次正式的场合说《红楼梦》不是部好小说,因为在这部小说里读不出主题和意义,没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历史学家唐德刚便问胡适,既然你觉得它不是一部好小说,为什么还要潜心研究它呢?胡适先生就回答了两个字:“好玩!”

因为好玩,所以喜欢;因为好玩,所以潜心;因为好玩,所以全力以赴。试想,如果我们的教育好玩了,我们的课堂好玩了,那么,我们的校园必然是学生向往的巴学园。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幸福人生负责。既然如此,学习的概念必然是广义的,不单指文化学习;学习的品质必然是宽泛的,不单指某一方面。所以,我们只有厘清学习品质的真正要义,才能找准课堂教学方向,才能把握课堂教学契机。

二、厘清概念巧定位,瞄准目标定准向

学习品质指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性情、态度、习惯、风格等。它不是指儿童索要获得的那些技能,而是儿童自己怎样使自己获得各种各样的技能。学生要自己获得各种各样的技能,就必须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之一。

而乐学善学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方面。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基于上述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上,着力于学生乐学善学品质的培养。

三、起点好玩是要义,兴趣盎然渐进时

真正的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是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师生共同放飞生命、享受生命乐趣的教育。

既然如此,我们从起始年级开始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教材,是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学生的,教材的学习内容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

1.基于适才教育的综合考量,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我们整合现有教材,打破原有的教材编排体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认知习惯去整合教学内容,删减深奥的、难以理解的、远离学生生活的内容,在求精、求实上狠下功夫,在教学内容的难易梯度上做足文章,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行远。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我们按照文体体式进行重新整合,选择精读的文本中的经典,舍弃略读的文本中的大多数,为教材瘦身,为学生减负。

2.基于学生接受能力的考量,探索学科衔接课程。核理小学知识与七年级知识的相同之处,可用之点,为起始年级量身打造衔接课程。衔接课程旨在让学生教学生,让教师引导学生,打通小学与初中的任督二脉,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远行。比如,语文学科的诗词积累,旨在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人生底色着色。单纯地背诵意义不大,真正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而有些诗词的理解,不到一定的年龄是难以理解的。

3.基于学生年龄特点的考量,探索学科课程游戏化。根据学科特点,有目的、巧妙地融入游戏元素,让课程好玩起来,让所有学生都可以玩起来。比如,成语故事微讲坛:讲故事,要求绘声绘色;数学智力大冲关:设置问题层级,要求人人冲刺,小组积分;英语字母换位游戏:让4-6名学生扮演不同字母,用不同的站位拼单词,哪个小组拼的单词多,哪个小组胜出。在活动中,我们运用的利器就是不断地鼓励,因为满足学生自尊的最重要方式就是鼓舞。有学生私下里说:“没想到初中课堂还这么好玩。”既然好玩,他们就会投入;既然好玩,他们就会超越。

四、好(hǎo)学好(hào)学有层次,潜移默化在平时

八年级学生叛逆、多元且易分化。基于此,我们在课程游戏化的同时,着力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上,我们不仅注重知识要好(hǎo)学,而且努力让学生好(hào)学。

知识好(hǎo)学,就是要让学生站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能伸手摘到下一只桃子,在下一只桃子的基础上,能摘到更高处的桃子。因此,我们要求教师要做“平等中的首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真正做到“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比如,语文学科的“班级好声音”,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喜好与理解,选择一篇朗诵,朗诵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组合的,分组比赛,全程录像,全员参与点评。朗诵与点评的过程即是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过程。

学生好(hào)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地去探索、去思索、去辨真去伪。比如,数学、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重在智力闯关。第一关:自学例题并讲给同桌听,如遇疑难,可求助周边外援;第二关:变化例题并同桌互答,如遇疑难,可求助全班外援;第三关:教师提供梯度练习,真正做到三分天下:三分之一做例题,三分之一做变题,三分之一做挑战题,各得其所,共同进步。而这一过程犹如探险,层层深入,步步为“赢”,真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智力闯关具有挑战性,学生乐学善学的素养在自学、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得以初步培养。

五、乐学善学宗旨义,水到渠成实践时

学生经过两年的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培养,到毕业年级时,乐学善学的好品质基本形成。这一阶段,我们更加重视学生自身独特的体验。

首先,引导学生构建文科知识的经纬度。教师给定学生明确的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归纳知识要点,进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树。如小说阅读专题指导:由课内文本经典再现到学生归纳小说要点、教师点拨答题注意点,进而实战演练。实战演练的文本必须精选,涵盖小说要点,涉及答题注意点,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其次,指导学生达成理科知识的有效度。只要可以让学生动手体验的,教师无条件放手并退到幕后,于疑难处点拨,于关键处指点,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自己的思考或探究结果。比如,物理课上,教师让学生做一个关于张力的实验:一枚硬币上可以滴多少滴水滴,同伴互助,共同完成。实验的结果没有具体答案,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水滴的多寡与试管、试管离硬币的高度、滴下来的水滴大小等因素均有关系,课堂讨论热烈,答案五彩纷呈。教师笑而不语,因为体验即成长,“教育即生长”,我们坚信学生课后会持续讨论……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

乐学善学品质培养的课堂教学,不仅重视知识学习,更注重品质培养。好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水到渠成的。其实,不管学生文化成绩如何,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可以贯彻一生的品质和习惯。”

我们的课堂开始于“人人都一样”,我们的教育终止于“个个皆不同”。

【参考文献】

[1]凌宗伟.好玩的教育:学校文化重建五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好学
王冕好学
要想从头再来 就从现在开始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论语》知多少?
名家谈教育
担心等
不耻下问
古句选粹
好学与好奇
好学的阳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