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
[摘要]物权法是以物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民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法科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物权法规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条文的针对性和社区法律资源的不足,为大学生社区法律诊所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学生社区法律诊所应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队,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由学生收集社区群众所反映的主要法律纠纷,并向其提供法律援助。采用社区法律诊所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物权法的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权法;实践教学;社区法律诊所
一、提升《物权法》实践教学效果的必要性
物权法是调整支配财产关系的法律,是我国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权法》是我国迄今为止修订时间最长、争议最大、修改草案最多的一部法律,历时整整十年时间,无数专家学者为此倾注了心血。现行的《物权法》是2007年3月1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通过的,自200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是加快我国制定《民法典》的重要一步,也为高校《物权法》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条文依据。
基于物权法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很多高校都将《物权法》教学从民法学课程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该课程是高校法学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是民法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从《物权法》的立法来看,主要是围绕物权的定纷止争和物尽其用,该规则对于维护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单纯地由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物权理论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由于物权法理论的复杂性和条文的抽象性,单纯依靠课堂讲授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从物权法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中总结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普遍反映物权法学得不好,认为物权法抽象难学的学生占大多数;第二,普遍反映学完以后无法很好地将物权法理论与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
二、大学生社区法律诊所教学模式下物权法实践教学的探索
1.大学生社区法律诊所教学模式简介
高校法学教育的教学实践改革已越来越引起我国法学教育界的关注。社区“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模式已成为大学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社区“法律诊所”实践教学的特点,高校应逐步建立完备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社区“法律诊所”这个平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能力。
“法律诊所”由“诊所式法律教育”一词派生而来,是一个外来名词,属于法律教育术语。“法律诊所”课程由课堂教学和案件代理两部分组成,通常以真实案件为教学素材。将其命名为诊所教育是借鉴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将学生置于真实案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委托人提供咨询,提出法律意见,也就是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职业技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诊所式法律教育,就是通过法律实践学习律师的职业技能。法律诊所式教学方法自引入我国法学教育领域以来得到了很大发展。大学生社区法律诊所教育在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中已有强大的理论支持。通过设立社区法律诊所,让学生走入社区,融入生活,接触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再运用自身所学到的法律知识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从而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目的。目前,大学生社区法律诊所教育是诊所式教育在我国的新发展、新方向。
2.大学生社区法律诊所教学模式下的物权法实践教学
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社区作为城市居民聚居的集合地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一个密集的城市社区,居民之间往往因为不同的利益需求而容易产生矛盾,而楼上楼下左右隔壁的邻居关系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矛盾;物业公司和小区业主之间的特殊委托关系,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这些原本看起来只是生活琐事,却打破了居民平静的生活,能否妥善解决这些琐事关系到社区中每一个居民能否有一个安心、舒心、称心的生活环境。随着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希望用法律来解决日常生活碰到的问题。
物权法从实施至今的司法解释有两个:一是《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是《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两个司法解释均是围绕与小区业主或者物业管理相关的问题而制定的,可以看出物权法对小区矛盾的重视度。上述社区中的矛盾都是当今物权法关注的焦点问题,法律条文的针对性和社区法律资源的不足,为大学生社区法律诊所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大学生社区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下物权法实践教学的实施
(1)社区的选定。邵阳学院位于邵阳市区,周边社区环境快速发展,因此可以以学院为中心点,与周边社区达成合作协议,向其提供法律咨询,咨询点可设在小区或街道等公开场所。
(2)指导团队的组建。由于物权法课程开设于大二的第一个学期,学生对于法律专业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因此,需要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队。指导老师包括专业任课老师、邀请实务课的法官和律师等。法官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法律诊所的权威性,律师能带来多样化的思考方式,专业老师又能从理论上给予学生指导,这样的带队成员能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保障。
(3)社区诊所实践教学的操作。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与带队指导老师一同前往合作社区,向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其次,由学生收集社区群众所反映的主要法律纠纷,如果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提供法律服务,不能当场解决的则记录下来,全程都由带队指导老师从旁协助;最后,由带队老师进行总结指导,针对学生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再由学生反馈给社区居民。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可利用一天时间来完成。
(4)教学效果的评价。指导老师为每组学生的表现打分。实践教学可占整个物权法课程总体评价的百分之三十。
三、大学生社区法律诊所教学模式下物权法实践教学的效果
第一,提升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案例教学相比较,社区法律诊所式教学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案例,也许这些案例不一定都是复杂案例,如楼上邻居每天半夜回家,打扰大家休息,隔壁家的空调外挂机对着自家的窗户等等,但是这些生活琐事的案例就像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一样,需要他们亲自接触,并且根据所学的物权法法规为居民提出法律意见和解决办法。再加上物权法法规本身就是关系着人们生活的吃穿住行,法条解决生活问题的针对性很强,这样学与用的结合能够大大提升物权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第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区诊所案例教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平台,帮助学生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个人独立解决法律纠纷的能力,还能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解决法律矛盾提供经验;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社会交流与融合的能力,开阔眼界,丰富生活阅历,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第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并不一定要完全局限于室内,往往课堂外的实践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物权法教学为例,走出课堂学生才更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而理解物权法产生的背景,感受到这门课程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老师也能在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下了解学生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作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个个人都是整个的国家。”《物权法》是维护民权的最有力的代表,因为物的背后是物的所有者。物权法教学最终要体现出来的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物权案例的解答,融合法条的规定,理清法律对于物权人及其关系人之间权利义务的设置。大学生社区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项定宜,王丽华.提升物权法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2]安淑珍.大学生法律服务进社区理论与实践探索[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
[3]刘海芳.中国高校物权法教学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
[4]秦亚东,熊滨.法律诊所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研究——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为例[J].学理论,2013(32).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