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莲
摘 要:细菌性感染是在妇产科出现概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属于混合性感染。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在不断发展,所以人们对生存条件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现在对耐药菌的使用越来越多,细菌性感染的治愈率降低,因此,为控制在妇产科中细菌性感染的发生概率,必须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分析了妇产科细菌感染的治疗现状、抗菌药的应用特点、进展情况等,希望能够对临床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妇产科;β-内酰胺类;头孢类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0.048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20-0048-01
抗菌药是妇产科在诊治过程中必须用到的药物,但是,由于药物的过度使用会造成耐药菌数量逐渐上升的结果,比如一些罕见菌(非发酵的革兰阴性菌、黄杆菌、耐青霉素的肺炎球菌等),妇产科医务人员必须要对这个问题加以重视,使其得以解决。
1 妇产科常用抗菌药物的类型
1.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对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来说,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效率高、不良反应小,所以这种药物就被经常使用在妇科患者盆腔软组织感染方面,以避免细菌的感染。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分为青霉素类、头孢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药。对于青霉素类来说,它在预防妇科的盆腔炎或者是子宫内膜炎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幼儿的危害性较低,但唯一不足的就是目前青霉素抗菌药物的耐药菌较多,抗菌效果有所下降;对于头孢类抗菌药物来讲,它主要被用于妇产科术后的感染预防,通过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并且有效减少产后患者的过敏反应;而对于β-内酰胺酶抑制药来说,它主要在降低耐药性及增强抗菌活性等方面产生作用,可以在治疗软组织感染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以上就是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具体分析及各自使用特征的介绍。
1.2 头孢类
头孢类抗生素有着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等优点,使得在治疗妇产科感染过程中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同时常被用来预防患者的术后感染,但是极易导致产生耐药菌株,从而大大降低抗感染药物的效力。近年来,头孢类药物的发展有了极大的进步,使得新型药物也被开发出来,主要有头孢匹罗、头孢唑兰等。其都对产生的耐药菌种产生了有效的抵抗作用,与之前的药物相比,新开发的药物有效增强了抗耐药菌活性,且都有着很强的作用。同时,还出现了新型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的抗生素主要有头孢美唑等,而其中的头孢替坦是治疗妇产科中需氧菌以及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一种常用药,对产生的耐药菌种有着良好的抗生效果。
1.3 多肽类
多肽类抗生素中主要有糖肽和脂肽这两类药物,主要用于妇产科中产生的耐药菌感染。糖肽类抗生素的抗耐药菌中的范围很小,主要治疗产生的妇科炎症以及青霉素过敏。新型糖肽类抗生素在VRE以及其他药物的出现之后也陆续被开发并使用,主要包括贝万星、替拉万星等,且都已完成了基本的临床使用效果试验,使用效果较好。
2 抗菌药在妇产科的应用
2.1 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妊娠期的应用
妇产科妊娠期内,如果使用抗菌药物来治疗,不仅要考虑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还要对患者体内的孩子予以考虑,避免抗菌药物的使用给患者和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在对妊娠期患者进行抗菌治疗时,医师要避免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这样才会将对患者体内孩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减少对孩子的不良反应,避免孩子体质虚弱或者是一些其他问题的产生。如果在治疗时,迫不得已采用了这类抗菌药物,必须要对妇科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及时的检测,既要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又要保证药物的抗菌效果得以实现。
2.2 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哺乳期的应用
对于妇产科哺乳期的妇女来说,在服用抗菌药物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还要考虑孩子的身体状况。因为正处于哺乳期,抗菌类药物不仅会停留在母亲的体内,还会随着哺乳活动传送到孩子的体内。即便母体可承受这些抗菌药物,但孩子也许并没有能力去承受这些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会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影响。研究表明,抗菌药物在进入母体内部后,会随着母体的乳汁大量排出,虽然乳汁内部的抗菌药物浓度较低,但对于孩子的抵抗能力来说,仍然存在较大的威胁。而且一旦这些抗菌药物进入到孩子体内就很难排除,并且还会对孩子的听力、血液等造成影响。因此,如果哺乳期的妇女必须要采用抗菌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时,必须要放弃哺乳,以保证孩子身体的良好发育。
2.3 抗菌药物在手术期的应用
在妇产科临床手术之后,为了避免手术感染,可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比如说在剖宫产手术后,由于子宫位置的创面较大,需使用抗菌药物,在切除阴道和子宫后,也需使用抗菌药物。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够使用抗菌药物,比如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患者自身抵抗力差等。能否使用抗菌药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而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具有很强的预防性,会被优先选用。当然,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来选择药物。
3 讨论
在妇产科中出现的细菌感染大多为混合性的感染,从而对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以及术后的恢复方面的效果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要想提高治疗的效果,就要求在细菌感染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用药规则来正确使用各种抗菌药物,要做到不管是在治疗期间,还是术前预防用药,都要选择好能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同时,在临床用药中,要逐渐减少抗生素的经常性使用,而应该从操作方面入手,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此外,在选用抗生素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情况,正确选择孕期可以使用的抗菌药。
参考文献
[1]张致平.抗菌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27(2):67-79.
[2]夏蕊蕊,国宪虎.喹诺酮类药物及细菌对其耐药性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5(4):255-261.
[3]姜桦,曹斌融.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19(9):5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