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美学与华兹华斯的水景描写①

2016-11-25 21:55杨丽
世界文学评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华兹华斯湖区

杨丽

如画美学与华兹华斯的水景描写①

杨丽

华兹华斯诗歌以英格兰湖区为地理中心,大量描写湖区的湖泊、小溪、河流、瀑布等水景,而他观看、书写风景的方式受到18世纪以来如画美学的影响。笔者从视角、构图、光影、色彩、元素等方面,探讨华兹华斯水景描写中的如画美范式。关键词:华兹华斯 湖区 水景如画

Author:Yang Li is from China ThreeGorgesUniversity.Heracademic interestsare Natural Literature,Literatureand Landscape.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19世纪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其生活和创作都与英格兰湖区密切相关。湖区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因湖泊众多而闻名。南部和西部靠海,内陆有180座山峰,山谷多为冰蚀形成的宽阔U形谷,其中许多被水填满而形成湖泊。这里还有许多冰河时代的盆地谷,通常形成小湖。整个湖区里有名可查的湖泊约有24个,此外,还有诸多河流从山间蜿蜒而过。可以说,湖泊、河流是湖区的典型地貌,而水景则是湖区的经典景观。

对生活在湖区的华兹华斯来说,生活中一大乐趣莫过于在湖中泛舟、滑冰、垂钓,或是在湖滨河畔漫步、静观、沉思。正如他在《序曲》第一卷中所描述的:“在寂静的夏夜,当我独自返回/家中,在忧郁的峰峦下,看着湖水/在身边颤抖,我会独享与自然的/灵交。独享它,在田野中,无论白天/黑夜,在水边,整整一个夏季。”(《序曲》第1卷,第420—424行)②诗人在这片水域中接受自然的滋养,积累了许多关于自然和乡间生活的记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源泉。因此,他笔下有大量描写湖区湖泊、河流、小溪、瀑布的诗行。

同时,华兹华斯的湖区书写处于“如画”美学(picturesque)③兴起、湖区旅游兴盛的大背景下。如画美学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代表一种观察自然的新方法,即以画家的眼光把大自然看成一幅图画。如画美学催生了寻找如画美景的画境游,而湖区正是画境游的热门之地。因此,华兹华斯在各种游记和美学评论浸染中成长,养成了风景审美的敏锐眼光。虽然他本人并不是如画美学的蹙拥者,但其观看、书写风景的方式仍然受到如画美学的影响。本文将从视角、构图、光影、色彩、元素等方面,探讨华兹华斯水景描写中的如画美范式。

一、构图与视角

“如画”美学主张用画家的眼光观看自然,即用艺术法则把自然界中一堆零星碎片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秩序的、协调统一的画面。其方法是,借用绘画的构图技巧,运用想象将自然空间分层,组织成前景、中景和远景。例如,肯尼斯·克拉克(Keneth Clark)曾这样概括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④风景画的构图规律:“正如拉辛遵守统一性采用了富有节律的亚历山大诗行,克劳德也几乎总是遵守一种潜在的构图图式:在一边(很少两边对称)的暗色侧景(coulisse),其阴影延伸至第一个前景层面;中景层有一个中心特写(feature),常常是一组树;最后是两个层面前后交替,后面的层面是他因此而著称的光亮的远景,且往往得之于自然写生。引导眼睛从一个层面到另一个层面是必要的,克劳德采用桥、河流、涉水的牲畜等等达到这一效果;色调感觉也很重要,使之获得统一感和退后感;层次面有剪影的效果(sihouette)。虽然高度形式化,但并不模式化。”[1]除去细节上的差异,古典风景画家们基本上都遵循这套简单的三重构图法来构架画面,而普通人则可以运用这套法则将任意一处普通风景转变成如画风景。

例如,华兹华斯《爱利瀑山谷》对沃尔斯湖西岸山谷中小溪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体现出明显的构图感:“从溪岸开始,连绵的树象(像)岩石/一样遍布四处;小溪象(像)一路上/哺育它的迤逦山峦一样古老,/它并没有扰乱、却加深了宁静,/因为此地其它(他)的一切都安谧。/可现在有了一丝小小的威风——/也许从谷外咆哮的狂风溜来——/粗壮的橡树们没有感觉到它,/小梣树却对他的轻抚多敏感!/它在那边幽暗的洞上到(倒)悬着,/看来了无声响,可悠晃的树枝/送着柔美的视觉音乐,几乎象(像)/和谐的歌声一样,有力地挽留/行人的脚步并使他万念俱寂。”(《华兹华斯抒情诗选》,第344页)⑤这段诗行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前景、中景、远景、边屏”等美学术语,但所描绘的景观并非零散的,而是有着远近分明的层次(perspectival layering)。“从……开始”“遍布”“一路上”“那边”等词就像一个个指示牌,指引着读者的目光四处逡巡。流动的小溪是画面的中心,同时也起到了视觉引导的作用。它从前景连绵至远景,将岩石、树木、山峦等景观连缀起来。

《我独自游荡,像一朵孤云》是华兹华斯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不难发现,该诗几乎再现了一次画境游的经历:诗人在独自游荡时“忽然看见”一大片水仙花,为这片优美景色吸引,便驻足观赏。驻足,意味着诗人站在某个固定的地点凝视:“在湖水之滨,树荫之下”,一大片“沿着湖湾排成延续无尽的行列”,诗人“一眼便瞥见万朵千株”。随后,诗人用重复的话语“看了又看”(gaz'd and gaz'd)强调其视觉行为,同时也暗示他与周围的环境是隔离的。这符合如画美学的理念,观者在风景之外,从合适的位置与角度观赏风景,他的双眼就是固定视点,所有景物都在这里聚焦,并最终展示为一幅图画。

二、光影与色彩

光影和色彩是所有绘画的表现手段,但在不同风格绘画中会有不同表现手法。如画美学经历过从“师法绘画”到“师法自然”的转变。前一种可称为古典的如画美,更强调智识和理想。其中光影、色彩的运用有固定的结构原则,前景和背景一般涂成暗色,而中景要处于强烈的光线下。威廉·梅森在《英国园林》中对此进行了总结:“三种界限分明的距离,延展/各有特定的色彩,绿色鲜明/棕色问难,黑色暗淡,涂画出前景,/清晰可见;素净的橄榄色,冷冷地限定/第二种距离,接着是第三种,轻柔的蓝/越来越淡,或者与最淡的紫,浑然难辨。”[2]此外,为了服务于整个画面的气氛或表现画家的理想,画中的光影颜色常常与现实原貌不符。例如,古典风景画中草地常被涂成柔和的棕色而非绿色;克劳德的画面中总是渲染着金色的光芒,如同被笼罩在黄金时代的温暖之中。后一种则可称为浪漫的如画美,更注重感官与现实,力图展示眼睛所见的自然形态和线条,以及色彩、光影、质感的惊人对比和转换。例如,康斯泰布尔和透纳的绘画细腻、敏感地描绘特定天气条件下变幻莫测的大气效果,以及事物表面的光影变化。

得益于对湖区长期的细致观察,华兹华斯也敏于现实中光影、色彩的变化。《湖区指南》第一章中,华兹华斯描绘了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湖泊的视觉感受。“当夏日太阳远远地从西北方落下时,在温德米尔湖岸或怀抱中的观者看来,它正在高耸山脉的顶峰休息。一些峰顶可能会部分或全部地被云朵,或者太阳周围弥漫的光芒所遮蔽。湖面反射出相应的颜色,展现出各种形式的优美和各种程度的光彩。同一时刻,在凯西克山谷,太阳从更朴实的区域落下,在它们上面洒下光辉,使其看上去神秘又壮丽。同时,给前面宽阔的溪流镀上玫瑰红、深红、紫色或金色的光。透过清凉又清晰的空气可以看到,南方和西南方大山的凸起和凹处都灿烂起来,同时又混合着庄严的阴影。”[3]温德米尔湖是湖区最大的湖泊,湖面常年雾气氤氲,阳光通过空中水汽的折射和晕染,展现出柔和的光芒;而凯西克地区以高山为主,故空气干燥清晰,阳光直接照射在溪流上反射出更绚丽的光彩。华兹华斯用康斯泰布尔式的笔触,描绘了一天中同一时刻,两个风格相异的湖泊、溪流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色彩和光影效果。

《黄昏漫步》对赖德尔别墅(Rydal Hall)庄园内瀑布的描绘,则体现出强烈的光影对比。“那时我漫步在熙攘的小溪旁/溪水闪闪发光—插入空谷中/仿佛着有魔力,一个昏暗的幽静之处/突然展开,使我驻足。/浓密的枝条在小溪上聚合,/岩石水池中波浪停歇,/灌木倒垂,暗绿色的苔藓,/附在岩石上,灰白树木中杂草/丛生;黄昏柔和了景色/空中微弱的阳光照耀着/倾斜峭壁上的枯萎荆棘;/带着泡沫,一条小瀑布/从繁茂的树荫中闪耀而出;/远处,沿着狭长的溪边,/喧闹的水边有老树虬根盘旋,/视线停留在一座隐蔽的小桥上/一半是灰色岩石,一半是青藤缠绕。”[4]这段描写运用明暗对比效果(chiaroscuro effects),“浓密枝条”“枯萎荆棘”“倾斜峭壁”“老树虬根”“隐蔽小桥”“灰色岩石”“青藤缠绕”等意象勾勒出瀑布周边地形元素,在树木、荆棘、杂草的掩映中,一条细流从岩石裂缝中倾泻而出。“昏暗的幽处”“暗绿色苔藓”“繁茂的树荫”等幽暗环境,与“闪光溪水”“微弱阳光”“闪耀瀑布”形成明显的光影对比,使整个景色极富画面感。

与此类似的还有《舟中唱晚》。“那晚霞渲染着浪尖波峰,/那水面上一片绚丽灿烂;/船儿在无声无息地前进,/船头之前是绯红的西天!/向后远去的是水流那么暗!/时光在欢笑中一晃而过!但也许骗人的点点闪闪/会把其他的漫游者迷惑。/这景色把年轻诗人引诱;/尽管随之而来的是朦胧,/他感到那些色彩该保留,/直到他平静地进入墓中。”(《华兹华斯抒情诗选》,第6页)傍晚时分,诗人荡舟湖中,眼前红色的晚霞与身后黑色的阴影与流水形成鲜明的对照。晚霞的光铺洒在水面上,形成“闪闪点点”的波光,这种光效变化深深吸引了诗人。

三、核心元素:倒影

光和水的相互作用是水景景观的精华所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光影在水面所形成的倒影。一般而言,倒影的视觉效果主要体现在:①使景物变异为二,虚实结合,增加景深。倒影及环境交相呼应,丰富景物的空间层次。②扩大视觉空间,借助视错觉效应产生宽阔的视野,令画面显得更为壮观。③当静水微澜时,倒影在水面波光形成的纹理,为物体附加上一层特殊的质感。

当湖泊变成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山峦、树木、天空、云彩都纳入胸怀,无疑可以构成极具形式美感的画面。而那些如画美的发烧友,本就热衷这种从“镜子”中看世界的方式。典型的画境游游客在寻访如画美景时,会随身携带“克劳德镜片”。这种镜片形态各异,其中最典型的是一种平凸镜,能对自然景物进行框定、缩小、改色,使其看上去像克劳德的画作之重现。湖面就是一面天然之镜,远胜于各种人工镜子;同时,它也像一张画纸,上面的倒影就是大自然自己的画作。不少诗人、游客书写湖区美景时,都会提到湖面倒影的巨大魅力。例如,骚赛这样写道:“湖面上没有一丝波浪、涟漪或者皱纹,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出湖岸、山峰、天空和云彩,如此生动,完全看不见水的模样……倒影与实物首尾相接,很难分清二者的分界:现实从哪儿终结,意象从哪儿开始。我们站在湖边,天空、云彩和夕阳似乎都在我们脚下;我们俯首所看到的天空就像头顶上的天空一样神圣、一样美丽。”[5]

在1811年所写的《给乔治·博蒙特爵士的信》(Epistle to Sir George Beaumont)中,华兹华斯更细致地描绘了湖镜中天空、田野的模样:“穿过亲爱的峡谷,我们/很快靠近了‘狄安娜的镜子’!⑥/圆形的罗格里戈湖,如天空般清澈明亮。/意大利人的想象创造了这个名字。/几座灰色小屋矗立湖岸上,/并不比最悠闲的微风/更打扰它的幽静。/啊,博蒙特,当我停驻在路中一块空地,/便立刻被跃然展现的景象折服/那块环形区域跃然展现/——在镜子深处,一个世界正在休憩——/天空带上紫色纹路,果园和崎岖的僻处,/还有许多绿色的悬垂田野。”[6]罗格里戈湖(Loughrigg Tarn)位于罗格里戈山(Loughrigg Fell)南面山坡,诗人将它比作“狄安娜的镜子”,突出其清澈、平静的特点。随后,诗人被水中的倒影世界所吸引,并细致地再现了它们的颜色和形态。在那里,天空是紫色的,随着水面微微颤动而带上了纹路;而倒映的绿色田野看上去则如同悬垂在水中一般。

倒影除了有妙不可言的光学效果,还容易引发人的感悟和思考。《序曲》第四卷,华兹华斯在静观倒影时阐发了对自然新的认知感受。“当你在平静的水面上轻轻荡舟,/从船舷探出身子,注视着下边/幽深的水底,用眼睛的所见自娱/自乐,你会猎获许许多多/美妙的景象——水草、花朵、游鱼、/洞穴、卵石、树的根须,诸如/此类的奇景,但是,你也会常常/感到困惑,分不清影像与实体:/深深映入清波的岩石、天宇、/山峦、云霞与原居波中的/物体全都混在一起;而你自己的/影子也忽隐忽现,或者,一道/阳光也来碍事,还有,不知/如何,小船会忽然摇晃不止/都在妨碍你的观察,却也/使它更加有趣。”(《序曲》第四卷,第256—271行)华兹华斯在船上俯视,看到水底深处的鱼儿、水草、石头等,但是他发现,这些水中之物与岩石、天空、云霞以及他自己的倒影交错在水中,在视觉上难以区分。骚塞看到水中倒影与岸上实物首尾相连、界限不清时,便产生了关于起始和终结的哲思。而华兹华斯则进入一种新的梦幻体验中,在他眼中,影像与实体完全混杂在一起。自然显现出神秘莫测的一面,并极易导致人们的遐想:整个自然世界都是一种映像。因此,倒影与实体成为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之关系的最佳隐喻。

当华兹华斯从对自然图画的静观中产生遐想时,他已经摆脱了如画美那种纯粹的形式视觉性,转而以一种沉思性、阐释性的方法观看风景。

注解【Notes】

①本文为三峡大学教研重点项目“外国文学课程中水文化研究”(项目编号为J2015027)阶段性成果。

②[英]华兹华斯:《序曲》,丁宏伟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年版,以下只在文中注明页码,不再一一做注。

③从词源学上来看,“如画”(picturesque)来源于意大利语中的“pittoresco”和法语中的“pittoresque”,也有学者认为来自于荷兰语中的“schildcrachtig”,最初是指适合绘画内容的素材,并逐渐延伸为现实世界中可以像绘画一样被想象或观赏的素材。“如画”一词进入英语之后,通过伯克、吉尔品、赖特、普莱斯等人的反复阐释,获得了丰富的内涵,逐步成为一种美学概念。

④克劳德·洛兰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他革新古典风景画,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思想相结合,开创了以表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为主的新风格。

⑤《华兹华斯抒情诗选》,黄杲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以下只在文中注明页码,不再一一做注。

⑥“狄安娜的镜子”是意大利拉齐奥地区圣湖内米湖(Lake Nem i)的别名,故下文说“意大利人的想象创造了这个名字”。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Keneth Clark.Landscape into Art,Boston:Beacon press, 1961,p.64.

[2]转引自[英]安德鲁·马尔科姆:《寻找如画美》,张箭飞、韦照周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40页。

[3]William Wordsworth.A Description of the Scenery of the Lakes in the North of England,third edition,Longman,Hurst, Rees,Orme and Brown,1822,p.8.

[4]原文出自The PoeticalWorks ofWordsworth:w ith Memoir,Explanatory Notes,etc.,the"alblon"edition,London: FrederickWarne and Co.,p.2

[5]转引自[英]安德鲁·马尔科姆:《寻找如画美》,张箭飞、韦照周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209页。

[6]原文出自The Complete PoeticalWorks ofWilliam Wordsworth,London:Macm illan and Co.,1888.见网页http://www. bartleby.com/145/ww384.htm l。

Wordsworth's poems geographically center on the region of the Lake District,and describemany waterscapes such as lakes,streams,rivers and waterfalls.MeanwhileWordsworth sees and w rites the landscap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icturesque since the 18thcentury.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e picturesque paradigms inWordsworth'swaterscape description from the aspectsof perspective,composition,light,color,element,etc.

Wordsworth Lake District PicturesqueWaterscape

杨丽,三峡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文学,文学与风景。

Title:Picturesque Aesthetics andWordsworth's Description ofWaterscape

猜你喜欢
华兹华斯湖区
植物批评视域下的华兹华斯诗歌研究
自深深处
华兹华斯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
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圈地叙事
生活在湖区
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扬州市湖区渔业的现状与思考
The Study of “The Daffodil”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湖区波尔山羊常见寄生虫病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控
湖区波尔山羊生态型健康养殖模式